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零售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时间:2024-04-25

张蕊

摘要:零售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提升企业效益和价值,以及内部审计效能。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和平衡计分卡法。本文主要从绩效评价目标不清晰、对绩效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零售企业固有风险增加评价难度和评价方法的不足方面,分析了现有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需要完善的内容。

关键词:零售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逐年上涨趋势,2019年已经突破41万亿元[1]。近年来,零售企业的改革与转型受到较多关注,转型成功的企业零售额自然创下新高。零售企业具有交易次数多、金额小、商品组合多、产品与服务兼顾等特点,因此更加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内部审计不仅是企业的利润中心,也是企业最具价值的资源,零售企业的内部审计同样重要。随着内部审计独立性及人员素质的提升,零售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也需要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目前来看,零售企业内审绩效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如何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是零售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为零售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提出建议,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实现企业效益和内部审计质量的双提升。

1 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目标与方法

1.1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目标

一般来说,组织价值的增加是內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立足点。从绩效评价目标来看,第一,企业效益和价值的增加。企业内部审计充当着“经济卫士”的作用,能够识别企业存在的风险与问题,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并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因此,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是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有效的内部审计才能促使企业效益和价值不断提高。第二,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2]。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内容在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相关审计工作是否到位,内部审计结果是否真实公正,内审工作进度及完成比例等。绩效评价是衡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高低的主要途径。

1.2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各学者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有共同之处,也略有差别,本文主要介绍三种方法。第一,关键绩效指标法( KPI)。该方法的基础是将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对重点经营活动和绩效可控部分进行衡量。该方法主要用于衡量企业内部审计的增值效果,但是对具体评价指标的操作方法并未阐明,因此存在一定弊端。第二,经济增加值法( EVA)。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价企业管理者对资本运用的有效性,以及股东价值创造能力[3]。该方法多用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该方法的弊端在于仅注重财务指标,却无法评价内审的隐性价值。第三,平衡计分卡法(BSC)。该方法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即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该方法是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使用较多的方法,主要优势在于平衡性与包容性[4]。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平衡计分卡法也是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

2 零售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的问题

2.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目标不清晰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目标是开展评价工作的前提,是实施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零售企业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绩效评价目标未能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统一。零售企业在设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目标时,未充分考虑自身战略目标,仅从内部审计风险等角度进行考虑,导致评价目标缺乏全面性。由此,零售企业评价目标的设定也不利于相关评价方法的使用。第二,未以企业效益和价值增值作为评价目标。效益增加和价值提升是零售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但是很多企业未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目标,导致绩效评价工作缺乏客观性。第三,未以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为评价目标。在绩效评价过程中,一些零售企业仅注重对内部审计工作落实及完成度等方面的衡量,侧重点在于内部审计风险及问题的识别,而忽视了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前提。

2.2缺乏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是衡量零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性、有效性等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内部审计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当给予足够重视。但从实践来看,很多零售企业只是逐渐提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内审绩效评价的认识还比较浅薄。以某服装零售企业为例,近年来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内审部门的组织结构也不断优化,但是并未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绩效评价。主要原因是对内审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不足,内审绩效评价体系并未建立,导致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停滞不前。通过此案例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对零售企业来说,不仅能够完善内部风险的识别和内部控制制度,还为企业守住了经济底线并实现价值增值。

2.3 零售企业固有风险增加绩效评价难度

从零售企业来看,收入确认风险和内审人员带来的风险均增加了评价难度。零售企业一般交易量比较频繁,交易金额小,商品的种类繁多,因此收入确认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这一特征不仅为内部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而且也为内审绩效评价增加了难度。例如,从财务维度进行评价时,相关指标的核算难度就比较大,最终会影响内审绩效评价的效率。有些零售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还存在部分内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却上岗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内审绩效评价的难度。因为在评价过程中,零售企业需要付出更多成本用于衡量内部审计效果,在人力和资源方面的投入均会增加。

2.4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有待完善

第一,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选择存在问题。一些零售企业在选取评价指标时,未遵循全面性原则,未能从多维度选取指标,最终绩效评价结果只是侧重一个或几个方面,缺乏完整性。还有一些零售企业选取的定性和定量指标配比不合理。例如,某百货零售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时,选择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比例是20%和80%,最终评价结果有失公允。很明显该零售企业选取的定性评价指标过少,对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结果难免有失偏颇。第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有些零售企业在构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时,完全照搬绩效评价方法,未根据自身情况对相关指标和维度进行调整。例如,在使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时,仅从四个维度选取指标,并未考虑还可以增加风险评估维度等情况,不利于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

3 零售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3.1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目标遵循全面性与清晰性原则

零售企业要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清晰的评价目标必不可少。第一,绩效评价目标与零售企业战略目标遵循统一性原则。一般来说,零售企业的战略目标包括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区域扩张等,因此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在发挥应有作用的同时,也应当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第二,绩效评价目标应当包含企业效益和价值增值的内容。零售企业在对内部审计进行绩效评价时,相关指标的选取应充分考虑企业效益和价值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以此判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第三,绩效评价目标应包含内部审计质量提升的内容。绩效评价主要是对内部审计的效益性、效率性及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促进零售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因此,将内审质量提升作为绩效评价目标也是顺理成章。

3.2提高对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优化评价体系设计

从思想方面来看,零售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均应提高对内审绩效评价的认识和重视。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内审绩效评价是传递企业价值观和文化的途径之一,对评价结果的良好利用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内审部门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认识到绩效评价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工作绩效的重要途径,不应当有抵触情绪,以全局观来看待内审绩效评价。思想认识提高以后,才能促进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一方面,应当注重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零售企业应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准,从实际出发,体系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零售企业还应做好组织工作,负责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相关人员应当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同时企业从人财物方面提供应有保障。

3.3 把控企业风险,提高绩效评价效率和效果

第一,多管齐下把控风险是零售企业的首要任务。针对零售企业的固有风险,可借助信息技术来解决,通过提升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程度,不断优化内部审计系统和软件,从而为内审绩效评价奠定基础。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提升也有利于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第二,把控成本、提高绩效评价效率也是零售企业应当关注的方面。零售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时,有一种方式是衡量内部审计结果与审计成本的差值,如果大于零则说明内部审计是有效的。因此,有效控制成本也是提高绩效评价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方式。第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不可忽视。零售企业应当对内部审计人员设定门槛,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应当与岗位相匹配,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人员风险,从而构建完善的内审绩效评价体系。

3.4 量体裁衣,提高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第一,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选取比例应当均衡。在对零售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时,应当选取有效的定量指标,例如预算控制率、内审项目完成比例等;也应当注重定性指标的选取,并且定性指标的占比应当与定量指标相均衡。第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应当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前文介绍了内审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和平衡计分卡法,虽然平衡计分卡方法较为普遍,但是零售企业也应从适用性出发,选择更为适合的评价方法,也可通过多種方法的组合来构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第三,零售企业应从多维度选取评价指标。这里主要是指使用平衡计分卡方法的企业,不必局限于方法本身的四个维度,还可进行维度延伸,例如增加风险维度等。

4 结论

随着零售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绩效评价工作也应当提上日程。在零售企业转型背景下,更加应当注重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因为内部审计能够及时识别企业风险,并且避免企业经济损失。本文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分析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的问题,提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零售企业首先应当设定绩效评价目标,并且遵循全面性与清晰性原则;其次,零售企业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均应提高对内审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优化绩效评价体系;再次,零售企业把控固有风险是提升内部审计评价体系效率和质量的必要手段;最后,量体裁衣,提高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零售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必须通过实践探索不断优化,从而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8.0%[ EB/OL].[ 202001-17] .http://www.stats.gov.cn/tjq/zxfb/202001/t20200117—172339l.html.

[2]李志楠.A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现状浅析[J]知识经济,2019(19):76+78

[3]刘云鹏.创新管理战略导向的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会计,2019(01):67-69.

[4]杨鹏宇.基于平衡计分卡逻辑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