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原则初探

时间:2024-04-25

梁淑英

摘 要:群众文化辅导的原则,是辅导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辅导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是各种辅导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也是衡量辅导质量和辅导效果的重要依据。辅导的内容是由辅导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决定的。

关键词:群众文化;辅导;原则

群众文化辅导的原则,是辅导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它作为正确处理辅导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规则,贯串于各类辅导的实践活动中。体现为辅导工作根据社会一定的需求,对辅导对象身心进行教育和影响。辅导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必须确立明确的辅导任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各种辅导活动的方向,并予以正确地实施。

一、群众文化辅导的教育性原则

群众文化辅导的教育性原则,是思想性和娱乐性的高度统一。应根据不同的辅导内容,正确处理好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的关系,做到教中有乐,乐中有教。在辅导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辅导对象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热爱文化艺术,热爱科学技术的热情。其次,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思想觉悟的提高,世界观的建立,文化知识的传播,艺术活动的开展等都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

在开展艺术审美和文化娱乐的辅导中,应以娱乐为主,让辅导对象在娱乐中得到教育,如果离开了乐,教也很难达到目的。如果娱乐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辅导对象在健康高雅的娱乐活动熏陶下发生变化,这种教育往往是牢固的。娱乐是手段,教育是目的,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有理想和有道德的人。在开展科技知识的辅导中,应以教为主,以乐为辅。首先,参加这个辅导内容的辅导对象是以学习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为目的的。这种辅导也是传播知识,讲求科学,破除迷信等为主要内容的。以乐为辅,就是要对辅导对象进行启迪引导,形成热烈轻松的氛围。让他们在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要正确处理好群众文化辅导中的教与乐的关系,在教育性和娱乐性发生矛盾时,应首先考虑教育性,防止不利于社会和辅导对象身心健康的现象发生。

二、群众文化辅导的实践性原则

群众文化辅导,不是单纯的对文化知识、艺术技能的传播。同时,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辅导对象把已学到的东西进行反复的操作和巩固。逐步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才能。这种实践不是一次二次,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实践过程。实践性原则的提出,主要是强调在辅导实践中对辅导对象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辅导者把传播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培养辅导对象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能力。

群众文化的辅导有速成性、实用性等特点。辅导对象前来接受辅导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有的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是从缺什么补什么的角度来选择内容。还有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艺术能力,为满足自己生理与心理的需要而参加辅导的。对于这样的辅导对象,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时间的制约,辅导者要考虑在有限的时间里采用简明扼要的方法,速成普及,可以采取学以致用,急用先学的办法,提高辅导对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辅导中贯彻实践性原则,必须要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出发,更多地引导他们动口、动手,通过反复训练和操作形成文化技能和才能。要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联系辅导对象已有的知识、能力、兴趣和专长等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内容。要从辅导者提高辅导水平的实际出发,为了提高辅导质量,辅导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从理论到实践,从讲解到示范,从形式到方法,都要让辅导对象满意。

三、群众文化辅导的审美性原则

群众文化辅导的审美性原则,就是辅导者在辅导过程中要重视对辅导对象审美情感的培养。辅导者应该精心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审美客体,如各门类艺术生产出来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有视听艺术、有语言艺术、有造型艺术、有线条艺术、有色彩艺术等,适合广大辅导对象的需求和趣味。通过辅导,使辅导对象在艺术享受中、愉悦中得到性情的陶冶。也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启发辅导对象对美的发现。如大江、大河,小桥流水,高楼大厦,花园草坪等,让审美情景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审美因素给辅导对象以美的哺育,从而更有利于辅导对象的文化心理和行为的不断完善。

在实施辅导中,辅导者对充分发挥审美的感情作用要先行一步,进入审美角色,只有将自己的感情深入到辅导内容所要体现的审美角色之中,才能在辅导中产生审美情感,唤起辅导对象的情感。另外,要创设适合辅导对象学习的审美情境。审美情感的产生与情境密切相关。所谓“睹物思人”,“见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这“物”与“景”就是情境。创设情境,让辅导对象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触发他们的审美想象。在辅导中,直观性辅导也非常有优势。因为它充分利用辅导对象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去获得美的形象,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提高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办法的辅导,培养辅导对象创造美的能力是辅导的根本目的。要创造美,不但要对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素质培养以外,还要锻炼辅导对象对美的形式的驾驭能力,能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标志。

四、群众文化辅导的区别性原则

辅导过程是帮助辅导对象把文化心理需求转变为文化行为的活动,从辅导对象的构成看,辅导对象是广泛的,多层次的。由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的不同,因此,对辅导内容和辅导方式的选择上是有差异的。区别性原则,指的就是辅导者在辅导中,对辅导内容、形式、方法的选择上,都必须从辅导对象的实际出发,既要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一个辅导对象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贯彻区别性原则时,要求辅导者对即将实施的辅导地区进行调查和了解,摸清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文化活动的特点,认真研究后,来确定辅导的内容和形式。在此基础上,还要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那就是了解辅导对象的文化程度、艺术素质、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由于群众文化的广泛性,参与文化活动的辅导对象的接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存在着差异,有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辅导者要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所长,在辅导方法上一定要做到区别对待,做到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一般辅导与特别辅导相结合,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抓好中间,兼顾两头,全面提高辅导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庆荣. 论工人文化宫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J]. 企业家天地. 2011(02)

[2] 李艳红. 论群众文化与新农村建设[J]. 学理论. 2009(21)

[3] 艾荣云.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群众文化[J]. 科学大众. 2008(02)

[4] 周秀侠. 群众文化在構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科学大众. 2008(04)

[5] 陈立旭. 以全新理念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于浙江实践经验的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 2008(09)

[6] 刘树梅. 浅谈群众文化的和谐意义[J]. 实践. 2005(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