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孙文章
摘要:工笔花鸟画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它的发展过程是一篇人类历史再现的巨著史诗。它一脉相承自远古,又与时风相融,自成一体,生命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意向色彩出现了新的变化,需要在探索中逐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意向;色彩
就现代而言,工笔花鸟画成为一个独立的分科,有很多新的表现方式和手法融于其中,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方面让人诟病,下面我结合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及变化,对其意向色彩进行探讨。
一、传统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发展历程及对现实的重大影响
中国人的崇尚“师法自然”,所以,历史上对于绘画的分类从未出现过统一的标准。从古至今,色彩的运用从简单到繁杂、从浓重到清淡,但却始终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一是色彩与自然的美好结合,来自祖先的问候。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花鸟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或许更远,但已无证可查。从远古的陶彩《鹳鸟衔鱼石斧图》上,可以看到自远古祖先的问候,它们用最简单的纹饰表达最纯朴的感情和最深刻的脚印。抛却那种最简单的勾线手法和平涂技法,我们对比现代的相关数据,发现它们已经会使用最简单的着色方法和分类,正色和间色的概念已经初具雏形,并以此构思出他们心中所要记录的点滴,工笔画的雏形出现;二是色彩与历史的相得益彰,来自自然的眷顾。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工笔花鸟画的发展都被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秦汉时期工笔画逐渐成熟,以“五行色”自成一系,鲜艳和谐;魏晋时期画风更趋精致,色彩运用多达几十种,想象更丰富、感受更强烈、意趣更深远;唐代文人的探索与创新,是花鸟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到了宋代,花鸟画到达最鼎盛时期,杨慎言“画有七十二色”,画法自然,明丽恢弘,可使笔墨浓淡薄厚纤毫毕现;三是色彩与时代的和谐融合,来自未来的展望。现代,随着“水墨为尊”的局面被打破,有人说这是一场色彩语言表达形式的变革,也有人说这是一场传统花鸟画理念的变革。但是无可否认,随着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色彩运用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表现效果列加多元;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色彩意向呈现较强的冲突性和表现性,立意更加深远;随着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绘画技巧更加有活动力和张力,表现方式更加不拘一格。这是华丽的转身,还是自然的变革,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确实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存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当前,工笔花鸟画的技巧、着色、构图、手法、选材等方面,较之以往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渲染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有很多隐忧。一是传统逐渐淡化,工笔画职业化日趋严重。无论是水墨山水,还是工笔花鸟,都是国人为了展示才华抱负、寄情碧水云天、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方式。但传统却在逐渐流失,过去的毛笔没了,变成了现在的腊笔、水彩笔;过去大字没了,变成了现在的贴纸、手工。学生除非考上专业的美术学院或者综合性较强的学院,否则基本上终生无缘工笔画。事实证明,任何艺术方式只有根植于人民群众,只有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深处,才会有不竭的生命力;二是创作内涵浅薄,工笔画功利性日趋显现。受市场经济影响,工笔画人才形成时间较长,培训投入较大,以往的爱好,变成了谋生的手段。学生学画有成,名利双收,学习无果,基本上面临转行的危机。目前,大部分作品体现出越来越强的功利性,作者不考虑作品的思想内涵,不考虑人文理念,更多的是追求华丽的展示和立意,吸引消费人群的眼球,导致作品华丽而苍白、奇丽而浅薄、甜美而生硬,丧失了祖宗留给我们的自然之心;三是中西融合同化,工笔画独立性日趋降低。我们常说要推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从当前来看,这种融合导致传统工笔花鸟画写意性精神的流失。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工笔花鸟画受到了很多影响。历史上很多有名的教授和专家认为,西方画作中的写实手法能够使画作表现更加直接。这些人有些成为大学的校长和教师,他们在大学积极推广西方的美术观点,导致西方美术盛行一时,工笔画沦为西方艺术的一个补充,这无疑是对中国工笔画传统的一个沉重的打击。
三、工笔花鸟画意向色彩的创新与展望
翻开历史可以看到,工笔画在宋朝以后的衰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以墨为主”和“五色令人盲”观念的影响,从中我们可看到,色彩运用对工笔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是认识不足,进一步完善传统的工笔画色彩理论。传统的工笔画经过历史的研磨,去粗取精,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传统的定义不是坚持过去,而是要发展未来。所以,要注重修正影响工笔画发展的不利因素。比如“线骨色肉”理论对画家用色手法和表现力的束缚,使画家不能很好表现艺术张力;“随类赋彩”理论对画家想象力的限制,使画家不能够很好的“以画达意”。还有很多,如“丹青为尊”和“三矾九染”等着色方式,对中国工笔画都有一定的制约和限制。传统是历史的传承,更是突破的起点,必须要坐下来,完善好工笔画的色彩理论,从而确保其持续发展;二是突破传统,进一步吸收其他的绘画形式的着色手法。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继承传统,但不固守传统。中国工笔画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对传统着色方式的一个吸收融合、突破创新、完善发展的过程。传统壁画中的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和装饰性特点,对工笔画色彩处理就有很大的裨益。比如说,在色彩处理上,采取视觉冲突方式,表现色彩的鲜明个性;采取对比融合方式,表现细节的丝丝入扣;采取浓彩重墨方式,表现画作的栩栩如生。要想突破传统,必须要吸收传统,破而后立,才能使中国工笔花鸟画得到继承和发展;三是洋为中用,进一步推动绘画创作的时代融合。西方传统的绘画方式,大多以写实为主,流派繁多,我们在最初融合和吸收的时候,出现失误,不能说明西方的绘画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比如说,西方绘画中的再现性色彩运用,采取饱满的色彩、明暗的色相、细化的层次,使绘画唯美性和表现性呈现多元化;西方绘画中的多维性,利用色彩去表现光、形、影、色,体现出空间、角度、时间的维度,使效果逼真。事实证明,只有认真寻找西方绘画中的优点,并使之与工笔画融合,一定会使工笔画焕发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于非闇.中国画色彩的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版.
[2] 梅忠智.当代花鸟画艺术问题谈[J].国画家,2007(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