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筑巢引凤,天下英才聚魔都

时间:2024-04-23

记者| 陈 冰

筑巢引凤,天下英才聚魔都

记者| 陈 冰

这些颇有“含金量”的政策,是否真的让天下英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呢?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各地对高科技领军人才、创业人才的争夺,可谓步步升级:北京提出了“十二大重点工程”打造世界一流人才之都、北京CBD国际人才港,广州实施“四高战略”、筑建“国际人才港”,浙江针对归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出“红卡”居住证制度。

作为经济社会元素最活跃的上海市,强势推出了“人才强市”等诸多外引内联战略。近年来,上海实施了“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浦江人才计划”“诺奖大师论坛”和上海“千人计划”等,2015年5月,上海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紧接着,第一个配套政策《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推出,被称为“人才”20条。

新政实施一年间,2016年7月又出台30多项配套细则,升级版的人才“30条”在人才引进、用人主体、人才激励等方面,紧跟市场需求,持续放宽搞活,打破诸多人才发展的瓶颈,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才“变革”的强烈化学反应,在推进上海人才国际化,建设“国际人才高地”的进程中抢占先机。

这些颇有“含金量”的政策,是否真的让天下英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呢?

引才:放宽,松绑

人才“20条”中有关海外人才的重要一点,是放宽了外籍高端人才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证的年龄限制。按照以往规定,超过60岁的外国人居留许可到期后将无法续签。可在许多行业,60岁仍在黄金年龄。人才“20条”对这点就做出了修正,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不受年龄限制。

商飞有位年过六旬的海外专家,在商飞工作了好几年。他一直担心会因为年龄“踩线”而“中途离场”,等不到大飞机下线。但现在只要商飞公司出具担保信息,他就可以继续申请加注“人才”的5年期工作类居留许可,3年后还能申请中国“绿卡”。数据显示,近两年上海已为上百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了5年期工作类居留许可并加注“人才”。

海外人才的永久居留条件也在摆脱束缚。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任和,是一名澳大利亚籍华人,曾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任教授,但他一直关注中国的民用大飞机事业。当得知中国重启大飞机项目之后,他毅然辞去了墨尔本大学的职位,加入了中国商飞公司,主持中国民用大型客机客户服务研制的科技创新和核心基础能力建设。但他在办理任职类永久居留事项时,却因为所在公司不符合相关标准而未能如愿。

人才“20条”对外籍人才有了重新认定,只要符合年工资性收入60万元、纳税12万元标准,取消了原来就业单位类别和职务限制。如此一来,任和可以放心地申请永久居留了。仅这一项政策,实施一年以后,就有291名通过市场化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办理永久居留,其中184人已经拿证。

2017年8月9日,上海,三个美国合伙人在上海从淘宝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外籍留学生就业同样得以“松绑”。在交大读完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印尼籍华裔张健炽成为第一个毕业后获得中国就业证的海外留学生。按照此前政策,外国在沪留学生需在国外工作两年才可申请在中国就业。而人才“20条”规定,凡在上海市高校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在上海自贸区、张江高新区就业的外国留学毕业生,可直接在沪就业。上海“机会更多,也更有发展前景”,让张健炽等外国留生选择了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工作。

受益的还有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服务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以及其他外国人,这体现了上海新政的人性之处。

李尔(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印度籍的亚太信息技术总监沈晨天,已在上海工作多年,年迈的母亲与三个孩子与其一同生活,但聘请的中国保姆由于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总是不能让人满意。新政实施后,沈晨天为其印度老家的保姆办理了居留许可加注“家政服务”。没有了后顾之忧,就能全心投入工作了。

人才“20条”还让在上海工作的其他外国人,也能享受更稳定的居留期。新政规定,对于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如其已连续两次申请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且无违法违规问题的,第三次申请工作类居留许可,可以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而在之前,高层次和投资者之外的外国人,一次只能签发有效期不超过1年的居留许可。这项政策推出以来,上海已经为数千外国人办理了5年工作类居留许可。

对国内人才,上海也是求贤若渴。2015年11月,上海发布了《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新政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人才引进集聚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重点引进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等5类人才,在创新创业企业和各类人才中反响热烈。

上海外籍人才招聘会在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举行。

上海激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罗钥2004年来到上海,2012年创立投资型孵化机构“苏河汇”,三年孵化了200多家创业企业。“我没有上海户口,我太太有上海居住证,满7年了,为了办居转户忙了大半年。”现在,罗钥很有可能在落户进度上赶超他太太。根据相关规定,针对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等五类人才,上海在居住证积分、居转户、直接落户等政策上都实现了突破,包括积分“加码”,居转户周期缩短,直接落户机会增加等。“对创业者而言,‘居转户’年限缩短,获得一定投资额股东可优先转沪籍,这些政策吸引力很大。”罗钥认为,这将鼓励真正优秀的人才勇于创业,也有利于吸引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投身到众创空间的发展中去。

用才:放权力、放收益、放空间

2015年5月,上海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紧接着,第一个配套政策《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推出。被称为人才“20条”的新政实施一年间,又出台30多项配套细则,被称为人才“30条”。这些措施着力推动建立更加开放的人才集聚机制,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释放人才活力,放活用人主体很关键。上海在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下放。高校、科研院所在编制限额内自主引进人才,编办、人社等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前置备案和审批。

现有职称制度对人才的制约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给人才松绑,解决外语和计算机在职称评审中“一刀切”问题,把过去的“敲门砖”和“硬杠杠”调整为用人单位的岗位任职要求。同时,政府部门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逐步将职称评审权下放给用人主体、行业组织等。职称不作为申报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的限制性条件,逐步与相关福利待遇脱钩。“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职称评价标准制定、职称评审和考试工作,从‘运动员’逐步向‘服务员’转变。”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长毛大立说。

科研人才管理不能沿用党政机关人事管理模式。人才“30条”支持用人主体自行探索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基础研究人才突出同行评价,注重研究成果质量及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力。应用研究人才突出市场评价,注重创新创造业绩贡献,不将学历、论文论著等作为限制条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突出转化效益效果评价,注重产值、利润等经济效益和吸纳就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为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上海明确放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将科技成果转化权利完全赋予单位,转化收入留归单位所有,改变过去单位拥有科技成果所有权,人才“30条”更是明确指出,成果转移转化扣除其处置过程中直接费用为净收入,其中净收入70%或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使得收益奖励真正可操作、可执行。2017年6月上海又制订了《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问题。

上海理工大学以太赫兹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占股90%成立太赫兹研究院,其中80%股份将授予研发团队。上海海事大学以“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成果技术入股30%成立公司,其中75%将奖励给研发团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拟将专有技术以200万元转让给上海欣匀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用于换置10%的股权。这一分配方式,科研人员在过去“不能想象”。

为了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性壁垒和政策性障碍,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激发创新动力,上海制订实施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等一系列细则,在人才激励、流动、评价、培养等各环节下放权力、放大收益、放宽条件、放开空间。

离岗创业,让人才流动有了“缓冲地带”。上海金融学院副教授陈彬是这一政策出台后第一个“吃螃蟹”的,她与学校签下为期3年的离岗创业协议,以技术入股方式,加入创业企业。她的目标是试水国内尚未开出先河的“互助保险”全新业态。这份细则就像托底保障一样,让陈彬没了后顾之忧。

如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企业任职或个人创业,并保留编制,已成为常态。

按照管理办法,微系统所核定10%-15%的流动岗位用于到相关企业任职或个人创业。所里科研人员签订协议后,可以去企业任职、在岗创业或离岗创业,年限为3年,其间科研人员编制保留3年。

离岗创业,副研究员徐德辉是上海微系统所的第一人。徐德辉的研究方向是微纳技术及器件集成。去年,徐德辉结合微系统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在新微创源孵化器园区内创办上海烨映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他的创业。上海烨映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后,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进行MEMS热电堆红外传感器成果转化,是国内首家掌握非致冷MEMS热电堆红外传感器产品核心技术的公司,而且很快将MEMS热电堆红外传感器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小批量销售,打破了境外MEMS热电堆红外传感器产品的垄断。

公司的热电堆红外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红外温度计、温控器、气体测量、智能楼宇、测温枪、电机控制、工业仪表、物联网的智能感知和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传感器性能方面,上海烨映电子产品已经和进口传感器芯片处于同一水准,部分指标甚至优于进口产品25倍。据介绍,上海烨映电子产品在市场上已经逐步替代进口芯片。徐德辉豪情满满,预计可以通过自主芯片技术做到全球第一。

相应地,具有实务经验的行业人才也能在高校兼职,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上海还在探索政府与高校的“旋转门”机制,鼓励高校教师在政府部门挂职,推动高校智库与政府决策需求的对接;鼓励博士后工作站与企业创新平台融合发展,交通银行、中国商飞、中石化上海研究院、振华重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五家企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始独立招收博士后工作试点。

吸纳更广泛的人才,需要有“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胸襟。上海“双自联动”实施方案提出了10项重点创新试点。为此,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建立了接轨国际的合同管理、议价薪酬、异地工作的用人模式,依托干细胞、量子通信、医学大数据、先进传感器等重大项目平台,仅一年时间就面向全球集聚了470余名高端人才。

2017年4月6日,上海,枫泾科创小镇。一个制作开发轮椅控制器的初创团队于去年8月入驻科创小镇,团队成员祝先生告诉记者,科创小镇的政策扶持力度大。

筑巢:优化环境解人才后顾之忧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上海坚持“不拼重金拼环境”,把优化环境作为挖渠引水、筑巢引凤的基础性工程和关键性举措。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人才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依靠市场机制和开放办法,在医疗、教育、住房、税收等方面下大力气,努力使各方面人才在上海工作得顺利、生活得愉快。

对于创业者来说,缺乏资金是摆在面前的难题。上海强化金融创新对人才创业的支持,完善商业银行与风投、天使资本的投贷联动模式,缓解人才创业初期融资难题;扩大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试点推出创业保险新产品,降低创业者创业风险。截至2016年12月底,上海市共为4303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超过1500亿元的贷款。其中,2015年推出了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投贷”,为获得市创业投资基金和市天使投资基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长24个月,最高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的贷款,形成了股权投资和银行信贷之间的联动融资模式。仅仅2016年就发放了19亿元贷款,惠及500家企业。2016年,建设银行又推出了“科技智慧贷”“科技助保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而上海银行则从2004年就开始于浦东新区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试点,至今已经累计发放贷款超过5亿元,已经有200多户缺乏质押、质押品的小微企业受益,极大地环节了大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

创业在上海,如何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今年1月初上海市政协“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专题会议上,不少代表都反映房价太高、租金涨得太快让青年人对上海望而却步。时任市长杨雄也表态,要完善人才宜居环境,改善人才住房、就医和子女就学等条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实际上,在过去几年里,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建设公租房(单位租赁房),各区县和产业园区也积极为科研人员提供人才公寓和住房补贴。

上海在杨浦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区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营造出更为良好的综合环境,加快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新江湾城是杨浦积极打造的国际化知识型、生态型区域,其周边集聚着复旦、同济等诸多学府,高层次人才住房需求突出。杨浦在新江湾城配套建设2.79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以此解决各类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这一项目将建设一批住房,安排给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上海“千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上海引进的产业领军人才、从海内外引进的其他高层次专业人才、重点企业和民营领军企业、重点扶持的高科技成长性企业或区域单位引进的急需人才。

“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服务体系,吸引我们到这里来创业。”晶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顾晶在杨浦住进了80多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每月租金仅400多元。“这里配套服务也很给力,常告知各种政策信息,定期举办论坛,就医也有便捷服务。”

人才“30条”中特别强调要破解阶段性住房难题。加大保障房配建、集中新建、代理经租等公租房筹措力度。规范优化外环内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不低于5%的保障房主要作为面向社会的公共租赁住房使用。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平台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单位租赁住房)等配套服务设施,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过15%。鼓励各区、产业园区和用人单位向优秀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实施租房补贴、购房贷款贴息等形式的人才住房资助。

医疗方面,在华山医院涉外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完善涉外医疗服务流程,发布海外人才在沪就医指南,升级团体高端医疗保险产品。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外语能力,在本市部分三甲医院实施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建立第三方国际医疗保险结算平台。

教育方面,根据外籍人员及其子女数量和分布情况统筹规划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安排,为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开通“一条龙”服务通道,并新增了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和上海法德学校两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试点社会力量举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提供便利。鼓励本市中小学为外籍人员子女随班就读创造更好条件。

自人才“30条”出台近一年来,上海进一步健全海内外人才政策体系,实施“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制度,通过多方面措施“筑巢引凤”,不断优化海内外人才综合环境,吸引海内外科创人才来到上海。最新发布的《2017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上海拥有数量庞大的中国最富创新意识、最有活力且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仅留学归国人员就约占全国的25%,在若干个重点领域拥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物和重点行业的国际知名企业家,知识密集产业优势已初步确立。上海知识竞争力水平的稳步提升,反映了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就初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