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写珠峰“山难”的一本书

时间:2024-04-23

苗炜

今年五月,有8名登山客在珠峰遇难,其中6名遇难者的死亡原因是珠峰峰顶“交通堵塞”——由于有太多的商业登山队决定在天气晴好的窗口期登顶,登山者被迫在峰顶大排长龙,最终导致一些人因缺氧,体力不支丧命。

其实,每次出现登珠峰的新闻,我们都能得到一些类似的信息:比如尼泊尔方面为了收取费用,发放了太多的登山许可证;商业登山提供了很多支持条件,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认为自己有能力登上世界最高峰。我们甚至还总能听到这种说法:“只要有钱,夏尔巴人就能把你抬上珠峰”。怀着对商业登山的兴趣,我看了《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这本书写的是1996年5月的珠峰山难,当时共有12人遇难。一位名叫乔恩·克拉考尔的记者参与了那次登山,成功登顶并幸存了下来。事发后,他写了这本书。

如果你只打算读一本关于登山的书,那就应该读读这一本。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一家公司对氧气罐实行技术革新,使得氧气罐便携化了,这就大大减小了攀登珠峰的难度。1996年珠峰山难涉及的两支商业登山队,一个叫“冒险顾问”,一个叫“疯狂山峰”,这两支队伍都是最早提供高海拔登山服务的公司。记者乔恩加入了“冒险顾问”队,由新西兰登山家罗布·霍尔担任领头人,35岁的霍尔是当时世界登山界的大拿。

登山队集结没几天之后,乔恩就注意到,尽管他的队友们有过一些登山经验,甚至有过不错的战绩,但由于受限于家庭和事业,极少有人在过去一年进行过一至两次的攀登训练,他们只在跑步机或者脚踏车进行体能训练。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在心理上对攀登珠峰将要面临的困难和危险做足够充分的准备。

商业登山队伍之间是存在激烈竞争的,竞争的最根本要素就是你到底能够把几个顾客带到顶峰。

在三次适应性训练结束以后,登山队员的身体逐渐适应稀薄的空气,但代价也是巨大的。乔恩身体底子很好,但他掉了差不多20斤肉,主要集中在肩膀、后背和腿上。由于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皮下脂肪,他变得非常畏寒。大本营上的大多数登山者都处于类似的疲惫状态。事实上,攀登珠峰远远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容易。乔恩感慨说,与攀登其他山峰的经历相比,这一次他饱尝的痛苦远远超过了获得的快乐。他很快便意识到,攀登珠峰根本就是一种持久的痛苦。

5月10日登顶那天,几支登山队内部的协调出现了问题。这个协调涉及两方面内容:一个是谁在这一天参加登顶;二是谁来铺设路绳。珠峰攀登最后冲顶过程中,有一段12米高的几乎垂直的岩石断面,叫“希拉里台阶”。攀爬岩面是没法超车的,而且只有一条“单行线”。乔恩记录说,他从珠峰顶上往回走下山的时候,许多登山者正沿着同一根路绳向上攀登,他在海拔8810米的地方等了一个多小时。

山难发生的第二个原因是决策的失误,两位著名的登山家作为领队都没有能够遵照关门时间这一铁律。出发之前,霍尔的建議是,队伍的返回时间定在下午两点,到了这个时间点,任何人不管是否到达山顶都必须折返下山。可是事到临头,5月10日这天,霍尔并没有那么理性。当天,由于路上耽误了许多时间,两支登山队绝大多数顾客都是在2点以后才登顶珠峰的,甚至还有队员下午4点才到达顶峰下面。世界级的登山家为什么会犯这样看似低级的错误?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出于竞争,这使他们都在自然的伟力面前心存侥幸。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中,对许多登山者的记述非常打动人,如果你只打算读一本关于登山的书,那就应该读读这一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