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时间:2024-04-25

吴蔚

【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形成更为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模式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人才是社会对人才培养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持续创新,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培养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仍不够成熟,尚需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发展和完善。

一、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不强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职院校往往仅开设了少量创新创业课程,或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传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中,只有少数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体系,且未能形成完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2.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性不强

目前高职院校多采用选修课的方式,未明确授课对象的限定,往往不分专业、年级,所有学生都可根据个人意愿选修。这既没有考虑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基础水平,也没有考察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质与经验,对学生的内在需求更是缺乏了解,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种没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形式化教育。

因材施教是教育界的金科玉律,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理解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考虑学生学习需求、学习能力的层次性差异而采用完全统一的教学模式,自然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往往受限于师资资源,仅能开设少量统一的创新创业课程,导致很多真正需求的学生未得到机会,而成为很多需求学分学生的工具。

3.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不强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职责,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仍然存在实践性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时间不长,尚处于摸索阶段,虽然搭建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但多由创业指导中心等部门组织实践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部门缺乏沟通与联系,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群体不同,要求不同,理论知识难以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策

1.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制

首先,高职院校要与政府和企业协同建立人才培养体制,聘请企业家、管理者等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共同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等内容。政府要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政策支持,企业要为高职院校提供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三方共同的努力形成高效的合作机制,比如校方与创业园、科技局合作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活动,建设创业基地,聘请成功的企业家、管理者、咨询师等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打造实训平台,构建实验、岗位实习、毕业实习的实践实训模式,等等。

其次,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打破以往的条块分割局面,由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针政策,成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承担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

再次,要实行弹性学分制。对于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可以提供休学创业的机会,保留学籍,对于创业团队要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最后,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除了积极引进政府、企业界的人才外,更要挖掘现有师资队伍的潜力,积极培训现有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2.层次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置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着重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夯实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基础;对于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应侧重于孵化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已经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需要开设高端課程,着重指导创新创业过程中如何解决各类问题,掌握必要的企业管理方法,提升个人的领导能力。

3.实战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设置通识教育、实验实训和创业实战三个模块。通识教育模块面向全体学生,主要内容包括创新创业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可采用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形式,主要采用大班教学,配合小组讨论等小班授课形式,以及创新创业讲座等活动,点燃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实验实训模块面向有一定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学生群体,开设课程内容包括创新创业风险管理、企业管理、融资等内容,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开展丰富的模拟实践活动,通过创业大赛、仿真模拟等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业实战模块面向有潜质的高水平学生,选拔组成团队,在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或科技园等开展创新创业体验,对人才培养成果进行检验。

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在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中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有益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急,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需要构建更具系统性、层次性、实践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长效培养。

参考文献:

[1]何科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9(24):58.

[2]徐露维.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就业与保障,2019(15):24-25.

[3]许馨苓,潘建林.高职院校“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9(06):104-1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