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目前而言,由于对沉樱的研究论述相对较少,因此在对沉樱的研究中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划分标准,大都是对她的研究作品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显得较为杂乱而不清晰。本文试以研究的时间为划分标准,对沉樱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呈现对沉樱研究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沉樱;研究现状
1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研究的萌芽期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是沉樱创作的高潮时期。在这一阶段,她的创作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主,且主要描述的对象是处于恋爱婚姻中被温馨和苦涩同时困扰着的知识女性。在当时以“革命文学”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沉樱创作的小说就显得较为“另类”。因此,她的创作高潮并未带来对她研究的高潮,相反,这一时期对沉樱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有的只是对她小说的一些只言片语的肯定以及对她文风的分析。最为著名的有茅盾对其第一篇小说《回家》的肯定:“《回家》一篇的风格是诗的风格,动作发展亦是诗的发展,此等风格,文坛上不多见。”[1]沈从文在《论中国创作小说》中提到沉樱时说:“文字清秀,结构轻松,取材均系人生琐事细节,有日本文学之情趣。”[2]文学大家们对沉樱作品的肯定,证实了沉樱所具有的研究价值,让研究者们能更加明确沉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史料性的价值。这一时期沉樱也有发表杂文和散文,但相对小说而言较零散,也没用人对她的此类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2 20 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进展缓慢的发展期
1948年沉樱和梁宗岱离婚后带着三个孩子去了台湾,在此期间,她便尝试着翻译一些自己喜欢的外国作品,直到 60 年代出版第一本翻译小说《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之后,在她生命余下的二十多年里,她都致力于从事翻译,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段时间里,沉樱由创作转向翻译,可以说是达到了她人生当中的另一个高潮。可她人生中的第二个高潮也未带来对她研究的高潮,这一时期对她的研究进展显得相当的缓慢,较多的是关于沉樱的一些回忆性的文章,如张秀亚的《艺术的沉樱》,对沉樱的居处进行了回忆,展现了沉樱艺术的一面;罗兰的《天之涯,地之角》,为我们展现了沉樱文雅真诚的一面。这时期对沉樱较为系统的研究唯有阎纯德的《沉樱及其创作和翻译》,文章着重分析了《女性》、《主仆》、《旧雨》、《张顺的犯罪》这几篇沉樱创作的小说,肯定了其创作小说的思想价值。此外,阎纯德对沉樱创作的散文和翻译的小说做了一个大概的罗列,对沉樱的生平也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里面和沉樱书信来往的内容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史料。这一时期对于沉樱的研究虽然发展缓慢,但对沉樱研究史料性的资料却逐渐增多,为后来者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期间,沉樱有出版散文集《春的声音》,但无研究者对其进行关注研究。
3 20 世纪 90 年代——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的时期
沉樱创作的高潮期亦或翻译的高潮期,却都是对她研究的低潮期,她所取得的成就和她自身的价值都未能得到较为对等的评判。直到90年代,随着沉樱的逝世以及文化环境的开放,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沉樱及其作品,研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在此期间,对沉樱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她早期创作的关于女性的作品上,开启了以女性视角研究沉樱作品的先河,关注作品中女性在婚恋中的处境,在肯定女性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探讨了女性的出路和女性在婚姻情感中应有的姿态,对沉樱创作小说中突显出的女性自我意识的创作特色进行了肯定。主要的作品有杨洪承的《女性世界的观察和体验——沉樱小说解析》,游友基的《女性文学的嬗变与发展》,游友基是将沉樱放在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群里进行分析研究,肯定她时代性的同时也突出了她的个性,但是对沉樱创作小说的文本分析相对而言较少。专著方面,盛英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中也有对沉樱的论述,但篇幅也较少,主要是从女性角度分析了她的《爱情的开始》、《一位女作家》和《迷茫中》这几部作品。此外,張芙鸣的《沉樱小说的历史地位》以沉樱女性小说为基点,在肯定其历史地位的同时也指出沉樱在叙述态度和技巧上的相对幼稚和单一,这也使得对沉樱创作小说的研究更加全面化。这一时期研究的另一个发展是对沉樱回忆性的文章和对她作品梳理的文章明显增多,代表作有杨建明的《寻访莎士比亚诗》,杨洪承的《沉樱著译年表》。由于该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沉樱的小说方面,因此她的散文和翻译也都被研究者所忽视。
4 21 世纪始至今——研究的蓬勃发展时期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能够查到1990年到1999年之间关于沉樱的相关研究论述一共有7篇,而从2000年 2012 年,能够查到的相关论述是31篇。首先从数量上而言,这一时期的研究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从研究范围而言,对沉樱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以女性的视角对她早期创作的小说进行分析,对沉樱创作的其他类型小说的研究也有涉及,但由于沉樱创作的主要是关于女性婚恋题材方面的小说,因此她所创作的其他题材的作品也没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分析得不够深入。对于沉樱的翻译方面,也逐渐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对她翻译的作品开始了少量的研究,关于她翻译方面的资料也逐渐增多。这一阶段关于她女性题材的研究主要仍是集中于通过文本分析来体现沉樱所描述的女性自我意识,探讨女性的出路,对沉樱创作的婚恋题材小说基本上是持肯定的态度。主要的代表作有曾琪的《走进沉樱的婚恋世界——论沉樱婚恋小说》,刘艳琳的《沉没在沉默里——沉樱婚恋小说解读》,冯晓青的《荒原上的歌吟者——沉樱笔下女性解放的情感路程》。对沉樱创作小说类型进行全面研究的有吴兴定的《飘零的蒲公英》,作者对沉樱所创作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表现进行了肯定,进一步开拓和挖掘了沉樱研究的范围及深度,但对于女性题材以外的其他作品论述相对较少。在翻译方面,现目前只有两篇,一篇是张丽娜、高芝兰的《<婀婷>文学性的生成阐释与有关译者沉樱》,作者主要是从沉樱的生平经历来分析《婀婷》艺术性与译作的诗歌美。另一篇是易春芳、李建利的《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角比较<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两译本》,这篇文章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沉樱和刘亚祥翻译的《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不同版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肯定沉樱的译本及其所传达的女性观点。以上两篇研究文章可以说是对沉樱翻译小说研究的开端,对沉樱的研究也更加全面化。史料性的文章在这一时期也增加不少,且涉及的范围更广,如秋禾的《怀想“沉樱”》,龙扬志的《梁宗岱20世纪30年代离婚案始末》,杨建明的《怨“藕”——梁宗岱与沉樱的最后》。虽然这一时期对沉樱的研究比前面更加全面深入,但唯一遗憾的是其散文仍未受到应有的关注。
5 结语
通过上述对沉樱研究现状的梳理,可以看出,沉樱创作小说的时代价值和历史价值基本上得到了众人的肯定。在这之中,她创作的关于女性婚恋题材的小说研究取得的成果最大,她在这方面的历史地位也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界定。而沉樱创作小说中的其他题材受重视程度和研究深度都不够,作为她创作小说题材的一部分,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挖掘的。相对而言,沉樱翻译方面的研究显得较为滞后,基本上属于研究的起步阶段。而散文和杂文方面,由于其作品本身相对小说而言较少,因此可以算是原始阶段,需要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杨洪承.沉樱著译年表.新文学史料[J].1992年第1期(217).
[2]沈从文.论中国现代创作小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382).
作者简介
蒋红(1986—),女,四川省南充人,现任职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