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 要】 宣恩县位于鄂西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利用金融工具来推进宣恩县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金融视角探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辖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金融 旅游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产业是集绿色、生态、可循环为特征的朝阳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体现。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偏低、实力偏弱,单纯依靠自身积累很难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将金融资源注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既能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既符合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总基调,又能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和谐发展。
宣恩县位于少数民族地区,曾被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宣恩县政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计划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结合。采取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资本进驻,引导金融机构向文化产业配置信贷资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一、宣恩县文化资源基本现状分析
(一)民俗民族文化富有地方特色
宣恩县多个民族的文化、习俗相互融合,使其传统文化呈现出地域化、多样化、个性化等特征。这里的薅草锣鼓、三棒鼓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宝铜铃舞、高腔山歌、滚龙莲湘等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方面以滕条工艺制品、竹编工艺制品为代表。饮食方面,大派火腿、伍家台贡茶、万寨油茶汤等一大批特色饮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以典型民族村寨和乡土建筑为代表的小茅坡营苗寨、彭家寨子、庆阳坝古街、野椒园张家院子等构成了宣恩县的特色民族民居文化资源。
(二)生态文化资源丰硕
宣恩县境内有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植物活化石”珙桐是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宣恩县拥有树龄1200多年的红豆树和“九子抱母”古银杏树等。原产地在椿木营乡的白三七被称为“竹节人参”,原产地在宣恩的“恩施玉露”被评为湖北历史名茶。
(三)红色资源久负盛名
革命战争年代,宣恩县的文物存量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宣恩县是湘鄂西和湘鄂川黔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任弼时、王震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在这里浴血奋斗。从1921年起近30年间,宣恩县境内发生过数百次战争。贺龙领导的红军,游击区面积达到全县面积的98%,这里有红七师师部、红三军军部旧址,这里有板栗园大捷战场、韩家坪战场、堰塘坪战场等军事遗址。此外,宣恩县在革命战争年代所产生和承载的革命歌曲、宣传标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颇为丰富。
(四)人文景观多样化发展
近年来,宣恩县利用资源优势,科学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成功创建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了全国内陆河上最大的音乐喷泉,贡水河穿城而过,构成了河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景中的美丽画卷;民族文化浮雕墙、民族风雨桥等交相辉映。同时,通过组织开展黄金梨采摘节、贡水白柚采摘节等推动民俗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重点打造民俗民居文化,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宣恩县以活动为载体,多次举办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扩大民族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逐步成为武陵山地区一道标志性的文化风景线。
二、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产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仅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难以形成规模,在政府政策引导、财政资金的撬动下,引入信贷资源可以有效解决发展中的资金匮乏的问题,有利于加快文化產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金融支持力度的大小,可以折射出文化产业发展的繁荣程度。但从宣恩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投入规模偏小,投资额度过少
目前宣恩县金融支持的对象主要以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都是小规模、分散化、家庭式的经营模式,从整体上而言对信贷需求的总量不大,金融投入规模偏小的主要原因是文化产业项目较少。
(二)服务机构单一,金融资源集中
2016年宣恩县有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其中工行、建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4家,以农发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银行1家,另外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各1家。金融营业网点32个,其中乡镇网点9家,占比仅28%,县内文化资源较为分散,与金融机构布局不匹配,金融资源向乡镇辐射不够,导致金融机构对接存在信息阻碍。宣恩县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支持集中在农商行,辖内其它金融机构没有向文化产业提供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也没有针对文化产业制订相应的金融政策。
(三)创新意识不强,信贷品种不足
宣恩县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不多,不具备文化产业发展融资服务产品开发的条件。而金融机构在发放文化产业贷款中,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未作为资产进行抵押。县域金融机构均未针对文化产业开发相应的特色信贷产品,对文化产业发放贷款完全等同于商业贷款。此外,各金融机构在推出新的融资服务产品过程中需要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报批,创新能力受阻。,
三、影响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从表向来看,辖内文化产业项目不多、需求不足是导致金融扶持文化产业不力的直接原因,从宣恩辖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金融对文化产业难以提供优质服务有着深层次原因。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
从宣恩县实际情况来看,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辖内所涉及的文化产业只有从事民间工艺品等少量的小微经营项目。同时,辖内既没有国家实施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也没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致使金融扶持缺乏符合要求的平台和载体。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体系不成熟
从宣恩县制订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集中在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民族文化的宣传打造上,而对文化产业的市场推动举措较少。提升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就必须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并存发展。从经营角度而言,注重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而忽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风险就高,支持乏力也就不难理解。
(三)文化产业商品少,难以提供市场支撑
文化产业的商品转化率低下是金融难以支持的核心因素之一。近年来,宣恩虽然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但并没有产生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宣恩辖内很多还仅仅是民族民间文化,没有相应的市场主体对其进行市场化运作,文化产品并没有真正转化成商品。另外,真正具有市场的文化产品企业不多,即便是转化为商品,但基本属于粗加工,科技含量不高,不能实现有效量产,难以形成竞争力。
(四)缺乏文化产业品牌
宣恩被纳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文化项目2个、省级保护名录10个、州级保护名录25个,但均未形成产业品牌。没有品牌,也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效益,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缺乏激情。
四、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加大文化产业骨干企业的培植力度
一是通过采取招商引资模式,吸引外来资金参股或组建文化产业企业,着力扶持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带动作用明显的文化产业骨干企业。二是为辖内小微民族文化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主动培植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文化产业企业,通过培植场主体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此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三是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结合,支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综合产业集群。
(二)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具有良好的文化市场品牌,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推手,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一是要结合辖内文化特色,推出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结合宣恩产业发展特点,着力培植宣恩特色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二是要加大对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的推广,采取各种形式对外宣传宣恩辖内的文化产品,逐步提高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要着力推进生态旅游品牌建设,结合恩施生态旅游圈建设,把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加快推动生态旅游文化品牌建设。
(三)營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文化市场主体资产与效益方面具有特殊性,金融支持文化市场主体就特别需要区别支持于其他企业主体的差别性措施。一是要结合地方政府制订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二是增强创新意识,结合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融资服务产品,解决民族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搭建政银企多方合作平台,通过政策引导信贷资金参与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搭建政银企多方合作平台,利用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放大资金量,解决项目建设投入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忠军.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3.
[2] 宣恩县委政研室.宣恩调研[J].2012(2).
[3] 王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4] 罗冠男.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4,03:80.
[5] 宣恩县民族文化丛书编委会.宣恩县民族文化丛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覃浩(1991-),男,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宣恩县支行,湖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