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 佛教历经漫长的路程和岁月与古代中国进行文化交融,并在唐朝时期的中国蓬勃发展,它以自己的各种艺术形式——壁画、佛像和建筑等——影响唐朝人民的服饰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服装的图案、款式和颜色,丰富唐朝人民的着装打扮。
【关键词】 唐朝服饰 佛教元素 文化交流
服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艺术创作的文化载体,自古以来受到各种思想潮流影响。人们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了相应的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一、唐朝时期的中国对佛教文化的吸收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拥有畅通繁荣的丝绸之路,令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人民慕名前来。根据《唐六典》记载,曾经有300多个国家与唐朝时期的中国有来往,不仅直接影响当地人的生活起居,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
中國本土的思想文化十分深厚,有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家思想,也有提倡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品德的儒家思想,但是在唐朝,没有一种思想文化或宗教像佛教那样为民众所广泛接受,唐朝人民的佛学文化不是原汁原味的印度佛学,而是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融的影响下诞生的“中国化”佛学,唐朝人民的服饰审美深受其影响,表现出服装图案、款式、色彩多样化的特点。
二、唐代服饰中的佛教元素
(一)自创纹式和应用佛教艺术题材。一方面,佛家艺术与中国文化交融,丰富了唐朝服饰图案的题材,富有想象力的唐朝人民由此启发,设计了许多精巧的纹式来寄托美好愿景;另一方面,相对以往的朝代,唐代服饰图案设计更加具体写实,采用大量大自然的实物进行创作,满足了文人墨客的审美理想。
唐代服装纹式复杂,受佛教“圆融”教义的影响,创造了大量精美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宝相花纹。宝相花纹的构成:一般以某种花卉(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如同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宝相花纹中的“宝相”二字是佛教徒对佛像的尊称,宝相花则是圣洁、端庄、美观的理想花形,这是在佛教装饰艺术的影响下,唐人将植物花卉的题材渗透在了服饰领域。宝相花花繁叶茂,具有丰满、大器的唐韵,体现了大唐典雅华贵的风范和气质,承载着人们祈求吉祥如意和美满幸福的愿景。
除了结合佛教教义自主创新纹式外,唐人还一成不变地采用一些佛教装饰题材,但是这些题材的应用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宗教意义,成为一种具有单纯的审美理想的优美装饰题材。比如唐朝服饰图案上的莲花。传说佛祖释迦摩尼生在七宝七茎莲花之上,莲花在佛教及佛教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被奉为“佛门圣花”。我国历代文人墨客对莲花亦是情有独钟。周敦颐的《爱莲说》称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此,佛教盛行带来的莲花自然就成为人们服饰的一种理想装饰,如果说佛教的莲花是远离世俗喧嚣的“何处惹尘埃”,那么唐人心目中的莲花便是身处红尘滚滚而“不染”的纯洁品格。
(二)袒露装和披帛。传统封建礼教对女子的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她们笑不露齿、蒙面示人,然而盛唐时期的女性服饰受佛像和佛教壁画的影响颠覆了这一传统,唐代女子的服装款式有了革新性的变化,出现了崇尚人体曲线美的袒露装。新的服装款式的出现体现了唐朝女性对美的热烈追求,新颖服饰被社会接受也可以看作是思想解放和进步的一个标志。
佛教崇尚人体,对于着装基本没有禁忌,佛家弟子着袈裟,多露一肩一背,袒露身体的佛像也比比皆是。唐朝时期佛像具体的特点有:面相饱满,大耳下垂,神态稳重慈祥;身体比例均匀,结构合理,体态丰腴、丰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很强;体态天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衣饰有通肩式,坦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但是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衣纹流利,衣褶如台布般悬搭于座前。敦煌莫高窟45窟中,彩塑菩萨和著名的飞天壁画上的菩萨的穿着也是这种风格。在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中就可以观察到:那时的女子服饰领口低开,袒胸露乳;除了宫廷女子,平民女子的着装也是袒露化。故宫博物院唐张萱作品《捣练图》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幅画其描绘了一群正在加工丝织品和缝制衣衫的妇女形象。她们身穿对襟衫子,袖子宽松,裙子肥大,工作中其胸微露。这说明,低胸装不仅在贵族女子中流行,平民阶层女子也接受了这种衣着款式。这种服饰款式不是中国传统服饰特有的,而是受到佛教艺术文化的影响。
孙机先生从山西出土的鎏金铜高足杯上的浮雕人物进行推测,认为披帛最早源自于西亚,后来这种装饰影响到了佛教,随着佛教东传又进入了我国。从孙机先生的观点来看,披帛产生的根源来自于西亚,直接影响了佛教人物施披的形象,因此,披帛是不同文化交流的产物之一。披帛由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而成,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十分受唐代女性的青睐。披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多为已婚妇女所用;另一种长度可达两米以上,多为未婚女子所用。后面这种类型的披帛与佛教人物的披帛类似,在敦煌壁画上可以看多许多穿戴这种披帛的人物形象。早在南北朝时期佛教题材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身披披帛的女供养人。唐代开元以后,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披帛开始出现在每一个追逐时髦的女性肩上。披帛材质轻盈、单薄,能够随风飘摆,极富美感,与佛教服装崇尚自然下坠的审美一致,注重穿着者的状态,尊重穿着者的个性,是人的身体尽可能地舒展开来,表现自由奔放的衣着风格。此外,披帛的出现不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仅仅就是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婀娜多姿的外形效果,反映了唐朝社会物质丰富,奢靡风尚盛行,女性极尽可能满足自身审美需要,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叶立 诚 . 中西 服装史I闷 . 北京 : 中国纺织 出版社 , 20 02:96 .
[2]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3] 邹婧.佛教艺术对唐代服饰色彩的影响[J].中国民族博览,2015(09):156-157.
作者简介:黄慧芝(1994-),女,汉族,广东普宁市人,研究生一年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文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