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4-25

马吉庆

摘 要:具备一定程度钢琴伴奏能力,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音乐教学能力。高校学前专业的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幼儿园音乐活动及音乐教学能力,弹唱歌曲是幼儿园音乐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儿歌钢琴伴奏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前专业学生的伴奏能力,是各高校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学前教育;伴奏能力;相关学科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钢琴伴奏课,其意义在于使学生获得伴奏知识与伴奏技能。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激发和培养创造、创新精神。具备钢琴伴奏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但是简单的一门学科知识、技能,也是一种音乐修养,它能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歌词、曲调的分析,把握儿歌的不同调式与风格,选用相应的和声功能和伴奏音型,进行加工、创作,使音乐作品更富有感染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现有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过程。同时,掌握钢琴伴奏技术也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

作为钢琴伴奏技术不光是学会一些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就可以了,同时还要具备伴奏理论知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伴奏能力?

一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判别歌曲调式的能力。常用的调式有大调式、小调式和民族调式,不同的调式有着不同的和声属性。其方法是先通过对歌谱的视唱分析,确立出调式主音(调式中的主音一般情况下是曲调的结束音但极少数曲调例外),再将曲调所用的音乐材料列示出音阶(主音到主音的排列),分析出大概的调式属性,然后再进行曲调风格上的分析,进一步确立调式。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独自的调式、调性结构,只有在掌握曲调的调式、调性,才能为曲调配置相应的和声。

二是培养学掌握一定程度和声选择技巧。在大、小调体系中,和声的选择往往是以正三和弦为主,即调式中的I、IV、V、级和弦,I级和弦也称主和弦,它是由调式中I、III、V级音构成。我国现今大多数儿歌曲调的调式,常常采用的是民族调式体系,由于民族调式的功能不像大小调式那样强烈,所以在和声的选择上应慎重。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小燕子》、东北民歌《摇篮曲》等优秀的儿歌作品,如果这些歌曲选用大小调式体系和弦伴奏的话,会使民族性、幼雅性、天真性大打折扣。民族和声与大、小调和声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强调调式的功能,而是强调音响的融合性。在大小调体系中,旋律与低音最好不是同一音,而民族调式往往在旋律与低音用同音(包括八度音)来配置,它的和弦也不完全以三度叠置而构成,经常采用四度加二度、五度加二度、五度加三度的和弦。当然,在不失去民族风格的情况下,许多的民歌伴奏也经常借用大小调系统的和声来配置伴奏。

三是为歌曲配伴奏如何选择适当的伴奏型。歌曲的伴奏音型大致分为三种: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全分解和弦。

柱式和弦:和弦中的音同时发响称柱式和弦,它往往表现出坚定有力、气势磅礴、庄严宏伟、豪情激荡的情绪。此类伴奏型由于速度的变化,音乐情绪也随之不同,柱式和弦慢速再加上踏板弹奏在表现上具有强烈的深情意味,冷静而沉着,有一定的抒情性;中速表现出坚定有力、勇往直前、朝气蓬勃的情绪;快速表现出豪情激荡的、排山倒海之势。如塔吉尔族民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片段、儿歌《学做解放军》、《我是一个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工农齐武装》等歌曲都可以选择此类伴奏型。

半分解和弦:和弦中的音可分为两个部分发响称之半分解和弦,可以表现出欢快、跳跃或悠荡的情绪。半分解的伴奏型是多样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和弦的低音与和弦中的其它部分,弹奏时可用跳奏或连跳结合的弹奏形式,这类伴奏型可表现出欢快、跳跃的情绪,具有舞曲风格,节奏明快活泼而具有朝气。如儿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另一种将半分解和弦用连奏表现,具有摇曳、悠荡之感,如《军港之夜》、舒伯特《摇篮曲》用此类伴奏型弹奏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远距离(八度)低音与和弦的伴奏形式也可以归纳到半分解的伴奏型之中。

全分解和弦:和弦中的音按照一定规律依次弹奏发响称之为全分解和弦,可表现出委婉、流畅、抒情、欢快等情绪,具有一定的歌唱性。如《赤诚花》、潘振生《小鸭子》、〖美〗奥德威曲《送别》等。其中伴奏时和弦琶音形式也是常用的伴奏手法。

四是处理好歌曲的前奏、间奏与尾奏。前奏、间奏与尾奏是歌曲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增加歌曲艺术的感染力,使歌曲的形象更加充实与完美。在前奏、间奏与尾奏的弹奏中,尽可能的明确它们的旋律,要准确的把握它们的节拍、节奏、音型、速度以及歌曲的内在情绪,这是伴奏者不可忽视的问题。前奏也称引子,是向演唱者和听众预告歌曲的大致情况,它可以帮助演唱者起唱时的调高、速度、歌曲情绪等要素的把握。所以,前奏的弹奏要比歌唱伴奏时所需的准确度要高的多。最简易的编配前奏的办法是取歌曲的某一句,或者是加工变化了的某一句音乐材料,也可以重新创作或选用该曲特定的节奏音型编配而成,要确保与该曲同一风格。间奏是乐句、乐段之间的连接音乐,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情绪转化时,间奏是音乐情绪转化的桥梁。弹奏者在伴奏时有有意强调,使音乐表现尽可能完美。尾奏是对整首歌曲进行情绪、气氛补充的音乐部分,以及对整首作品较完美的终止部分。

五是键盘上的移调训练。在伴奏教学中,由于调高的不同,键盘的和弦位置也随之改变,教师要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熟悉各调,这也是伴奏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教师要讲授移调规律,弹奏的指法设计等知识,并培养学生依靠理论、听觉将歌曲伴奏移调练习,逐渐拓宽学生对各调的掌握。

综上所述,为歌曲弹伴奏,必须学习和掌握上述知识。在教学实践中,需不断总结、探讨,使伴奏教学更加系统、完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发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以致培养出合格的幼兒园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 常宁.浅谈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配曲[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6)

[2]阎乃靖.浅谈声乐表演中钢琴伴奏与演唱者合作演绎的问题[J]. 大众文艺. 2012(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