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俄罗斯的北极战略与中俄北极合作

时间:2024-04-23

肖洋

北极冰雪消融速度不断加快,同时北极航道的通航周期延长,使得北极第一大国俄罗斯开始构建本国北极战略。2015年1月8日,俄罗斯北极战略司令部开始执行巡航、潜艇水下作业、海上救援任务,并加强与俄在北极岛屿驻军的战略配合措施。2015年7月26日,《俄罗斯联邦海洋学说》的通过更加凸显了北极在俄海洋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俄罗斯加快了维护北极新利益的步伐。本文旨在探讨如下问题:俄罗斯北极战略决策源于何种利益驱动?这些内驱力将会形成怎样的优先顺序和策略选择?在未来十至二十年中,中俄北极合作的切入点又有哪些?作为一个心存“民族复兴”梦想的北极大国,俄罗斯的北极战略及其策略设计值得关注。

俄罗斯北极战略决策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受到北冰洋航道通航愿景的影响,俄罗斯日益意识到北极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将给俄罗斯乃至全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个北极大国,俄罗斯始终密切关注北极治理的事态发展,并将参与北极事务的政策体系构建作为俄罗斯外交的重要任务之一。总体而言,俄罗斯参与北极事务主要源于三大因素的推动:一是北极暖化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挑战;二是北冰洋通航带来的战略机遇;三是北极圈油气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收益。对于俄罗斯来说,最现实的北极利益就是经济利益与航运利益。因此,俄罗斯的北极战略也围绕这三大核心利益诉求而展开,而相关的外交实践也与时代背景的变迁息息相关。

一、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由对抗转向缓和,使俄罗斯减轻了国防压力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北冰洋上空的战争阴云逐渐消散,北极地区逐渐褪去神秘的军事禁区面纱,成为东西方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新场域。尽管“北极是北极国家的北极”这一观念已经逐渐成为北极国家的共识,但北极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决定了北极开发仍需向区域外国家开放。[1]随着日益变薄的北冰洋海冰将在未来20年内不再成为国际海运的主要障碍,俄罗斯加大了北极地区的经济与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幅提高在接纳移民、资源开采、港口建设、道路修建等领域的战略投入,为非北极国家与北极国家在上述领域的经贸合作带来宝贵机遇。特别是俄罗斯为了改变国力长期衰弱的事实,采取了对外开放北冰洋航线和海港的政策,积极吸引外国投资建设俄远东地区以及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掀起了北极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二、北冰洋通航开启地缘经济新时代,为俄罗斯带来经济发展新机遇

随着海洋运输成为全球化的前沿领域,北冰洋航道的出现必将带来全球性影响。北冰洋东北航道全线贯通,开辟了亚欧海运贸易新通道,促进俄罗斯外贸发展格局的整体调整。为此,俄罗斯作为沟通东亚—西欧经济圈的连接国,具有无可争辩的地缘优势,特别是其境内的北方海航道已具备商业通航的条件,引起中日韩等国的高度关注。由于沿西伯利亚航线的海冰消融速度比整个北极地区的平均速度快,北方海航道已经实现了商业通航。自2000年至今,经由北方海航道向西欧和东亚出口的工业原材料航运量持续大幅增长,此航道上的常规洲际运输将不仅仅依靠北冰洋海冰的持续消融,还受到冰海航运科技创新的支撑,以保证越来越多的大型船舶能在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可正常航行。为了做好使用北冰洋航道的准备,俄罗斯积极吸引外资建设航道沿线的码头、港口、补给站等基础设施,为商业开发北极资源、与非北极国家进行战略对话与合作做好前期准备。

三、北极环境治理有助于俄罗斯发挥北极科研优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极地区的环境变化、评估北极暖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北极科研遗产,在气象学研究或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分析等相关学科也积累了较强的科研实力,拥有较为完整的北极自然与人文信息数据库。

俄罗斯北极外交战略的利益诉求

针对上述背景,俄罗斯在北极的利益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国家整体安全战略下的生态环境关注以及海外安全空间的拓展;二是经济利益导向,包括开发北冰洋航道与北极矿产资源;三是出于展示大国形象的考虑,例如将主导北极治理进程作为彰显大国地位的代表。

一、航运利益

北极海冰的持续融化,提升了俄罗斯境内北方海航道的商业价值,这将为俄罗斯能源出口开辟新的通道。北方海航道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短海上通道,未来90%的亚欧贸易和三分之二的石油运输都将经过这片海域,短途运输将显著减少国际站点往返的燃油成本。利用北方海航道还可避免传统远洋航道沿线地区的安全隐患和海盗袭扰。目前,北方海航线的商业通航已经成为现实,日益成为欧亚最重要的海洋交通线之一。随着北极冰川的快速消融,未来适航期将达到半年以上。如今俄罗斯大力鼓励国际北极航运的发展,大幅增加通过北方海航道的船舶数量。俄罗斯可通过向国际运输公司征税的方式,来增加政府收入。

二、经济利益

冰川消融使利用北海航线来运输北极矿产资源成为可能。俄罗斯的北极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俄罗斯北极地区三分之一的天然气资源和12%的石油资源都位于北冰洋大陆架上,其中的三分之二位于巴伦支海和喀拉海。冰封地区的减少将有利于北冰洋的资源开发,在俄罗斯北部进行新的油气开发项目将会增大该地区的船只活动。20世纪90年代俄日等国对北方海航道的通航条件进行了勘测,并对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原油和金属矿产开发等进行风险评估,展示了其潜在的经济潜力。到2030年,俄罗斯从北极获得的收入将主要来自油气产品,所以从经济收益的视角来看,北极地区的能源储量是备受关注的重点。

三、安全利益

尽管北极并非俄罗斯的战略重心,但俄罗斯在这里排兵布阵却源于深层次考虑。一方面,俄罗斯可发挥资源优势,享受后冷战时代的和平红利;另一方面,一旦北极地区再次成为俄美对抗的平台,俄罗斯可以利用军事优势争取更多利益。最为重要的是,随着俄罗斯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俄军也需要在世界上有精彩亮相的机会。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部署,展现了俄罗斯强硬的国家形象,也提升了普通百姓对于军队的信心。《俄罗斯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全文》一再阐明这样一个事实:俄罗斯不会放弃将军事力量作为解决对外能源争端的方式。[2]但是,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应优先在国际法框架内进行考量。在国际安全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俄罗斯将首选务实理性的外交磋商而非军备竞赛的方式来维护国家安全。

四、环境利益

气候变化是改变俄罗斯北极政策的重要动力,俄罗斯国内关于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辩论正日趋白热化。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再强调若不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就不会在俄罗斯北极地区进行工业项目。北极暖化对俄罗斯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除了造成海洋冰川的消融,还将导致永久冻土融化,这可能引发道路、管道和码头等基础设施的下陷和倾斜,同时使得沼泽地区释放大量甲烷气体,这将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还包括俄罗斯气候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因此,俄政府将北极气候问题的分析重点放在了其对俄罗斯产生的消极影响上。如果北极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到俄的环境利益,俄将会推行更加严格的北极环境治理制度。

五、国际制度利益

由于俄罗斯是北极沿岸国家,除了由《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授予的北极科考权外,根据国际海洋法,俄罗斯具备深入参与北极治理的合法身份,可以提出任何与领土划界、防务安排有关的议题倡议。出于这个原因,俄罗斯的立场是,与北冰洋有关的法律问题应在现存的法律框架中解决,其核心框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由于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北极理事会在海空搜救问题上发挥新的作用,这暗示了北极理事会日益成为北极治理的核心平台。俄罗斯将自身北极理事会正式成员国的身份视为俄罗斯参与北极治理的重要软实力,认为其有助于推动俄罗斯北极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航线、贸易、科技的发展。

总而言之,俄罗斯北极战略的主要目标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军事安全、环境安全、国际制度,但核心理念是保护北极,将其作为一个和平与合作的地区,[3]因此,为了保护俄国家利益而组建的北极部队不仅是为了加强俄北极地区的国防力量,还担负着打击走私和非法移民、实施海空搜救、保护水和生物资源等任务。

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安全属性

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多次提到俄罗斯北极战略的优先等级:第一,尊重北极地区的原住民和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传统,为其建立优质基础设施、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第二,为国内外对北极地区的投资创造物质基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确保对北极科考和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的实质性投资。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普京并没有提及优先确保北极地区军事安全的重要性,但北极战略司令部的成立表明,从冷战结束至今,俄罗斯北极战略的安全逻辑从未发生转变。

整个冷战时期,北冰洋的冰山成为俄罗斯防御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大型水面舰艇进入北冰洋的可能性大幅提升,漫长的北冰洋海岸线成了俄罗斯海防的重要负担。可以预见,组建北极战略司令部只是俄罗斯北极军事部署的一小步,后期大规模北极地区海军与空军的建设将接踵而至。可问题在于:罗马并非一日而成,该由谁来担负俄罗斯的北极安全使命?

由于战略环境的改变与经济不振,俄海军的战略方针已由原苏联时期的远洋进攻转变成现今的近海防御,海军的兵力部署已收缩到沿海地区。为了重振雄风,俄罗斯不断拓展在北冰洋的军事存在,北方舰队更是作为俄海军的主角频频出现,这支配备“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冰海铁军是俄罗斯实施北极战略的擎天之柱,其核心任务就是强化对北约的威慑力,辖区涵盖北冰洋和北大西洋。只要北方舰队仍停泊在科拉半岛,美国围堵俄罗斯就会投鼠忌器。

因此,控制北极必然成为俄罗斯复兴之路的指向标。《俄罗斯2020年前北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纲要》表明,俄罗斯经略北极的目标有三:一是将北极作为俄罗斯的战略资源基地;二是重塑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优势;三是积极应对海冰融化带来的海疆防务危机。[4]该战略的实质在于谋求地缘政治区位优势,通过占领部分北极地区,来牵制和反击来自欧洲和东北亚方向的双重战略挤压;同时希望控制北冰洋,进而控制世界经济新走廊,提升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最终在军事上从东西两个方向威慑欧美。[5]

俄罗斯民族性格兼具防御性和扩张性两种特性。为了在北极博弈中抢占先机,利用军事手段保卫俄在北极的既得利益,是俄罗斯北极战略的核心。在未来10年内,俄罗斯军方将通过整合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及远东军区的军事力量,建立一支以陆军常规部队为基础,并吸纳海军核潜艇和空军远程战略轰炸机等力量的北极独立部队集群。同时,加快俄边防部队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建立边防部队对北极的有效监视和反应机制,以削弱俄罗斯北极海疆的安全隐患。保持在北极地区的“领先优势”,极大提升了俄罗斯的北方安全。

中俄北极合作的路径选择

由北极气候变化引起的资源开发与新航道开通,为中俄两国在北极地区开展合作带来了宝贵机遇,同时有利于将两国的互信机制推广到其他领域,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体的合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大中俄北极能源合作。尽管俄罗斯在安全方面极力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存在,但由于受到技术和资金的限制,俄在北极能源开发方面仍然需开展国际合作。2013年,中国中远集团“永盛”轮获得了俄当局颁发的“极地通行许可证”,并于2015年7月再次商业航行东北航道,表明中俄北极经济合作已经进入实践阶段。由于中国对于天然气和石油有着巨大的需求,可向俄提供相关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如中石油收购了亚马尔半岛LGN项目20%的股权,从而开启了参与北极能源开发的序幕,对巩固中俄北极航道可持续合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二,参与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俄北冰洋沿岸港口、仓储、道路、管道、冰区船舶、炼油基地等基础设施陈旧,难以支撑北极航道大规模商业化营运。这为中国向俄北极地区增加建筑材料等的出口,参与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新的机会。

第三,加强中俄北极科考合作。北极考察对中国气候、环境、农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北极科考和环境保护方面开展合作,仍将是中俄北极合作的重点领域。俄罗斯的北极科考经验比中国丰富,中国则可以提供科考需要的资金,从而实现两国优势互补,科考成果共享,互惠共赢。

第四,开展北极科技合作。在北极航道的冰区航行需要有特殊的船舶,中国在特种船舶的设计、建造等方面尚缺乏足够的经验,需要跨越特殊的技术门槛。中国可与俄罗斯在破冰技术、破冰船建造、北极海底石油勘探开采,以及北极环境下的技术研发领域进行合作。

第五,加强涉北极地区合作。俄罗斯的北极开发离不开西伯利亚,中俄已经签订了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的合作规划,例如2014年9月中俄合作扩建俄罗斯远东地区扎鲁比诺港,[6]表明俄罗斯在开发北极这一国策上,愿意深化与中国的区域合作。吉林省与该港口的高速公路也已开工建设,可供中国船舶使用北冰洋航线所用。

结语

从使用深海潜水器在北冰洋洋底插上俄国旗,到通过考察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是西伯利亚大陆架的延伸;从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递交证明文件,再到重启停滞多年的北极科考,俄在北极地区的战略部署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如何看待中国参与北极经济开发问题上,俄颇感矛盾。一方面,俄罗斯希望中国能为其北极开发提供资金与技术,另一方面又担忧北极航道国际化会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然而,北极气候变暖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连锁反应,必将促使俄罗斯北极战略在经济与安全之间进行新的调整,同时也预示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关键考验期。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极地区国际组织建章立制及中国参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CGJ0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刘娟娟)

[1] 柳思思:《“近北极机制”的提出与中国参与北极》,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第34页。

[2]《俄罗斯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全文》, http://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cetin/action/HtmlDocumentAction?baseid=1&docno=385648.(上网时间:2015年8月3日)

[3] Julia S.P.Loe, “Driving Forces In Russian Arctic Policy”,Working Paper-Geopolitics in the High North, January 2011,p25.

[4]《俄公布2020年及更远未来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11-04/28/content_22459573.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4日)

[5] Katarzyna Zysk, “Russia’s Arctic Strategy: Ambitions and Constraints” ,JFQ,Issue 57,Quarter 2010,p105.

[6]《俄扩建扎鲁比诺港或将带动东北亚跨国通道建设》,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07/c_1112723134.htm.(上网时间:2015年8月4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