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4-04-25

【摘 要】 本文对我国当前保险资金的运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总结。从报下投资运用的理论和原则、运作方式入手,分析了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保险资金 投资运用 风险

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景气度不断上升。2019年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达20.56万亿元,总资产扩张速度较前几年的收缩态势有所回升,且除产险公司规模缩减外,人身险、再保险及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规模均有所增长。2019年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7%,其中人身险保险中寿险保费的占比持续下降,健康险保费收入仍维持高增速。投连险新增缴费、万能险保费收入均有所增长。随着保险资金运用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怎样控制投资风险,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事情。因此,有效防范资金运用风险已经成为国内保险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理论及原则、运作类型

(一)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理论

保险资金投资指保险企业在组织经济补偿的过程中,将积聚的各种保险资金加以运用,使资金增值的活动。保险公司投资主要是对资金的运用,即将保险公司可以动用的资金,利用各种投资渠道,使该资金获取金融收益。我国保险公司投资主要以获取利息、股息、资金等金融收益为目的,不增加自身的资本存量。

(二)保险资金投资运用原则

1.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保险资金在用于投资的过程中,可获取的价值必须超过用于投资的价值,从而保证保险资金满足赔付要求。保险资金来源领域较为广泛,如果出现投资问题,将会对承保人及社会产生影响。为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必须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项目;为减少风险,要分散投资。

2. 收益性原則

收益性原则是指保险公司所运用的投资必须具有收益性,即用于投资资金的收入必须要超过投资资金本身。如今,随着保险市场压力的增大,保险公司如果要在压力下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注重对保险资金的投资,保证其收益能够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

3. 流动性原则

保险资金的赔偿是偶然发生的,不存在客观规律,因此,保险资金需要在快速把资产变为现金、支付赔款或保险金的同时,不损失自身价值,所以其资金必须满足流动性原则,以便保险公司可以将部分资金运用在变现速度快的投资项目中,当保险公司需要使用资金时,能够快速变现。

(三)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的类型

1、保险公司内部设置相应的投资机构进行运作。保险公司内部设置相应的投资机构进行运作,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经过在自身内部设置相应的投资部门对公司内部的保险资金投资运作进行管理,这样的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类型能够让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进行直接的运作与管理,并且保险公司也可以对资金的安全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但是,这样的投资机构属于保险公司内部的机构,没有相应的竞争对手,这就使保险公司内部设置的投资机构专业性比较低,规模比较小,投资的能力不高,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具备比较大的风险,投资与保险资金运作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比较大,协作比较困难。所以小型保险公司比较适合这种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的方式。

(二)保险公司自身的专业性质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运作

保险公司自身的专业性质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运作主要是经过子公司进行相应的运作。这种保险资金投资运作的办法能够有效地利用总公司存在的优势对风险进行防范,透明度比较高,难以出现暗箱操作或者是关联交易,并且具备专业素养比较高的人才对保险资金投资进行专业性质的运作,从而得到较大的保险资金投资的收益。但是,这种运作的办法对总公司的专业技能、人才以及控制力度的要求都比较高,除此之外,还应该具备健全的电脑资讯相关系统。这种运作的办法更适用于成熟性的保险市场以及大型的保险公司。

(三)保险公司委托专业性质的投资机构进行运作

首先,保险公司委托专业性质的投资机构进行运作,也被称作是第三方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企业运作,主要是保险公司自己不对保险资金进行管理以及投资,对专业性质的投资机构进行委托,而相应的投资机构根据保险公司委托的保险资金规模进行委托费用的收取的运作形式。保险公司能够充分的利用投资机构的专家进行理财以及专业性质的管理对自身的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有效地达到规模效益,并且成本比较低,还能够享受到投资机构的信息与技能等服务,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设置资金管理的部门,能够有效地减少开支,进一步减少保险公司运转的成本支出,并且保险公司可以把自身主要的精力放到保险业务的开拓与发展上。但是,这种运作的形式同样存在着比较大的委托风险,并且管理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保险产品的价格增高,从而降低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某种情况下,资产管理企业为了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会牺牲掉保险公司的某些权益。所以这种运作的办法更加适合小型保险公司以及发展不成熟且快速发展的保险市场。

二、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现状

1、保险资金运用领域扩大

2006年, 颁布“国十条”,在此条例中对保险资金作了大力的发展 ,提保险资金能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大运用领域。2010年,《保资金运用管法》 关修 中指出,在 可控的之内,保资金可以对不动产、股权、新三板等资本市场进投资。2014年,“新国十条”颁布。在此条例中,对于保险资金的服务功能作了更广的说明要求。同时更明确指出,保险资金能够对小微企业、“三农”、新兴产业等有所投资, 以促进济发展。2018年年初,银保监会规范了保险资金的相关融资行为,使保险机构在投资过程中更具有安全性。2018年年终,银保会对于保险资金的运用领域一次扩大,准许其进入长租场。 政策对保险保资金的倾斜,促进了保险资金的运用领域扩大,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2、保险资金规模持续壮大

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的积极向上,使得保险行业内也获得相应的快速展。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7.7万亿元,2017 年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高达15万亿元。在政策的支持下,保资金运用领域的扩大为规模的壮大作了大力的推动。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预测,我国保险资金的发展规模在2020年将会破20万亿元,并以高速稳健的姿态发展。

3、信用风险敞口加大

2019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较年初增长12.91%,达18.53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占比13.62%,投资收益率3.68%;债券投资占比34.56%,投资收益率4.35%;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13.15%,股票投资收益率为9.16%,基金投资收益率为6.08%。由于保险资金大量配置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成为保险资金需要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4、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低,利差损较高。

與国外保险业相比,我国的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明显较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保险业务飞速发展,但保费收入虽快速增长,其资金运用收益却持续偏低,此矛盾突出。随着我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的趋势,可以预见到其可运用资金将持续增加,但资本市场运作的影响,保险投资管理体制仍待完善,资本和保险市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资金运用收益率普遍偏低。另外,资本市场长期整体处于低迷状态,也使保险业投资收益整体持续处于明显偏低水平。

5、保险资金运用结构有待完善

近年来,在保险资金运用中,银行存款仍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及其他投资占比很低,这种投资结构没有遵守保险资金投资原则,难以达到保险资金的最优配置,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渐渐变为资金成本较高的投资型保费收入,而债券作为主要投资品种,收益率却大大降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不规范,给保险投资带来了未来支付缺口的潜在风险,这将降低市场的流动性和投资的稳健性,保险公司的获利会遭到制约,保险投资的发展也会遇到阻力。

6、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难度大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目标不明确、监管模式不确、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此外,监管的信息化程度、配套制度等的落后,也制约了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管。市场不同,风险的大小和自身的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资金投资的范围和规则能够清楚地界定,而保险公司参股、控股银行、证券公司,或者银行参股、控股保险公司,都会对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格局带来冲击,现有的这些状况都对保险资金的运用监管和管理层提出严峻挑战。如何制定好相关政策和制度,建立起新的保险资产管理体制、新的风险预警机制以及新的监管体制,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新时期完善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结构

资金若不能得到良好的投资配比,则会造成资金的运用效率和投资收益降低,较低的资金收益率将直接影响保险业的发展。因此,保险公司应建立更加合理的资金投资结构,平衡各个投资品种所占比例,这将有助于保险公司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同时对促进保险行业的发展,推动我国金融业改革逐步走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严谨高效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体系

保险监管机构必须把握保险资金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三者的统一与平衡,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保险监管机构在放宽保险资金投资领域的同时,不能放松对保险资金投资行为的监管,应注意控制保险资金的运用比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险资金的监管体系,加大对保险资金投资的领域和行为的监管和违法的惩罚力度。要逐渐把对业务范围的限制和投资渠道的限额管理,转化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建立并采用一系列完善的规则和制度。对于资金运用监管的信息系统,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同时,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的信息披露制度,实行资金运用的分类监管。加强各方机构对保险市场的宏观监管与管理,建立和完善投资绩效评估机制以及保险资金非现场检查监督系统。

(三)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独立判断信用风险

保险机构可以根据业务实际需要,建立独立的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立足于投资人角度,能够更加客观、清晰地判断和揭示信用风险。通过建立完整的内评体系,保险机构可以有效弥补外部评级区分度低、风险识别弱的缺点。此外,内部评级也可以结合机构自身的风险偏好、久期偏好、负债特点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信用评估。保险机构投资的非标产品交易结构多样化,除了信用来源方的资质,内部评级同时也应重点关注产品的交易结构风险。内部评级团队人员规模通常不及外部评级,但未来可以借助大数据捕捉、挖掘和处理的技术,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效率和对突发信用事件的响应速度。

4、保险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是目前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最佳选择

首先,保险资金可以成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关信息显示,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在未来中长期内将维持较高水平,需要大量资金。不仅开发西部地区需要弥补当地基础设施欠账,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潜力也非常大。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的中长期投资来源并不充足。一方面,作为长期资金重要来源的长期国债发行受国家财政偿付率的影响,很难再扩大规模;另一方面,银行长期资金的运用受到限制。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由于具有长期储蓄的功能,拥有大量稳定的长期资金,可用于投资大型基建项目。其次,从必要性来看,保险资金尤其是其中的寿险资金负债的性质和基建项目收益的特点相匹配。再次,从投资风险的角度看,投资于基础设施虽然基本没有获得暴利的可能性,但也没有损失本金的风险,建设及时、管理得当,即使所需周期较长,但一定能够收回本金,持续盈利。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风险低、回报稳,非常符合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安全性、收益性、支付确定性的要求。最后,从投资方式来看,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投资于长期建设债券是一种风险较小的模式,其稳定的收入既可保证保险资金的运转,又能为保险公司带来收益。

【参考文献】

[1] 白哲.我国保险产业资金运用及风险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04):118-124.

[2]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18[R]. 北京: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2018.

[3] 陈文辉.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2017(03):9-11.

[4] 王正文,方蕾,唐甜.保险集团最优投资和承保比例研究——基于公司风险管理视角[J].保险研究,2016,(2):17-25.

作者简介:徐玲(1979.11--)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