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独立初期哈萨克斯坦工业转型

时间:2024-04-25

1991年苏维埃联盟突然解体,哈萨克斯坦同其他加盟共和国成为了独立的国家实体,开始走上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模式的道路。前苏联加盟国大致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改革取向,即:渐进主义(又称“休克疗法”)、激进主义和制度主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地区的新兴国家大都采取了激进主义的模式进行改革。

一、体制机制改革

面对独立初期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哈萨克斯坦习惯性地跟随俄罗斯步伐,采用激进主义的休克疗法应对经济危机。经济变革的主要方面包括稳定宏观经济、避免物价上涨、推行市场自由化、开放贸易和汇率体系、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建立进入退出市场的便利性竞争环境等措施,这些措施的核心是将政府角色定义为宏观稳定环境的提供者,并建立一个稳定的法律框架和可实施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价格体制改革。“休克疗法”的核心理念为:只有建立自由的价格体系、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体制,才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在此思想的指导下,1992年1月2日,俄罗斯宣布放开物价,紧接着哈萨克斯坦也于四天后宣布放开物价,除了一些基本食品和能源的价格仍由国家继续控制外,其余大部分零售商品价格改由市场调节。在1994至1995年间,哈国政府又逐步放开能源和粮食价格。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让哈萨克斯坦基本实现了价格自由化的改革目标。

但放开价格控制在短期内也给哈萨克斯坦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1992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物价上涨7倍,部分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价格上涨15倍,工业批发价格上涨23—47倍。恶性通胀直接导致哈国国内经济混乱,生产急剧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虽然哈萨克斯坦为价格自由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到20世纪90年代末,哈国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价格自由化的目标基本实现,为后续市场经济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私有化改革。私有化改革是哈萨克斯坦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前提和保证。哈萨克斯坦领导人将推行经济私有化定为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为此哈萨克斯坦先后采取国家计划、总统令和法律等形式,大力推动私有化进程。1995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出台《私有化法》,引导中小企业通过拍卖和出售股份等方式实现私有化。

经过十年努力,至2001年哈萨克斯坦私有化目标基本实现。2001年,哈萨克斯坦工业领域国有企业占12.1%,私有制企业占83.1%,外资企业占4.8%,私有化改革的目标基本完成。大部分经济部门中私有成分占据主要优势,国民经济产值的一半以上由私营经济贡献,农业产品几乎全部由私人经营者提供。

财税金融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独立后,哈萨克斯坦对财税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建立中央银行和二级商业银行;退出卢布区,发行本国货币一坚戈,并实行浮动汇率;完善财税金融体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使得哈萨克斯坦基本建立起了现代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健康的金融市场。

外贸体制改革。外贸经济是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对外贸易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为通过出口创汇辅助经济改革,实现国际化发展目标,哈萨克斯坦逐步取消了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的做法,实行贸易自由化和非集中化,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对外贸易,鼓励私营经济吸引外资和出口创汇。

除以上改革方面外,哈萨克斯坦还在企业组织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哈萨克斯坦基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場经济转型的改革目标,现代市场理念也为普通民众广泛接受,美国商务部也于2002年承认哈萨克斯坦是市场经济国家。

二、工业结构转型

前苏联时代哈萨克斯坦主要承担原料生产和粮食基地的作用,仅有的部分工业也多是与工业原料有关的采矿业和矿产品初级加工业。因此,在工业转型发展中,结构调整成为哈萨克斯坦工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实现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哈萨克斯坦新政府制定了工业转型的主要思路,即壮大原有旳优势产业,拓展既有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条,并以此为基础发展轻工业和深加工业。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确立石油、金属冶炼工业的优先发展地位;加快改造军工企业步伐,将其成熟的生产工艺和现有设备转为民用生产;努力发展食品工业、轻工业和其他消费品工业,为本国民众提供更多的日用消费品,改变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此外,哈萨克斯坦还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交通基础项目建设,以便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面对混乱的国家经济形势,国家领导人为稳定国家经济,采取了最快捷、最有效的发展策略,即“油气兴国”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基本规律是依靠本地区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以初级产品供应国际市场,从而实现国内经济增长。其核心思路是持续发挥资源优势,以石油和其它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这一模式影响下,哈萨克斯坦的工业结构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依旧来自石油、天然气以及矿产出口,其它经济部门发展十分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小。工业转型后的哈萨克斯坦仍然保持着结构单一的弊病,前苏联时期农业和金属采掘业的主导地位完全被石油、天然气产业取代,其它产业发展不充分,特别是制造业十分落后。

作者简介:许朝凯(1995-),男,硕士研究生,新疆大学,830046,西方经济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