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共产主义实践看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性

时间:2024-04-25

宿铮

摘 要:现代社会充斥着对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可能性的质疑,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只是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本文从欧文共产主义实践的失败和中国富裕村带有共产主义色彩实践的成功两种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教训,也让我们从中国富裕村的现状中看出共产主义生存的空间,并对这种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共产主义;实践;欧文;超级村庄;乡土伦理;共产主义;实现

从16世纪乌托邦的缔造者莫尔到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19世纪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领袖列宁毛泽东,直至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全世界的有识之士们仍在努力地为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但是真正进行过共产主义尝试的只有空想社会主义家欧文以及曾经在新中国成立后试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人,毛泽东的共产主义速成梦虽破灭,但仍留下了韩村河、华西村、南街村等这些集体主义模式的神话。本文将从欧文共产主义实践的失败和“超级村庄”的成功发展这一正一反的例子中得出经验教训,来分析实现共产主义的可能性。

1 欧文的共产主义试验

1824年,欧文带着他的儿子和门徒们选择了美国这个相对比较自由的国度作为共产主义实践的地点,他们在印第安纳州购买土地,创办了名叫“纽哈蒙尼”的“新和谐”公社。在公社中,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担负平等的义务。公社利用最完善的方法做好经济工作,生产和消费各种最好的物品。任何人在财产和待遇上都没有高于他人的权利,人人按照年龄的区分获得同等的食物、衣服、主张和教育,大家追求的是共同幸福。这个公社在开始时引起美国和西欧的广泛注意,先后约有1000个来自各地的移民参加了这个公社。1828年,公社瓦解,欧文为此几乎损失了他的全部财产。

2 中国富裕村庄的集体主义模式

目前中国有二十多个所谓的“超级村庄”,包括北京的韩河村、江苏的华西村以及河南的南街村等等,这些“超级村庄”都奉行集体主义模式,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在这些村庄中,社会福利体系健全,住房统一,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村落都市化设备完备,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从这几个村庄的集体主义模式及共同富裕的程度来看,基本符合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个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这些村庄带有浓郁的共产主义色彩,在小范围内实现了共产主义雏形。从思想的根源来讲,这些村庄也都是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物,比如说南街村的有着毛主席像的东方红广场,韩村河的“三个代表”的展厅,虽说是带有50年代个人崇拜的痕迹,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富裕村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3 欧文共产主义实践失败和中国富裕村共产主义实践成功原因的比较

欧文的实践注定了是失败的结局,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成功。究其原因,除了欧文代表的改良主义力量的自身软弱,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抵制与反抗外,这些试验的空想性质是内在的原因。空想社会主义的试验家要建造的是“空中楼阁”,而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建成的,即使侥幸建成也会由于缺乏现实基础而必然倒塌。空想社会主义的先天缺陷,使它即使在小型的试验中,也很快暴露出其非历史、非科学的纯粹空想性质。

而中国富裕村即是一定意义上欧文所要塑造的的理想社会模式,其成功的动力首先是乡村工业的发展,这也是满足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条件,单一的传统农业无法推动农村社区迈入现代化。看看华西村、南街村,再看看韩村河,基本上都是通过第二、三产业来寻求发展的道路:华西集团的“八大公司”涉及钢材能源等行业;南街村集团的基于第一产业的面粉厂等;韩村河的建筑集团。农业只不过在奋斗的初级阶段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农业只不过行使了它的原始职能。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数十年来形成的具有强大权威的领导班子与好带头人。华西村、南街村、韩村河以吴仁宝、王洪彬、田雄为代表的管理者长期坚持带领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苦干、实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表现出高超的管理艺术和非凡的魄力,形成了很高的权威,群众对其的信服是自觉的。一个好的乡村领导集体除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必须有致富一地的良策,这一良策不是来自书本,不是别人馈赠,不是主观臆想,而是来自实践,来自实事求是,来自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探索。而最后一个成功的法宝就是乡土文化,及祖祖辈辈住在一起的村民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尊重。传统的村落中人们的行为遵循一种“社会的内在压力”。“这‘压力不是来自于人的永恒的‘利益追求与‘自我保存,而是来自人的一种‘为承认而斗争的道德潜能或道德冲动。这种潜能与冲动并非发自‘人性自身,而是来自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一致性和必不可少的相关性”。在此种行为理性即上述的乡土伦理的指引下,村落成员的理性行为更倾向于获得内部的承认,以及更稳定的社会关系;而非持续性的“经济利益”计算。

对比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和“超级村庄”这一正一反的案例可以看出,中国的富裕村由于地域的限制,村子里的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起,因此彼此之间都有很深的渊源和相似的文化背景,所以能够为了家园的幸福生活为了个人的自我实现共同去奋斗。而欧文的“新和谐”公社里几百个良莠不齐的移民者蜂拥而至,怀着不同的动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起生活,生活倒是可以维持,可是却很难产生向心力让他们一起去为这个协和村去自觉劳动,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为了帮助实现欧文的梦想,而是大部分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并且欧文人性化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他把自己的财产和别人的钱都放在一起,连起码的财务核算都不顾,不计成本地购买土地、扩建工厂和堂皇的建筑,使“共产村”很快就陷入了财政困难之中

4 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性

从上面中国存在的几十个富裕村我们可以乐观地看到共产主义的可实现性,但是想要实现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大范围的实现,我们必须要立足于每个人生活的小范围的共产主义社区的建立,这就是乡土伦理的作用。

共产主义社会描述的按需分配的美好蓝图总是会给人们带来好逸恶劳的“搭便车者”的担心,实际上在社会物质资料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已经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终点,总是有懒惰的人喜欢无所事事的生活,但是如果一個人处于一个“乡土文化”的氛围中,不劳而获虽然不能给他的物质生活带来影响,但是却给他的精神层面带来了阴影,他会被周围熟悉的人鄙视因而会受到被群体孤立的压力,而劳动却能给他带来社会的认可,周围人的尊重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所以说在共产主义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有资格去劳动,因为他能胜任这项工作,只有弱者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所以共产主义思想并不是乌托邦,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指导我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循序渐进,提高社会生产力,用一定范围地域的文化背景来自觉约束每个成员的行为,使他们产生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必然会看到共产主义光辉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刘文.空想社会主义法学思潮.法律出版社.2005

[3]李丽琴.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分析.大众文艺

[4]何可.市场经济中的伦理共同体-关于韩村河的个案研究.理论界.2009(5):172-173

[5]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