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瓷执壶在唐代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唐代是瓷器大发展的时期。本文以耀州窑为单位,对唐代至五代的执壶进行了型式划分。根据分型、分式,更系统、清楚地了解执壶这一典型器器形在这历史时期中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唐代至五代;耀州窑;瓷执壶
在《青白瓷鉴定与鉴赏》中对执壶的定义为:“壶的造型多种多样,有瓜棱壶、提梁壶、兽流壶、葫芦式壶、扁腹壶等,较普遍的特点是体型较大,都带有执柄,故一般通称执壶。”齐东方教授对执壶的解释为:“器物的一侧有一弧形的把手,相对的一侧安有管状流口,有时叫带把壶,有的出土器物自铭‘酒注,也常常称作‘注子或‘注壶。”本文所讨论的是五代至唐代耀州窑执壶的器形,执壶在本文中的定义为:一侧安有流,相对的另一侧有弧形把手的瓷壶。
耀州窑执壶从唐代到五代搜集出可以判断具体时间段的资料31件。其中包括大量五代时期的执壶,参造《五代黄堡窑址》。根据对应地层的时间早晚和器形的变化,分A型-G型。
A型:2件。卷唇,敞口,短颈,颈部微束,短流,另一侧安有双泥条形鋬,鼓肩,弧腹,下腹部内收,饼状底,底微微内凹。分2式。Ⅰ式:由于未烧熟,胎为灰红色,施土黄色釉。口径10cm,底径10cm,肩高17cm,底高0.5cm,通高为23.6cm,壁厚0.5cm(图1)。Ⅱ式:颈部较Ⅰ式细,腹部下方及底部未施釉,表面施黄绿色茶叶末釉。口径6.8cm,底径8.6cm,高19.2cm(图2)。
B型:2件。A型较B型修长,直腹。分2式。Ⅰ式:卷沿,敞口,短颈,圆折肩,短流,饼状足。胎为黄灰色,表面施黄绿色茶叶末釉,未及底,釉面呈乳浊状。口径20.5cm,足径9.8cm,高20.5cm(图3)。Ⅱ式:喇叭口,长颈,弧肩,短流,另一侧安有双泥条形鋬,平底。腹部下方和底无釉,表面施黑釉。口径4.5cm,肩高6.2cm,底径4.5cm,底高0.6cm,通高为9.6cm,壁厚0.4cm(图4)。
C型:2件。均为尖圆唇,喇叭口,束颈,鼓肩,流较长,带状鋬,瓜棱状腹,下腹内收,底部外撇,饼状足微微内凹。执壶(图5)表面施黄绿色茶叶末釉,未及底。执壶(图6)胎为棕灰色,较粗而坚硬,表面施茶叶末釉,青绿泛黄褐色,未及底,光泽悦目。口径9.4cm,足径7.9cm,高24.6cm。
D型:7件。整体器形较矮胖。分4式。Ⅰ式:浅盘口,溜肩,鼓腹,平底。一侧安有短直流,另一侧安有带状鋬。盖为圆形,中间有柱形钮。胎为黄灰色。口径9 cm,腹径14.6cm,底径6 cm,高13.8cm(图7)。Ⅱ式:缺盖,浅盘口,短颈,溜肩,短流,另一侧安有带状鋬,鼓腹,平底。肩部与颈部交界处有凹弦纹。胎呈橘红色。口径11 cm,腹径16.2cm,底径8.8 cm,高14.6cm(图8)。Ⅲ式:执壶(图9)浅盘口,溜肩,短流,鼓腹,最大径在腹部中部,平底,底心微微内凹。盖为圆饼状,沿微上翘,中央处有一矮柱形钮,钮中间有一小孔,上下连通。胎为黄灰色。口径8.2 cm,腹径14.6cm,底径6.8 cm,高14.8cm。执壶(图10)缺盖,浅盘口,短颈,溜肩,鼓腹,平底。胎为暗红色。口径9.6cm,腹径14cm,底径6.8 cm,高12.4cm。Ⅳ式:执壶(图11)为盘口,溜肩,鼓腹,平底。一侧安有短直流。盖为圆形,中间有柱形钮。胎为黄灰色。口径9cm,腹径13.4cm,底径7.2cm,高13.8cm。执壶(图12)为浅盘口,溜肩,鼓腹,下垂,平底。胎为土黄色。口径8 cm,腹径13.8cm,底径6.6 cm,高13.8cm。执壶(图13)为浅盘口,溜肩,平底。有圆饼状盖,中央有一柱形钮,胎为橘红色。口径9 cm,腹径13.8cm,底径7.2 cm,高15.5cm。
E型:共10件。直口,长颈较直,长流或是鸡首形流,圈足。分3式。Ⅰ式:均有盖,锥形钮,广平肩,长流微曲,扁腹,矮圈足。执壶(图14)除圈足以外,表面饰有化妆土,施青釉,釉色为青中泛灰,足底施釉。口径4 cm,盖高5 cm,流长5.2 cm,腹徑15 cm,足径8.4cm,壶高16.4cm,通高19.8 cm。执壶(图15)胎质细腻,通体施青釉,光泽悦目。执壶(图16)胎为灰白色,胎质细腻,通体施青灰釉,光泽度不佳。腹径14cm,足径10cm,通高18.2cm。执壶(图17)胎为灰褐色,胎质细腻,通体施青釉,光泽悦目。口径4cm,足径8.5cm,通高20cm。Ⅱ式:均为弧肩,曲形长流,安有带状鋬,球形腹,圈足较高。执壶(图18)除圈足以外,表面饰有化妆土,施青釉,釉色为青中泛绿,足底施釉,呈铁锈红。颈部下方有一道弦纹,肩部划有菊瓣纹,流及鋬上模印有几何纹,腹部剔刻有缠枝牡丹纹。口径4.1cm,足径9.6 cm,足高1.7 cm,高19.6cm(图19)。执壶安有带状曲形鋬,圈足外撇。肩部有一周凸弦纹,腹部剔刻有花卉纹样,通体施青釉。执壶(图20)通体施青釉,颈部下方和肩部各饰有一周凸弦纹,腹部剔刻有花卉纹样。Ⅲ式:直口,长颈,颈部微束,弧肩,鸡首流,一侧安有曲形鋬,高圈足。执壶(图21)为高圈足外撇。胎为灰白色,内无釉,表面施青釉,青色泛绿,为及底。口外部有六周弦纹,腹部剔刻有缠枝牡丹纹。口径5.4cm,足径11.4cm,腹径17 .6cm,高20.8cm。执壶(图22)颈上饰有弦纹,肩上划有莲瓣图案,腹上剔刻有牡丹花纹,圈足外撇。胎为灰色,胎质细密坚质,通体施青色釉。执壶(图23)肩上划有莲瓣图案,腹上剔刻有牡丹花纹,圈足外撇。胎为灰色,胎质细密坚质,通体施淡青色釉。腹径15.6cm,足径11.3cm,高20.8cm。
F型:共4件。均为长颈,内束,长流微曲,圈足。此型可以看出盘口逐渐变为喇叭口,整体器形逐渐变得瘦高的过程。分为4式。Ⅰ式:盘口,弧肩,鼓腹,带状鋬,腹部呈瓜棱状。肩部有弦纹,腹部有十条瓜棱。胎为灰色,胎质坚硬细密,火候高,敲击声音清脆。口径5.4 cm,腹径9cm,足径4.2 cm,高12.5cm(图24)。Ⅱ式:盘口,弧肩,鼓腹。胎为灰白色,肩上有弦纹。口径7.7 cm,腹径10cm,足径4.7 cm,高15cm(图25)。Ⅲ式:盘口,束颈,溜肩,安有带状盘,弧腹,圈足。胎为灰白色。口径7.7 cm,腹径9.3cm,足径5.2 cm,高18.5cm(图26)。Ⅳ式:执壶为浅盘口,束颈,肩部安有双泥条形鋬,弧腹,浅圈足。胎色为灰黄色,肩部有一周凹弦纹。口径10.2 cm,腹径13.9cm,足径7.2 cm,高27.3cm(图27)。
G型: 4件。小口,短颈,瓜棱腹,圈足。可分为4式。Ⅰ式:残底,短颈,溜肩,弧腹,长流,微曲,流口略低于壶口,另一侧安有带状鋬。通体施青釉,光泽悦目,有开片,局部有褐色窑变。口径3.6cm,腹径13cm,残高16.6cm(图28)。Ⅱ式:虽为残件但此式连接Ⅰ式和Ⅲ式、Ⅳ式的变化。腹部较Ⅰ式短。胎为白色,施青釉,青中泛绿,呈青绿色,施釉均匀,光泽悦目,有开片。流下部饰有两周凹弦纹。口径6.6cm,残高8.4cm,壁厚0.3cm(图29)。Ⅲ式:口残,短流,另一侧安有双泥条形鋬,腹部有七条瓜棱,圈足。胎上饰有化妆土,未及底,表面施绿釉,饰化妆土处釉呈青中泛白,光泽悦目,足底擦釉,呈橘红色。足径5.7cm,腹径10 .6cm,残高9.8cm(图30)。Ⅳ式:垂腹,体形较矮胖,腹部有十一条瓜棱。胎为灰色,内无釉,器表面施青釉,青中泛绿。足底擦釉,腹径11.4cm,足径6cm,残高8.7cm(图31)。
所搜集的耀州窑执壶资料,烧造时间段最早为唐代的中晚期。B型Ⅱ式唐代晚期执壶比Ⅰ式唐代中晚期的执壶口部更外撇,为喇叭口。D型到F型均为五代时期的执壶,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和器形变化分式,可以看出部分的变化关系。D型可以看出此型执壶整体器形有逐渐变高的趋势。根据地层关系,E型中3式为五代的3个时间段,此型部分执壶的变化为由带盖,直口,直颈,扁腹,矮圈足,无纹逐渐变为直口,直颈,球腹,圈足较高,器身剔刻花最后再转变为直口,颈部微束,鸡首流,高圈足,器身剔刻花。F型中执壶口部由盘口逐渐变为喇叭口,整体器形逐渐变得修长。G型瓜棱长腹逐渐变矮。
从以上得出耀州窑的执壶器形上部分从侈口逐渐转变为喇叭口,颈部逐渐变长,腹部从矮胖向瘦高发展。流逐渐由短、直,发展成曲形长流。在晚唐时期,已经出现长流,这个时期的长流一般為直流也有部分是曲流。到五代时,流和鋬都明显变长,流呈管状,部分曲而细,流口外撇,横截面呈斜圆型,一般在腹部的中下方,流口一般低于壶口。唐代执壶的底一般多为平底,有少数为底心内凹,圈足较少,到了五代,圈足开始增多,并出现了高圈足。扁腹执壶数量增多。总的来说,很大一部分执壶造形由笨拙向精巧发展,由浑圆厚重的风格,向优美秀致转变。
1、2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3出自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王家坟; 4、5、6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7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6ⅣT5③;8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8ⅥT2③; 9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6ⅣT1② ;10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6ⅣT3③;11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5ⅣH1;12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6ⅣT5④;13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6ⅣT5④;14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8ⅥT2③;15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16出自河南省洛阳市后周墓;17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18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6ⅣT5④ ;19、20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21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91ⅣH8;22、23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24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6Ⅳ;25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8ⅥT2③;26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90ⅥY43;27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4ⅠT12②;28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6ⅣT9④;29、30、31出自陕西省铜川耀州窑遗址86ⅣT6④。
1、2、3为唐中晚期,4、5、6为晚唐,其余为五代时期。
参考文献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五代黄堡窑址[R].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2]禚振西,杜文:耀州窑瓷鉴定与鉴赏[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
[3]彭涛,石凡:青白瓷鉴定与鉴赏[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张梦珂(1980-),女,四川省江油市人。硕士研究生。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