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魏玉玲
目前妇产科主要手术方式仍是开腹手术,但是开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是常见并发症。因为肥胖患者增多和手术中使用的高频电刀等使脂肪液化明显增加,所以对腹部切口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本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72例腹部切口患者的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实施腹部切口手术72例,年龄19-65岁,平均43.12岁,手术类型:剖宫产术425例,异位妊娠32例,子宫次全切除术41例,子宫全切术209例,宫颈癌根治术2例,卵巢癌根冶术3例。其中4例为糖尿病患者,6例再次手术为纵切口,其余均为横切口,切口脂肪液化9例,切口裂开2例,但未出现切口化脓,患者住院时间为8-21天,均为切口愈合出院。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给予细致的解答和安慰;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技术水平,手术、麻醉安全度,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对手术康复也起到促进作用。
2.2 健康指导
术前及时做好各种检查,向患者进行术前宣教,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叮嘱患者手术注意事项,要防止感冒、咳嗽;指导患者学会有效咳嗽及咳嗽时双手轻压腹部两侧,减轻切口张力。术前保持皮肤清洁,备皮时间不超过术前24h。
2.3 饮食指导,补充营养
对于实施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保证机体充足的营养,增加机体组织修复能力和抵抗力,促进伤口的愈合。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手术前对于营养不良患者,应增加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以提高血浆蛋白水平;对于贫血患者,应给予补充铁剂,必要时输血,积极纠正贫血;对于糖尿病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调整来控制血糖,待血糖<8mmol/L后再进行手术[2]。手术后饮食指导:术后禁食6h后进食流食,术后一日视病情,可进半流食,无不适者,肠气通后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2.4 疼痛护理
术后患者切口疼痛不能忍受,睡眠受到严重干扰时,会影响术后恢复。护士要主动关心病人,对患者的疼痛按主诉疼痛分级法(VRS)等级评定,根据疼痛的级别,选择药物和物理等措施,教会患者应对疼痛的技巧,如听音乐、深呼吸、放松术、分散注意力等。
2.5 预防切口愈合不良,做好术后切口护理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视具体情况可采用横切口及减张缝合,关腹时应保证满意的麻醉,动作轻柔,选择适当的缝合材料,彻底止血、逐层确切缝合。术后护理人员要每日观察患者腹部切口情况,注意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有无感染征兆,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有无腹胀发生,切口张力是否增加,特别要加强对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贫血患者的切口观察。术后行胃肠外营养,适当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必要时补充血浆、蛋白质。同时做好饮食指导,补充营养,促进切口愈合。给予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预防切口脂肪液化。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慎用广谱抗生素减少切口感染。一旦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2.6 康复指导
术后指导患者翻身、咳嗽、大便等腹压增高时注意保护切口,并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腹带。指导协助患者早期进行活动,如定时给予翻身,床上活动肢体,扶助床上坐起,搀扶下地行走等,可以促进肠功能恢复,预防腹胀、肠粘连,增进食欲,避免或减少血栓形成,防止肺部感染。对患者讲解床上大小便,科学起坐的重要意义,以免引起切口张力增加,有碍切口愈合。观察记录大小便情况,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
3 护理结果
本组72例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住院期间9例出现脂肪液化,2例切口裂开,经治疗护理后,均治愈出院。
通过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采取了针对性有效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补充营养;心理护理康复指导,让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的方法,促进了切口愈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避免了医疗纠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