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中国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2016年,笔者走了黔东南州的近80个村庄,其中有很多是传统村落,感触颇多,并有了新的认识。笔者认为,传统村落的发展不要心急如焚、火烧火燎地急速推进,我们必须对经千劫而留存的文化秉持敬爱之心、尊崇之心、善待之心,冷静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它的优劣,以探索更好的保护发展之路。
一、黔东南州的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地边缘的苗岭山脉向湘桂丘陵过渡地段。州内山地纵横,峰峦连绵,沟壑遍布,气候温和,河网稠密。这里有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远古的历史烟尘,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
黔东南州的传统村落全部是苗族或侗族,共有27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的10.8%。
二、黔东南州传统村落基本特色
黔东南州传统村落具有着贵州高原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呈现出无与伦比的旅游开发优势。
(一)山地特色。仁者乐山,苗侗同胞和其他少数民族同胞,依山就水修筑的吊脚楼和层层梯田,鳞次栉比,直冲云天,壮美无比。地貌形态表现为典型的山地特征。
(二)民族特色。黔东南有苗族、侗族等33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41.57%,侗族人口占28.99%。
(三)森林特色。万木争荣,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达到或超过全国最好水平,号称为“地球绿腰带”。苗侗祖先始终视种树、敬树、护树为最高道德和行为规范之一,有对树林实行保护的村规民约和民间契约。
(四)亲水特色。黔东南州气候湿润,降水量丰沛,植被涵养水分的能力强,河网溪流密布,水资源丰富,且水体没有被污染,是真真正正的绿水青山。
三、黔东南州传统村落开发的误区
近些年来,政府为发展经济,通过发展旅游脱贫致富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当前的旅游市场还不够成熟、保护发展的观念不够清晰、措施不够科学,造成了发展旅游就带来毁坏、不旅游却又无计可施的矛盾与误区。
(一)旅游商品的同质化
以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该苗寨已经是贵州的名片,蜚声国际。但现在在该寨子居住经营的很大部分是外省人,卖售的纪念品和丽江、凤凰、九寨沟等基本一样,没有本民族的特色.同质化严重。
(二)旅游活动的功利化
我们在开发推进过程中带有强烈的功利动机。无论是村民为一己之私利,或是村干(寨老)为了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正确目的,再或是政府为急于扶贫脱贫。在传统村落发展中把农民变成商人,土地也不种了,房屋全出租给北方人开客栈了,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笼卖义乌小商品,为迎合旅行者而每天3场的跳舞唱歌。当游客的需求与文化的保护有冲突时,笔者拙见:应该放弃的是游客的需求。
(三)旅游环境的低俗化
城市的游客来乡村,想体验的就是农耕生活傳统文化,祥和安静朴实的田园风光,善良平和的生活环境。这些内容本就是传统村落天天都存在的,客人你来就可以得到。当地村民及村庄又何必行焚琴煮鹤之举把自己改装成媚俗他人而他人却不爱的怪物。
四、黔东南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意见
毋庸置疑,在当今中国传统村落中,大量村落空心化,发展动力缺乏,贫困人口众多。通过旅游来激活、拯救传统村落是大势所趋,市场所需。但应该如何开发利用,避免全国乡村游的同质化、功利化、低俗化呢?
(一)挖掘思乡情,打造安放心灵的重要去处
想家,思乡,这样的乡土情怀深深的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时时刻刻表露在言行上,传统的农耕文明使中国人不愿意背井离乡;浓厚的亲情伦理使中国人不忍心背井离乡 。一旦不得不离开 ,就会情不自禁地思乡怀乡。
(二)挖掘思源情,打造原真文化的审美情趣
传统村落不仅包括各类乡村建筑房屋,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她的核心价值在于包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内的文化血脉,传统村落的旅游绝不能离开这个基本点。原住民,才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传统村落物质文化和非物文化的结合才是最美的风景。
(三)挖掘村落情,打造“新村落人”的体验价值
黔东南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可以采用生活体验型旅游发展模式。重视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有选择性地引入外来文化、创意或艺术,增加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留传统生活方式和自然居住形态。
本地人传承发展传统艺术文化,“新村落人”带来现代创意艺术文化,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稻田度假村,在保存古朴风貌的同时,低调融入时尚度假元素,为衰落的村庄注入时代活力,同时延续了文化及艺术的持续生命力。
(四)挖掘未知情,打造传统村落的品牌传播
2016年4月法国纪录片《相约未知地带贵州阳开苗寨》就吸引了523万法国人观看,是什么魅力感动吸引了跨越8000公里距离的法国观众?是雾缭绕的山间盆地,黄绿相映的工整梯田,色彩亮丽的苗族服饰,鳞次栉比的黑瓦木墙,和谐又生机勃勃的村庄,是淳朴坚韧的苗寨村民和这儿有世界上最美的笑容。我们庆幸黔东南有276个传统村落,我们的传统村落有这样的文化和价值。
我们的村落现在的衰败是不争的事实,但国家已经意识到乡村发展的重要性,随着乡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福利保障、义务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与城市逐渐缩小的差距,村庄总会慢慢地恢复勃勃生机。
作者简介:胡蓉(1974,3--) 女 贵州贵阳 本科 副教授 研究方向:传统民居建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