时间:2024-04-25
赵轶男
摘 要:《文化苦旅》是作家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余秋雨先生游历山川江河,虽是寄情山水,却用足迹丈量中国传统文化,用心灵感悟人生哲理,其历史与文化散文对于文化走向与文人人格进行了求索,也对人生进行了拷问,展现了作者极强的文化感悟力与有生命的笔触。文章首先对《文化苦旅》进行了解析,然后分两部分就《文化苦旅》对于文化的求索和对于人生的求索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苦旅》;作品解析;文化求索;人生求索
余秋雨游历山川,行走在中华文明的每一个角落,见证着历史深处的痕迹,感悟着文化与人生带来的震撼和感悟,写下了奠定其文学风格的著作——《文化苦旅》。《文化苦旅》以宏大的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和着眼点,关注文化走向,注重寻求文化与人性的结合点,视角更为宏观,与传统散文写作视角的琐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独具文化品格。
1 《文化苦旅》作品解析
《文化苦旅》是一部游记类的散文集,它开创了我国当代“文化散文”的先河,给散文创作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在这部著作中,余秋雨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并通过他深厚的文学和历史功底,追寻和探讨了中国文化之魂。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文化苦旅”四个字,“苦”是思想精魂,那么“苦”之所在呢?作家以“文化”为框架,将“旅”作为寻找“文化”之“苦”的形式,探讨了中国历史命运之“苦”、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之“苦”,以及中国文人的道路之“苦”。下面我们以《莫高窟》、《道士塔》《柳侯祠》、《苏东坡突围》这几篇为例简要进行作品分析。
《莫高窟》中,余秋雨那颇具感染力的文字让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我们不仅在跟着作家的脚步欣赏着敦煌莫高窟的神秘、安详之美,也随着他的死穴穿越到了古代。阿房宫的烧毁、滕王阁的坍塌、黄鹤楼的重修,各个朝代的战乱摧毁了多少优秀的建筑、使得多少人家破人亡,而莫高窟却静静矗立,历经了五代纷争、隋唐兴衰,以及宋室灭亡,壁画在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色彩,色彩的分层折射出中国历史的曲折。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的开篇,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敦煌文化沦丧的悲哀故事,我们在愤怒的同时也会萌生一种伤痛,珍贵的文物惨遭无视和贱卖,落入外国人之手,导致我国的敦煌学研究推迟了几十年,而且有的已经无法挽回,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来说,其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柳侯祠》中,柳宗元满腹才能却被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郁郁而终;《苏东坡突围》一文中,通过描写苏东坡官场失意,却坚持文学创作,影射了统治者没有尊重和重视这些文人,而造成了他们在文坛上的卓越地位与在官场的郁郁不得志的巨大反差。文人的生活看上去很风雅、悠闲,但是通过讲述古代文人的生平、事迹,却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文人的一生满是荆棘、遍地坎坷。
读完这本书后,很多人的心情会变得复杂而沉重,原本想跟随作家的脚步来一次文化旅行,没想到在一处处名胜古迹背后却隐藏着深厚的含义,引人深思。
2 《文化苦旅》对于文化的求索
《文化苦旅》对于文化的求索表现在挖掘文人人格与观察文化走向等方面。
1.挖掘文人人格
说起文化,必然离不开文人。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对文人的着墨不少。从21世纪的今天向历史的域内望去,历朝历代的文人们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他们的命运大多是曲折坎坷的,充满了心酸和悲惨。但是这些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文人,有着相同的特点他们会不自觉地继承共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都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无奈,满腔热血无处抛洒,满腹才能无处施展。比如,余秋雨在《寂寞天柱山》一文中说,历代文人都将天柱山选为自己的归宿地,甚至把居住于此当做自己最大的愿望。事实上,他们寻找的是心灵的栖息地,因为在仕途和政局中,他们始终不得志。虽然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徘徊于理想的失落中,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理想去迁就现实、附庸世俗,而是在将落寞与孤寂的情绪与更为顽强的自信心交织在一起,将自己的才情转移到了自然山水中,在他们的笔下,这些自然之物拥有了思想和灵性,成为了传送千古的精华。
2.观察文化走向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思想的核心,也是民族的希望和发展的源泉。在《文化苦旅》中,虽然分析文化走向的文章篇数不多,但每篇都是质量上乘的,他从纯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入手,在对过去文化的留恋,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忧患中,透露出了自己的文化观念。比如,在《上海人》中,余秋雨用八個段落描述了上海文明,并在文末寄托了自己希望上海文明能够重塑自我,摆脱附庸的地位,取得其应有的时代地位。虽然文章体现出了余秋雨对现代社会中上海文明“孤独”状态叹惋,但更深层次的蕴意是对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落寞与匮乏的担忧和悲哀。在现代社会,大部分的人对文化的遗失持冷漠、麻木的态度,还没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而余秋雨从文章中引申出了的文化悲叹耐人寻味,具有警世和醒世之意。
3 《文化苦旅》对于人生的求索
《文化苦旅》是行走的哲学。余秋雨行走于山川河流之间,不仅感悟文化,也感悟人生,回归心灵与自然,实现了“小我”向“大我”的升华。
1.心灵与自然
余秋雨认为主体应该避免单向执持,强调主观与客体、心灵与自然的深层遇合和双向互渗,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物我交融通神同情的矛盾统一关系。由于这一观念,余秋雨以虔诚直至膜拜的心理进入到了人与自然心照神交的审美发现状态。而对于这第一自然(即风景),余秋雨处于一种可以很快抽离的状态,他可以迅速从对自然风景的沉醉中进入到对心灵与人文的感悟和抒发之中。如此,余秋雨建构了借物景写文化,借文化写心灵的文化心理结构。
2.“小我”与“大我”
传统散文多是执着于“小我”,沉浸在自己的喜怒哀乐之中,所抒发的情感也是“小我”之情,世俗之感。而余秋雨则有所突破,他将文章从“小我”转为“大我”,以一种十分宏观的视角,将人生进行了升华。在《我的山河》中,余秋雨写道:“我的生态文化,也可算之为山河文化。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星球的嶙峋一角。”书中选取的题材和现代人关注的问题紧密相扣,并从中建立感情的脉络,赋予了自然景物和人生命运的终极感悟。
4 结语
时至今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都是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成就性的,即便是余秋雨本人遭受着褒贬不一的评价,而《文化苦旅》所博得的却依然是溢美之词。其原因在于《文化苦旅》走出了往昔散文的靡靡之音,以一种大手法书写历史、感悟人生,重点突出对“人”的思考,以悲悯情怀书写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症结,尽管也难以找到完美的答案,但给人以厚重、以沧桑,以震撼、以启迪。可以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而且是一种宏大的生命,是一种给我们无限惊喜与震撼的生命。
参考文献
[1]綦桂芬.余秋雨《文化苦旅》展现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03).
[2]马广芹,姜志军.关照历史:广博厚重的文化内涵——余秋雨散文魅力探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3]陈巧玲,孙嘉.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创作特色[J].语文建设,2014(2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