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王丽娜 亢瑾
摘 要:通过我国当前背景的论述,指出当前我国在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发展,体育人口逐渐增加,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健身气功的运动特点使得健身气功在社会公共服务上愈发重要,只有系统推广才能使健身气功广泛、健康发展。
关键词:健身气功;公共服务
1 研究背景
1)我国体育事业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体育事业成为惠国惠民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纳入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为满足公民的公共体育需求所提供的一系列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行为的总称。健身气功作为体育技能属于无形的体育公共服务,通过政府部门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形式,满足社会大众对体育健身运动技能以及精神的需求。
2)体育人口的需求
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体育人口的发展日益增加。体育人口中的主动体育人口、实质性体育人口和终身体育人口也呈增加的趋势。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逐渐占了体育人口大多数,并且老年人口比例还在迅猛增加。老年人由于自身体质较弱,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各种慢性病和身体疾病使得老年人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有局限,不能选择过于强烈或是运动强度过大的运动项目,而健身气功作为一项传承中国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在运动强度和联系方式上都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满足了他们的健身需求。
3)健身气功特点
健身气功是融合了我国古老优秀气功、养生理念和现代健身项目特点,健身气功舍弃了以调身为主的气功功法中比较激烈和有对抗性质的部分,保留了其中较为缓和和养颐自身的部分;趋向于"调身、调心、调息"三调合一的身心状态。健身气功不仅能够在生理上改善人体体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以及延缓衰老,还能在心理上调节人的不良情绪,稳定心情,保持健康心理状态。健身气功作为一项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受到国内人民的认可和喜爱。
2 健身气功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1)健身气功管理
加强基层管理干部培养,传授健身气功知识和管理知识、健康理念以及正确指导健身气功方法,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使得管理层明确健身气功的内涵以及联系方法,从而使健身气功推广工作做得更扎实。
2)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
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通过分层培训不同级别的指导员。国家体育总局培训并颁发证书,使国家级指导员有资格在健身气功的推广中进行指导和辅导;各省、市负责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的二、三级培训,同时选派人员参加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等,通过功法培训不断提高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的技能。
3)健身气功组织机构
健身气功通过职能部门归靠体育局管理,以政府为主导,区县为支柱,基层做实施。健身气功办公室通过体育局行使工作职能,主要负责健身气功管理,进行健身气功站点审批工作和年检工作。各省市按照体育局的管理模式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有专人管理健身气功,主要是各省市健身气功的管理由熟悉健身气功管理和功法技能的负责人进行管理。通过上级管理实施各区县辖区内的街道社区等基层管理部门进行实际管理。
4)健身气功推广
健身气功管理部门选择自发性的健身活动点或是社区练习点等健身人员比较固定的活动点进行培训,选择积极性高的骨干进行培训和辅导,扶助其在活动点教授其他人进行练习,带动其他练习者的练习热情,从而形成健身气功练功点。同时积极组织表演、比赛和各种交流活动,增强练习者的自信和荣誉感,带动整个活动点健身气功的练习水平,从而推动健身气功的普及和推广。
5)健身气功应对-反馈
健身气功在1996年推广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占到了健身项目的第一位,但由于"法轮功"等不法邪教的干扰,导致参与健身气功的健身人群大幅下降。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指出,健身气功易学、易练,健身效果明显,对场地、器材要求简单,要求广大人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管理,使其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发挥积极作用,又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危害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部门在练习时要加强练习监督和反馈,及时发现不良的干扰,确保健身人群受到健康、正确的健身气功指导,保证练习人群健身效果最大化。
健身气功融汇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医学、美学、养生学等多种文化思想和观念,结合现代健身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健身功法特色,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优秀的健身运动。我们应从宏观上加强管理,避免不良功法的干扰和入侵,加大宣传和资金投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加入到健身气功中来,重视社会指导员培训,培养专门的健身气功管理人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管理模式,使得健身气功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发展的越来越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郭强.健身气功在城镇居民健身运动中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2008.3.
[2] 路光.健身气功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7(26).
[3] 陈晓卉.北京市健身气功推广模式的研究[D].2010.6.
[4] 赵文杰. 完善上海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宏观背景[J].体育科研,2008,2(29).
[5] 王林.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6.
河北省社科联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40408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