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研究

时间:2024-04-25

邹孟霖

【摘 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被大力压缩。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存贷利差又极易受到外部市场的影响。商业银行急需开拓新的业务渠道,谋求自身发展。本文结合当前背景,分析了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信贷资产

一、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背景

(一)金融市场发展下业务转型的需要

金融市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高速发展使得银行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比下滑了35%左右,银行的信贷业务被大力压缩。当前,商业银行主要是以存贷利差盈利,由于利率波动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银行利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利润增长呈周期波动状态。另外,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被压缩,融资成本加大,而非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较大,相对而言其资本被占用的较少。

(二)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

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银行间的竞争使净利差变小,贷款资产收益率水平下降,信贷业务的盈利空间变小。传统的资产信贷业务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银行的盈利额不稳定,发展受限,需要开拓其他的业务。另信用风险的增加及信贷需求的下降使得信贷投放的空间变小。

(三)信贷监管的强化

银行的信贷投放受到了多重限制,比如信贷规模、存贷比、特定客户类型等。这让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能通过转换资产形式来规避监管。

二、非信贷资产业务概况

非信贷资产业务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非信贷资产业务主要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中除信贷资产之外的资产。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拆出资金等等。广义的非信贷资产业务则将表外业务包含在类。

(一)表内非信贷资产业务

从表内非信贷资产的总量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表内非信贷资产占比最小,占比约为30%左右。股份银行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占比在40%左右。而城市商业银行则达到了50%左右。由此可见,规模较小的银行由于信贷投放规模受限,亟须资金,其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更为迅速。各类投资性资产是表内非信贷资产的主体,各项投资在非信贷资产中所占的比例由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是大型商业银行、股份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二)表外非信贷资产业务

银行表外业务主要是非保本类型的产品,表外业务在理财产品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攀升。截止2016年6月,非保本类产品占整个理财产品市场的比例约为77%,从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来看,理财产品主要配置的前三类资产为债券、存款、非标准化债券类资产。其中债券占比最高。

三、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经营管理者对非信贷资产业务的忽视

一直以来,银行各级管理者都将业务发展重点放在信贷资产业务上,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放贷空间被压缩,利润受损。尽管如此,银行经营管理者仍更为重视信贷资产业务,对非信贷资产业务认识不够深刻,财力、人力投资不足,缺乏创新。

(二)金融市场环境缺乏弹性

成熟的金融市场是资金交易、证券投资、理财业务、金融市场等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的前提。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较低,开展非信贷资产业务缺乏科学健康良好的环境,另外,我国对利率、汇率及金融衍生品的管制较严,这使得商业银行发展风险交易、股票基金买卖等交易行为受到了很大限制,非信贷资产业务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业务机制不健全

商业银行的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机制不健全:业务流程长、决策效率慢、业务管理散。通常一个业务的办理需要层层上报审批;业务要求较高,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与市场相配合;各部门又缺乏配合,自行自事,客户信息没有完全流通;

整个非信贷资产业务缺乏明确的完整的科学的发展机制和考核机制,没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运作系统。

四、商业银行发展非信贷资产业务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健全非信贷资产业务的发展环境

非信贷资产业务的发展环境包括法律环境、监管环境。法律环境和监管制度环境的完善有利于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理财、租赁等表外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应与监管部门积极配合,从法律关系入手,完善法律架构,弄清产品界定。从而开拓业务的交易渠道、投资来源;开放市场信息。为信贷资产业务的发展提供健全的法律和监管环境。

(二)打破现有组织架构

各级经营管理者要开阔眼界,提高对非信贷资产业务的重视程度。打破原有的各部门自行其是、分头管理、互不沟通的局面。通过条块式的管理来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主要是由非信贷资产业务管理委员会带头,金融市场部门、信贷管理部门分别负责非信贷资产业务,全行表外业务的研究和推动。财务部门负责全行非生息资产业务的管理配置。业务管理部门将任务下放给下级,并定期上缴委员会验收,资产负债管理部门起到了协调沟通的作用,负责整个银行业务发展的目标制定,发展研究及考核验收。同时下级也要将客户信息及市场需求及时反馈给上级,最终实现业务办理流程与现有业务发展架构的完美配合。

(三)多方面创新满足客户的需求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客户需求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一方面客户的融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客户对其自身存款的增值以及理财服务需求变高。商业银行要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灵活性。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创新产品类型,运作方式、服务种类,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

1、表内表外业务交替运作

商业银行的非信贷资产业务包括表内业务和表外投资、理财。由于银行的信贷业务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银行应交替运作表内表外业务。符合表外业务条件的就选择表外业务的运作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客户的个人需求,同时也能为表内信贷腾出相应的空间,促进表内资产收益率的提高,最终实现表内表外共同发展。

2、创新资产管理方式

当前银行资产管理的形势十分严峻,面对此种情形,银行不能保守,而应主动出击了解客户的需求,顺势而为。将投资项目与客户的理财需求对接起来,将任务分配到各个部门,各个部门互相联动,各兼其职。最终解决非信贷资产业务的供需矛盾和结构问题。同时,创新出不同的理财产品,达到客户财富与银行自身资产效益的同步增长。

3、发挥金融市场业务和交易型产品的作用

随着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客户理财需求的增加。各类业务和产品的规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一是融资业务,融资业务具有风险低,效率快的特点,各个行可把融资类业务捆绑销售,建立激励制度,推动融资业务的发展。二是证券投资类业务,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较小,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且随着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扩张。商业银行可营销信用类债券投资业务,扩大证券投资业务的规模。三是贵金属,从市场来看,当前金融市场可交易金属种类增多;从需求来看,客户对贵金属投资需求增加;从贵金属自身来看,其投资风险较低。因此,贵金属建议也可作为银行重点发展的业务。

4、发展托管结算业务,满足客户安全结算的需求

银行资产托管和结算量随着各类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大而扩大。商业银行应提高对服务的重视度,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改善管理方式,提高操作效率,发挥银行的传统优势,多方位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除此之外,银行还应该加强对托管结算渠道的研究开发,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要。

(四)建立鼓励创新的考核评价机制

对非信贷业务实施情况的考核应紧密结合当地的区域条件、客户情况、业务发展情况等实情考虑。首先,针对非信贷资产业务制定相应的总体目标及细化目标,然后根据目标,从资产质量、业务收益、业务发展三方面来进行考核。设定具体的考核指标。考核过程中还是要以激励为主,对创新行为给予鼓励。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遵守“结合实情、敢为人先”的理念。另外,对非生息资产中,非合理占用的部分,应给予其内部高息计价,压缩不合理占用资产所占比例。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督促业务发展、定期通报业务完成情况,发现问题讨论对策。将部门绩效与业务完成情况挂钩,设定科学合理的指标来评判,带以相应的鼓励机制。在全行形成积极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完善风险评估体系,控制非信贷资产业务的风险

随着非信贷资产业务的逐步发展,银行面临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也越发显著,银行的业务类型以及风险结构日趋复杂,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讲,银行应加强对非信贷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整合全行资源,建立集中的协调管理机制;制定统一的标准,强化非信贷业务的管理。从监管的角度来讲,应尽快明确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的监管范围、细化风险标准、规范业务流程。改变监管缺失、监管要求不严的局面。同时应协调各部门的监管政策,强化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 曾刚.非信贷资产业务与商业银行中长期转型[J].当代金融家,2016,(10).

[2] 李春雨.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业务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6,(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