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议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时间:2024-04-25

周丽

【摘要】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及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政府职能在不断的改变,在新财政体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财务管理;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理原则也相应进行调整。新财政体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于规范财务主体行为,节约财政资金,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尤为重要。但是,我国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当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政管理制度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由于把关不严,核拨专项资金之前缺乏对项目的论证,因此,资金与项目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而且各级财政预算与决算过程中的全部支出科目几乎都列有专项经费,应用范围的不确定性使得缺少。第二,往来款项方面。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往来款项账面余额大约占流动资产的半数以上,其中很多是坏账、呆账。比如,采购财产物资的预付货款,因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额清算、贷款担保硬性扣回而形成了呆坏账;单位购车、购置其他物品时,因结算不及时而产生债务纠纷问题,那些无法有效的收回的账务就成了呆账。

(二)预算编制与执行

一是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不够细化,基本支出定额制定不够科学,单位出现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的现象;二是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预算编报的准确性。执行过程中追加预算,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也给项目的绩效考核带来后续影响和难度;三是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对资金支出有效监督机制,造成实际执行与预算编制脱节,预算外资金的使用管理与预算内资金脱节,对各类经费的划分不明确,对资金定额管理不规范,超支现象时有发生。

(三)会计核算

一是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多来自于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拨款,专项资金核拨时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单位的支出科目较多以专项经费进行核算,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宽泛、不确定。资金分配存在不均衡、不匹配问题。二是往来款项处理不严格、金额较大。产生的预付账款不能及时清算;预付账款与采购货物合同发票金额不符,以及未能及时进行清算等。三是年度财务结算不及时,导致往来款项需跨年结算,影响本期财务分析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四是会计核算不准确。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相分离,会计核算部门很难全面及时掌握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资产实物管理情况。对于具体业务和资金性质来源不了解,制约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四)国有资产管理

首先,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严,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购置、处置等环节管理不细致,不规范,缺乏操作流程,资产使用效率低。其次,固定资产折旧额在资产负债表中不能体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净值数值相差较远,导致资产虚增或虚减,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最后,资产管理与核算管理分离。会计核算部门按照行政事业会计准则登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帐。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相对形成明细帐和实物管理的分离,为帐实不符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的一个关键就在于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注重财务人员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在进行财务会计人员的选拔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应聘人員的专业知识水平之外,对其沟通协调能力水平也要进行关注。单位应当组织财务管理培训活动,鼓励财务人员参与专业知识的交流活动,使财务人员知识结构水平得到较好的优化,使财务人员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建全财务管理制度

一是采取分类管理的模式。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在总资金中占比比较大,而且涉及项目也非常的多,因此需采取分类管理、统一决算以及转款专用的管理模式。二是严格履行实践中存在的借款合同,重申不准职工借支之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不应产生借款业务,必要时应履行借款合同,并且依法进行借贷。财政部门应当重申不准职工借用公款,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归政府所有,并且由财政部门进行统一支配和管理。三是明确预算外资金属性,打破传统的两权不变格局。根据规定,预算外资金为财政性资金,并非部门、单位所属资金,这部分资金应当纳入到财政管理体系之中。这充分揭示了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一种依托国家政权、以政府为分配主体的财政性资金,突破了过去“两权”不变的格局,重新把所有权归还国家,管理权归还财政。

(三)强化预算管理

编制单位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强化部门预算管理,一是要将部门所有的收入和支出按统一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反映在预算中,实行单位资金全口径编制预算;二是单位的基本支出按定额核定,不能超出核定的金额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科目予以细化分解;三是项目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库”管理,项目支出进行评估,按轻重缓急排序,根据财力安排,实行科学绩效管理。加强和深化预算管理,做到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全面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及时总结预算执行结果,进一步健全保证资金安全的运行机制,树立科学理财观念,以预算促项目,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三是要明确会计岗位责任,严格区分不相容职务,做好核算的基础工作,把好会计核算关。

(四)加强会计核算

一是要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稽核制度,各单位要设立稽核岗位和稽核人员,执行对各种凭证的稽核工作,凡需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凭证都应该由稽核员审核,对于不合格凭证及时予以修正。二是加强收款票据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收款票据比较多,收款凭证各有其使用范围,款项的性质不同,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同。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但多数单位存在收款项目和支出分类项目,各单位应当对各收支项目准确地核算和反映。

(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就是对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优化国有资产结构,维护国有资产使用单位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一是要完善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二是要按管理职能厘清部门职责,确保资产所有者的权利的行使;三是做好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严格规范操作流程。

(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一是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各项制度,例如:财务岗位责任制、单位财务管理规则、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二是要针对单位的具体情况,找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只有找准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三是加强执法工作,使法制化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法制成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有力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新财政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应当立足实际,与国家的新制度相适应,与时俱进,对其内部的结构进行优化、革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成效,才能确保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本晰.试论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3(13).

[2]何瑛.试论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