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林梦丹?何丽萍?潘廷将?陈艳宁
摘 要:学生党员档案不仅记录了学生党员成长的整个历程, 而且是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党员政治情况以及组织日后选拔、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民族地区院校受思想认识、经济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其学生党员档案具有独特的现状特点。本文基于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实际,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现状特点;原因;对策
标注: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研究》,立项编号:2014ZZZ021
党员档案,又称入党材料。主要包括:入党申请书、党课学习记录、思想汇报、积极分子考察表 、政审材料、推优表 、党内外群众座谈会记录、奖励材料和处分材料等【1】。学生党员档案不仅对学生至关重要,而且它也是学校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料和精神财富。高校不断地扩招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民族地区院校的学生党员档案提出了由手工操作向电子信息现代化发展、由单一型向多向型发展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旨在探求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现状特点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1 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呈现的现状特点
1.1 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民族地区院校没有制定完善的学生党员档案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较随意,分类不明确,管理不规范【1】。一些民族地区院校的学生党员档案直接放置在院系的学生科室中,科室空间有限,党员学生档案时常与行政办公资料 、工作文件材料混合在一起 ,保密性差且查找困难,学生党员档案破损甚至丢失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削弱了学生党员档案的严肃性。
1.2 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人才缺乏,人员配备不足,甚至有些院校党员档案管理人员由院系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干部组成。管理工作以院系辅导员为主,学生党员干部协助、配合为辅。辅导员平时工作繁杂,兼职管理学生党员档案缺乏足够时间和精力,学生党员干部学业任务重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辅助作用。党员档案审核不严谨,易出现纰漏,工作效率低下,更有甚者连党员档案应包括哪些材料都不清楚,致使出现入党材料不齐全、预备党员考察表和政审材料缺失、补办材料等问题。
1.3 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模式落后,档案保存质量不高
当前许多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仍采用传统的以纸质档案为主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纸质材料不仅利用率不高,占用空间,浪费资源而且不利于查找和维护,难以保存。学生党员档案装具较陈旧,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导致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存在防火、防水 、防潮 、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等问题 ,“八防”工作不到位【3】。学生党员档案保管没有足够的空间和适应的保管环境,档案易于破损,质量不高,不利于长期保管。
1.4 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利用率不高
学生党员档案自存放好后基本上呈现无人问津的状态。学生党员档案仅仅是作为党员身份的凭证存在,对学生党员没有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甚至有些同学成为正式党员后思想涣散,对自己要求松懈,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档案的教育作用得不到发挥。
1.5 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递转环节存在问题
学生个人档案在学生毕业时基本上都会从学校转出,学生党员档案自然包括在内。学生党员档案不只是党组织考核党员的重要参考资料,而且对党员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意义。但在檔案递转环节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档案保管不当或丢失的问题。
2 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现状特点的原因分析
综上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现状特点,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探索出现该现状特点的原因。
第一,管理层重视度不够。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特点,良好的档案管理水平跟学校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而民族地区位置偏僻,思想封闭、观念落后,有些民族院校重教学而轻档案,认为学生党员档案无足轻重。另一方面,在大学期间党员名额较少,且近年来由于事业单位入职门槛高,很多毕业大学生大多往企业方向流动,除一少部分职位要求是党员外,其他职位与是否是党员没有多大关系。这一现象也导致一些学校对学生党员档案越来越不重视。因此,民族地区院校没有拟订详细完善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没有对负责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部门配备专职人员,没有对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没有对学生党员组织档案管理工作投入足够的经费。致使学生党员组织档案管理的制度缺失,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第二,客观条件造成专业人才不足。民族地区院校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而非档案管理专业毕业,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知识及专业培训,对档案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其工作难以开展和有新的突破。许多民族地区院校因受人员编制制约,无法安排专门的学生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学生党员档案往往由党支部或学生科的老师代为管理。同时民族地区地处偏僻,自然环境较恶劣,交通不便。加上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的高校,特别是211、985工程的重点大学,对民族地区高校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民族地区院校学生档案管理人才本就十分稀少,而原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档案管理人才又因为发达地区的名校能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断外流。这样一来,民族地区院校档案管理人才特别是从事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档案专业人才更加寥寥无几。
第三,信息滞后影响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民族地区院校地处偏远,接受信息交流的渠道不通畅,很多大型的学术交流会都在发达城市举行,民族地区院校的档案管理者特别是兼管学生党员档案的教师极少能及时借鉴和引进同行的先进管理模式。负责管理学生党员档案的工作人员往往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基本上还沿用以前口头相传下来的落后管理模式。跟不上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档案数字化、网络化程度低,资源不能做到有效共享,向现代化转型难度大。
第四,学生自身档案意识不强。民族地区院校许多学生入党动机不明确,跟风入党现象严重。学生对党员档案利用意识不强,觉得党员档案可有可无,对日后的就业和工作没有多大影响。甚至有些同学连自己的党员档案归哪个部门管和放置在哪里都不清楚,导致学生党员档案利用率不高。
第五,递转环节得不到重视。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一般由毕业生办理相关转接手续后转出,之后母校将不再对该档案负责,但有些单位在接收学生档案后对党员档案的审查和保管不重视,易出现因人员调整问题而使造成档案遗失,对学生以后升迁和评职称造成影响【3】。另一方面,学校在转出学生党员档案时,没有做到妥善送达,又不及时向用人单位询问情况易使档案在递转过程中丢失【2】。
3 加强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对策探索
3.1 建立完善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
民族地区院校领导对学生党员档案的重视程度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应当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领导的议事日程,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能有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定期开展院系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测评活动,邀请学校党务工作分管领导担当评委,让其参与其中,使其对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更加了解,重视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从而建立完善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制度。制度是行动的指南和管理的保障,明确的规章制度是学生党员档案科学化管理的依据。首先民族地区院校应当规定党员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归档要求、销毁办法,建立档案传递和保密制度【1】。其次,探索建立明确的分级管理模式,由校党委组织部领导,院系党总支执行监督,学生党支部具体落实,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做到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最后,建立合理可行的考评体系,评选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并予以奖励,充分调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 引进党员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加强党员档案人员的培训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地理位置不优越,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学校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对引入人才的资金投入,比如对时下比较受关注的住房问题,学校可以通过配送住房和其他一些福利政策吸引人才。同时应对现任的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定期召开讲座、会议、先进党员档案管理单位经验交流会和开设培训班。对院系从事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人员和学生党支部进行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其提供更多的提升业务素质平台,使其熟悉党务工作 ,能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完成工作,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学生党员档案管理队伍。同时建立奖惩和监督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繁杂和枯燥,这一制度能使档案管理者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对待工作。
3.3 推行信息化学生档案管理方式,加大对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学生党员档案统一编号,实行一人一档制,将学生党员党籍信息 、组织关系接转等信息录入其中,设置网络档案管理规范 ,做好相关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使档案查找方便,易于保存【3】。另一方面,构建学生党员档案资源共享机制,在不涉密的前提下共享管理资源 ,便于对学生党员的考核。经费不足也是制约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发展的因素之一,民族地区院校应加大对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的党员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档案专柜、档案盒、档案袋及装订、保管工具等【2】。提高学生党员档案的保管质量。
3.4 提高学生对党员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对党员档案不了解和不够重视。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档案意识的培养并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例如举办学生党员档案板报比赛,开展党员档案基本知识教育讲座等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党员档案的重要性。让其认识到日后的留学,考村官、职位晋升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都需要用到学生党员档案,避免学生在毕业若干年后 ,因为自身需要党员档案而又不清楚去向,又回到学校寻找的现象。
3.5 完善学生党员档案递转制度
民族地区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档案的递转问题就是其中一项。学校应该建立规范的档案递转制度。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仔细检查相关资料齐全后才装入学籍档案袋中,杜绝漏装和误装现象。在学生档案转出后,要及时询问递转情况,确保档案安全送达至学生或用人单位手中。
结语:院校学生党员档案不仅关乎着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关系到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民族地区由于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相对落后,导致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呈现出其显著的现状特点,如何针对其特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民族地区院校应当重视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学习,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真正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的效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珺.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档案管理的探讨 [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9(5):59-61.
[2] 丛廖国.高校学生党员组织档案之规范化管理研究 [J].中國科教创新导刊,2012,22:211-213.
[3] 罗佳蕾.高校学生党员档案规范化管理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1(6):130-13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