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刘润霞 王磊
【摘要】进入新时代,民生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其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笔者基于最近针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进而从学生自身提升、政府引导等多角度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民生 大学生就业 就业对策
引言:就业关乎千家万户,是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大学生就业是政府促进就业的一大主战场。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习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此,李总理也多次做出专题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是实现“美好生活”最直接的要求和体现。对于大学生,就业是“美好生活”的开始和基础;着力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重要的民生建设,有助于缓解社会主要矛盾。
一、背景
“稳就业”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据统计,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同时又遭遇疫情全球爆发引发的全球经济萎缩,使得本已压力巨大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高校以及政府调整部署,共同应对就业成为当务之急。
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提出更加针对性的应对建议,项目组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迁展开调查,以期对大学生择业观念、专业对口、就业认识等掌握更加全面信息。问卷调查于2020年2-3月展开,针对珠三角地区大四学生展开,共回收198份调查,排除回答错误等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79份。尽管样本总量不大,但实际到调查对象的针对性,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基本反映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和基本看法。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平均薪资水平趋于下降,就业形势严峻。202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达2012年以来的新高。同时,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全球供应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外订单较少、国内企业面临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当前,企业普遍削减成本支出、压缩招聘需求,致使新生就业岗位减少、大学毕业生平均薪资趋于下降,致使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2)海归大学生人数增幅较大,加重国内就业压力。在全球化及经济繁荣的背景下,出国留学人数较大幅增加,国外就业也成为一种时尚。然而,近年西方欧美国家经济萧条有加强之势,国际金融危机持续释放负面影响,就业更加严峻。同时,受到全球大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外企业经营环境更加恶劣,致使失业人数增加,整体社会就业环境远比之前压力更大,致使更多留学生倾向选择归国就业。出国学成归国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使国内毕业大学生面对海归大学生时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压力也更大。
(3)新时代下经济减速换挡,产能相对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进入新常态本质上是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优化产业结构之下凸显制造业面临过剩产能的巨大压力,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致使企業吸纳就业人数陡降,减少岗位之外还释放了大量劳动力,与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大学生就业困境更突出。
(4)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果显著,中国人工智能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6%,2016年的市场规模超过230亿元,人工智能在众多行业普及应用,新时代下机器人、自动检测仪器等替代效应加剧。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新增岗位的数量减少,大学生群体面临重大挑战。
(5)教育、互联网医疗、物流等服务行业的招聘需求扩大。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悄然改变着社会产业生态,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逐年增加,教育、互联网医疗、物流等服务行业逐渐受到社会追捧而得以蓬勃发展,相应地这些行业的招聘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吸纳大学生就业起到积极作用。
三、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自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就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难成了社会的一大问题。近年来,经过学校、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多方联动努力,开辟了多方就业渠道和各种就业形式,尤其是“双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然而,为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项目组结合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一)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自身的改进
(1)转变就业观念,做好生涯规划,弥补短板。从调查数据看,近78.8%大学应届毕业生没有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约65.4%的毕业生缺乏明朗的近期、中期职业规划。因此,项目组认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性,大学生首先要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职业发展目标,发现弱点,弥补短板,结合当下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大力发展积极提升个人职业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拿着个人简历盲目地到处投递简历。
(2)避免盲目、过度追求专业对口。项目组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9.69%的大学生表示会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但经济新常态之下传统制造业受到严重影响,经营不容乐观需求岗位下降。大学生应结合生涯规划,拓宽就业思维,避免盲目追求专业对口而陷入就业死胡同,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实际的调整,例如跨专业就业等。
(3)关注形势了解社会动态,提升自身的能力,增强竞争优势。为了应对就业94.97%的大学生认为要多关注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在新经济下多关注社会信息,了解经济发展趋势,时刻做好准备,能使自身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接轨。另外人工智能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大学生为了避免沦为低级劳动力被人工智能代替,应当在了解社会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技能增强竞争优势。
(二)新时代下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高校应更重视就业指导,利用线上招聘促进就业。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高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是供需双方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调查中有51.57%的人认为目前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的指导不足,因此高校应当更加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开拓线上招聘渠道,为大学生提供更充分就业信息。
(2)高校要以市场信息为导向,充分利用自身信息化建设及科研实力,利用大数据收集政府网站、招聘网站、企业网站等各种就业招聘政策和渠道、招聘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快速、精准的信息支持。
(3)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联系,广开门路,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就业渠道和信息,同时注重发挥校友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实现精准的人才输送。各高校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合作方式,不局限于原有校企合作模式,变被动压力为校企合作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契机,从而不断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和层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化校企合作关系,从而在解决学生就业的同时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新时代下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优化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信息网,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政府人社、科技、工商等各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云技术与企业有效对接,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化网络,积极对接各招聘网络及企业招聘渠道,整合就业信息,向各高校毕业生传递更加精准的政策、就业信息,供需匹配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2)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减少就业阻碍。新时代下政府积极发挥自身独特作用,疏通企业就业渠道,了解其解决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出台更加有效有针对性的经营支持政策,从而更加高效对接各大高校,从政策端为大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就业指导,并以此为突破口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務。
(3)完善保障机制,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不少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就业,使大学生对基层就业存在偏见。种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就业形势严峻,政府可以从完善基层就业的保障机制入手,鼓励毕业生投身“三扶一支”,“大学生村官”等岗位,参与基层建设。
(4)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新动能。以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为突破口,整合社会各阶层力量,激活社会创新机制和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接资源、渠道和平台,大力推动以创业推动就业。
四、结论
温家宝总理说过“就业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大学生就业的背后关系到几百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竞争力,新时代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为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加了不确定性,大学生自身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积极应对就业,高校应动员各界力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协调指挥的作用,建立健全就业机制、疏通就业信息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翁铁慧.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专题发布会[R].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2020-2-28.
[2]李佳师.中国电子报.《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人工智能成就全球瞩目》[Z]. 2018-11-01.
作者简介:刘润霞,女,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广州工商学院;指导老师:王磊,男,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广州工商学院,研究方向:人才、组织创新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