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策略

时间:2024-04-25

刘宁 崔聪颖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探討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点和成因,例如审计滞后性、危害性、不易察觉等特点,造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包括审计机构内部原因和宏观环境的外部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使经济责任审计施展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审计评价

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和绩效作出合理评价,有效地监督廉政行为,明确国有资金的去向,推进反腐的进程。然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复杂性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一般无法降为零,只能通过完善制度和措施,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发生概率。因此,探索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审计方法和制度就具有重要意义。

1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点

1.1 审计滞后性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和离任之后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通过针对性的审计工作来落实和监督领导干部的责任履行情况。在领导干部离任后,可能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及时进行审计,出现的时间脱节导致财务信息的时效性无法得到合理保证,离任领导与新任领导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确,可能存在相互推诿现象。

1.2危害性强

被审计单位通常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与多方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因此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就要求较高。如果审计结果不合理,不仅会给审计机构自身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将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国家的形象和政府的声誉,不合理的评价会使得其他领导在工作中畏手畏脚,影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3 不易发现

如今财务造假手段越发先进,审计对象凭借自身的地位和权力,可以将其财务信息粉饰的更加不易察觉。审计对象通常与其他机构和单位也存在着关联,审计单位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审计工作,而审计内容错综复杂,其中的问题也更难发现。

2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

2.1 内部原因

2.1.1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内容都较为复杂,因此审计人员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经济责任审计人员通常无法一次性获得真实全面的财务信息,因此需要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积极主动地寻找和发现证据,并且除了审计知识外,还需要具有会计、法律、税务、计算机等综合性的专业功底,并且需要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一些审计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缺乏职业判断和职业敏感性,难以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找出漏洞,寻根究底,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使得审计结果有偏差甚至不合理。此外,部分审计人员,没有付出足够的责任心和专注力,缺乏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防范意识较差,从而导致工作出现漏洞,增加审计的风险。

2.1.2审计机构及人员缺乏独立性

现实中,审计机构没有完全独立于其他机构之外,审计人员可能因为自身利益的冲突,在工作中失去公平和严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可能出现权力滥用、官官相护的现象,加大了审计的工作难度,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机构可能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审计工作受到限制,难以正常有效地开展。

2.1.3 审计机构资源不足

审计机构的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审计机构存在工作人员不足,经费缺乏保障问题,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量逐年的增加与当前审计人员数量的缺少形成了矛盾,影响了审计的顺利有效开展,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和挖掘审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二是审计手段的落后。经济责任审计所需审查的数据庞大,涉及内容广,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作支撑,落后的传统审计方法无法满足如今工作量的需要,然而现在的审计方法包括计算机抽样等,准确性和科学性都尚待验证,可能对审计评价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失误或偏差。

2.2外部原因

2.2.1获取的财务资料不真实、不全面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人的审计,而在任职期间涉及的单位范围较广,期限较长,需要审查的材料数据十分庞大。在领导任职期间,财务人员变动以及财务资料保管的变动都较为频繁,财务制度也可能出现变更,因此在交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前后的矛盾或者材料的丢失,无法准确的界定职责。与此同时,审计人员相比执法机关,没有强制执法权,只能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有限资料中开展审计工作。而被审计单位由于工作消极或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选择性地提供材料,对于不配合审计的单位也无法强制要求其提高积极性,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效率。

2.2.2 审计时间有限

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审计范围逐年增加,向综合性审计靠拢,导致审计的工作量增加,不仅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资料进行审查,对相关的涉及单位也需要进行调查取证。庞大的工作量压缩到有限的时间内,必然会降低审计质量,增加审计风险。

2.2.3 审计对象的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通常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与其他审计对象相比较为特殊,具有一定的地位或权利,审计人员的工作可能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阻碍。同时,被审计对象身份的特殊性,也导致审计结果更加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如果审计结果发现审计对象存在严重问题,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或者国家领导队伍的变动,也会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因此审计结果需要更加准确真实。

2.2.4缺乏严谨的审计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尚短,在制度和评价体系上尚未完善,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职责不明确、无据可依等情况,使得审计过程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评价是审计的核心环节,其运用的指标是否科学有效会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性。

3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

3.1提升審计人员专业素质

一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称或证书的要求,筛选掉专业技术较差的人员。二是定期进行培训教育,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审计人员也必须跟随时代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庞大的会计信息数据也要求审计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来进行信息处理。可以通过讲座、线上课堂等形式为审计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渠道,培养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在不远的将来,经济责任审计将是我国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常规性工作,因此更加需要我们建立先进的审计技术来支撑工作。三是增加专业的审计人员,结合现阶段的审计进行来匹配强大的工作量,避免出现时间紧张人员不足造成的审计风险和效率低下。

3.2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我国目前是行政型审计模式,主要由政府部门的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从而会影响审计独立性。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以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选拔出高素质人才,制定严谨规范的审计程序,使得整个审计过程公平有效进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和回避制度,以弥补审计人员独立性的缺失,严格地遵循审计的独立性准则,更加公平有效地提出审计意见。

3.3 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

审计机构不是执法机关,无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强制执法,因此要获得完整真实的财务资料,调动被审计单位配合的积极性,必须要有效地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获得对方的尊重和理解,使得审计程序有效开展。在审计的准备工作环节,应该制定好完整的审计资料清单,明确审计的重点环节。审计工作开展前应与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开会讨论,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划分各方职责。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应该运用职业敏感进行判断,以防运用错误的财务信息,得出不合理的审计结果。

3.4 健全审计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规范一致的审计评价标准,导致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无据可依,从而使审计评价失真。审计相关部门需要立足于实际需求,对不同类型的审计对象,针对性的建立健全完整规范的审计评价体系,以防主观臆断。不断地完善适用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准则,建立各部门的协调协作机制,明确职责划分,把各项职责归分到个人,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运行和开展。对于审计对象经济责任的评价,也应界定明确的界限,明确违规细则,有助于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也可使领导干部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底线,增强了对审计对象平时的约束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相比普通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也会产生更大的风险。针对风险的特点和成因,我们应该相应的提出解决措施并且付诸行动。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更完善的审计准则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保证独立性,遵守职业道德,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效,更好地发挥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雪梅.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纳税,2020,(07).

[2]杨增宝.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探讨[J],纳税,2020,(02).

[3]王艳霞.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商讯,2019,(30)

[4]李倩倩.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现存问题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8.(29)

[5]高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规避策略[J].纳税,2019, (3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