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任娜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本文强调的是主体的参与性与主观性,这是一个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吸收、自我构建的过程。这是一个与自身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真正能够调动起积极性,能够自主自觉地进行的活动。只有这样,了解了高校学生在思想教育上存在着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让学生发展,才能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作用。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高校学生思想主体性的研究,是在新形势之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挑战,也是有利于增强高校学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目标性一个方针。而在教育之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学生,怎么样认识和表现出学生的教育之中的作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本文便从理论实际两个方面对培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中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乙烯类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方案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生主体性;问题;对策
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对于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现阶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化自我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已越来越得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认同。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对学校教育工作还是对学生自身发展来讲都是十分有利的。从学校方面讲,进行主体性教育,是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效率的良好途径。事实证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教育效率低下,有的甚至背其道而行,主体性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教育的积极性,由受教育转变为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真正的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是学生在充分明白事理的基础上自愿的改变自己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和改变,教育效率大幅上升。从学生自身发展讲,主体性教育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社会在飞速的发展,随时都有新事物和新思想出现,主体性教育能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保持独立的思维和意识,有选择的辨别事物的真伪和优劣,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差异
我国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但是,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仍以单一课堂教育方式为主。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囿于知识层面,将之当成一门考试科目,而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生活和学习。这些都有碍于中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拓展技能,不利于其养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
2.2 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忽视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之上,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都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只会单一地对学生灌输一些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是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单一地对其进行知识教授,将书本之上的内容生搬硬套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最为常见;其次,还有另一种教学模式便是传授的东西过于死板,即使是上课之前将书本内容进行了有效整理,但是还是与学生的联系不够,缺乏一定的时代性。
3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的对策
3.1 加强主体性教育,首先要解决教育理念的问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过分的突出导师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片面地认为只要正确的教受就可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自我实现意识;教育方式也多采用灌输式的办法,将学生作为影响对象,向其灌输道德准则和政治信条。这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认识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完善的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教育。
3.2 树立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树立科学民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需要学校和学生解放思想,改换传统的观念。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克服难处,创立以人为本、主体性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这样的教育观念需要大学生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了解学习真正结合实际的思想政治,也需要教学者能够立足实际来进行教学活动。
3.3 大学生主体需要创新和改进,工作上需要积极探索与实践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走向成熟,他们的生活时空日趋有序与扩展,不满足于第一课堂乃至校园内,其思维的触角更宽广,视野与步履亦更深远;他们不满足于被动消极的接受,而热衷主动积极的参与。因此,创设创新活动载体、改进工作方法显得十分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奋发有为,以不断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的主体性需求。在此仅谈两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通过网络载体展开沟通交流。上网已成为青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青年以网络为载体,揭露和抨击西方某些媒体对我国的不实报道及歪曲,抒发爱国激情,弘扬民族精神,展现“赤子之心”。我们要珍惜、爱护和引导好当代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对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某些倾向和问题,宜疏不宜堵,宜导不宜压,堵则对立,压则逆反,而疏则通畅,导则提高。
其二,通过社会实践载体展开情感体验。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憎爱好恶的内心体验。对个人和集体而言,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凝聚力。例如,通过志愿者活动的参与和奉献的体验,培养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爱心、对祖国的忠心,不断做到自信自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心系社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行动中,“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口号,凝练了志愿者精神的精髓:我参与,是一种态度;我奉献,是一种精神;我快乐,是一种心态。北京有关高校的领导畅谈了奥运会志愿服务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迪:国际舞台培养心怀祖国、面向世界的中国人;社会实践锻炼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知识人;志愿服务教育奉献友爱、合作互动的社会人;履行承诺塑造自律诚信、坚定负责的现代人。这一归纳与总结说出了情感体验方法的必要性和实效性。确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对象应该是“双边互动”,而非“单边说话”,要让教育对象经历种种体验。
4 结语
总之,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和体现“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性,对于迎接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新问题,面临着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严谨务实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深入探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大量的可塑之才!
参考文献
[1]王春华.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对策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9).
[2]唐新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8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