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聂鑫鑫
【摘要】政府如何充分发挥职能合理配置资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何科学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是否值得参考和应用?这些问题是目前基于目标和结果导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关键。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等方面加以分析。经分析发现,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符合我国国情基础并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得以逐步优化,但是还不成熟。目前还存在数据管理不完备、过程监督力度不够强、结果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分析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实践 问题 建议
在市场经济国家,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已成为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提高政府资金运行效率,增强政府公共支出效果的关键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重安排、轻监督;重争取、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以及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财政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全新工作,操作本身也有一定难度,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参与评价的一个主体,也同样会遇到很多困难。
一、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规范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起步较晚,全国也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和法律规章。学术界和相关机构对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对绩效评价内涵的认识、对国外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上,而对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等制度体系构建等方面,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比如,农村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其中的绩效评价指标是基于“3E”理论,但新增一个维度:“可持续性”,从“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可持续性”四个维度出发,对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政策的绩效作直接的评判。在指标的“有效性”维度中,有涉及“沼气能源利用情况”“农村能源后续服务覆盖率”等内容,可以看出,这套指标针对性操作性很强,评价内容很具体,指向性也很明确。但不同的部门对农村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在指标的侧重点、权重的分布方面可能又会有所不同。绩效评价若换成另一领域,显然这套绩效评价指标不能使用。财政支出涉及教育、科技、卫生、农业、社保、环保、水利、民政、城市建设等众多领域,而各领域下又可细分若干领域;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同样的财政支出,在各省份其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如农业,在东部、西部、中部就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使财政支出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是尤为重要的。
(二)评价指标不完善
当前,我国部分预算机构按照自身行业特征,根据财政部门特点制定了财政预算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在预算机构依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展开指标细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减少指标数量,这样难以综合、高效展现出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在指标评价体系中,指标的全面性受到数量的影响,缺乏完善的指标量,就会导致绩效难以全面评估,特别是指标叠加使权重不能合理分配,可能导致指标的错误引导,使评价结果不准确。
(三)过程监督力度不强
相对而言,政府监督力度不够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监督应建立以结果为导向,并以财政支出资金的绩效作为审查的重点。同时,各类接受政府财政资金的部门和项目,他们应把审计财务报告公开,受到社会和公众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没有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那么财政补助项目的划拨和执行情况是否合理,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并得到解決,就成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瓶颈。
(四)数据管理不完备
虽然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相对较快,但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后期发展阶段,还尚未系统建立绩效评价信息共享平台。历史和行业资料不完备。对数据信息的分类管理尚不健全,有失科学、合理、客观等标准。除此之外,绩效评价资料作为绩效评价的数据源,财政资金类别和项目支出覆盖面的不足,也会影响绩效信息共享的实际效果。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加大力度监管绩效目标
确定财政目标过程分为三项流程,一预算机构预设的目标、二财政机构审核的目标、三人大的批示目标。在具体实践过程,第一流程目标具有的自由程度较高,而第二流程和第三流程由于相关人员财务专业知识相对缺乏,监督与审核工作人员实力薄弱,导致对预设目标不能有效干预。除此之外,财政机构在角色方面存在矛盾,属于制定财政资金管理方式一方,同时又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参与到绩效评价之中。对此,为强化绩效目标的监管,应避免财政机构受到独立性的制约,影响目标设置,具体可从两个方面设置绩效目标,完善纠错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一,强化主管机构对绩效目标的管理与设定。在主管机构中成立评价部门,管理各项财政资金的申请与绩效评价等工作,发挥行业主管机构的专业能力,对具体项目进行分析,以专业优势判断出项目可行性,科学指导预算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同时协助其完成绩效目标监管工作,确保工作的科学与合理。与此同时,为提高主管机构在评价过程的主动性,应建立出完善的问责、评比等机制,更好地对主管机构做出约束。第二,落实人大在绩效评价过程的权利与责任,同时加强人大监管财政绩效的力度。展现出人大代表全国人民利益以及政府权利机构职能具有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根据全国人大监督政府的财政预算,促进绩效评价实际工作的完善。此外,还应不断丰富绩效评价过程的工作方式,可将人大作为评价组织的主体,邀请专家协助其开展实际的绩效目标监管工作。
(二)建立中介机构库及专家库储备充足人才
各地政府部门对各级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和评价专家应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评价人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并建立健全和完善中介机构库及专家库,逐步建立评价项目数据库,实现绩效评价数据信息有效共享。与此同时,处于一线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也要提高储备、培养各方面人才的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利用第三方进行评价的领域和项目越来越多,建立起自己的人才库,储备各方面的专家,是每个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以备不时之需,才能面对日益分化的市场形势。
(三)不断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合理性
不断提升评价标准体系的合理性,才能有效推动绩效评价工作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学会使用科学的计算模式,争取运用数值模式充分展现出评价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难发现绩效评价工作的难度越来越高,资金使用有效率的评价工作也非常关键,假如缺少合理的评价指标,就会导致评价工作无法顺利有效落实。评价设置的过程中,财政单位应该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对专项资金的使用采用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性,才能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各类被评价对象,还能计算出更加准确的评估数值。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绩效指标体系的创建工作,在此过程中应该确保理论知识足够充分,如果理论知识不足,就会影响绩效指标体系的严谨性。
(四)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
在整个绩效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属于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高效开展评价工作的标准。在评价过程中,所有的评价要素都可通过评价指标展现出来。针对财政支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可具体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首先,以指标评价机制为基础,制定出绩效评价模板,筛选出适用于所有财政绩效评价的通用指标,要求预算机构将这些通用指标融入评价体系当中,不能无故删减。例如:在大型公共项目财政资金的申请、拨付、管理等流程中都能筛选出通用绩效评价指标。其次,对于具体的财政支出应按照项目不同展开分类,同时将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将通用指标作为首要指标,细化指标可作为二类指标。每种指标评价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在相同的财政项目上,竞争性质的補助项目要建立在明确的竞争基础上;分类项目的财政补贴需要明确受资助的人员信息,具体是否采取了有效的监管措施等。最后,具备通用指标以及项目分类之后,将一级和二级指标具体明确,在此基础上,赋予预算机构一定的权利,使其自主设立三级指标,按照财政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到科学设计。通过建立完善的财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过程,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客观。
三、结语
总之,绩效评价工作是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我们共同商议和交流,认真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开创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绩效评价工作体系。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参与其中的一支有生力量,要对参与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多思考,力争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程晋烽.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2]肖玲.浅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新经济,2015,(17).
[3]宋立根,张淑春.地方财政监督的方向性选择探析[J].财政监督,2013,(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