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口老龄化角度下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时间:2024-04-25

【摘要】现阶段,人口过多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低,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过快,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需求,本文深入阐释了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体系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针对于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提出相关建议,并对改进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 养老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促使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变

人口老龄化可以理解为老年人口在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持续增长,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问题在于中青年人口数量逐步降低,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多。国际上认定老龄化社会完全参照该地区或国家人口总量中60岁、65岁以上老人数量的比重,通常60岁以上老人超过总人口10%或者65岁以上老人超过人口7%就可被判定为该地区或国家为老龄化社会。数据分析表明,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占据总人口数量的33%左右。伴随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步增加,养老、医疗等问题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压力将更加明显。

(一)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遭遇风险

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良好的医疗条件促进人均寿命的提高,退休人员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直接导致社保基金投入力度的增强。政府考虑到采取措施保证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因而决定改变退休职工的老年养护金。该政策的出台影响到社保的平衡,为社保基金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

(二)人口老龄化增大了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缺口

医疗保险属于老年社会保障系统中一项重要内容,老年人伴随年龄的增长,机体内各器官功能对比青壮年时期逐步减退,各种疾病随之而来。统计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门诊医疗服务、住院医疗服务等使用指标都相对较高,证实老年人对比其他年龄阶段人群具有较高的医疗需求,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造成退休人员医疗卫生开支的不断增加,正是在这种趋势下,社会GDP中的大部分投入到医疗中,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造成了较大的资金压力。

社会正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年轻人的思想意识与老年人完全不同,现如今的年轻人购买社保的意识较低,在工作过程中并不会过多考虑年老之后的事情。这将造成社保基金收入不断减少,直接导致养老金发放出现较大缺口。我国出台了延长退休年龄、提升社保购买价格标准等措施,这些都是充分考量养老保障制度出现运行困难之后采取的有效应对方式。

(三)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贫困的社会问题

现阶段,中国的老年人由子女为其提供经济收入,老年人得到的社会保障支持并不足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很多老年人身患疾病,生活难以自理。有些老年人孤单一人,并未生育子女,也无配偶,这种情况下很难维持基本生活,还有的老年人身患残疾、空巢老人、失独老人,这些老年人急需社会的帮助,我国有必要针对老年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此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四)生活条件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现如今,多数老年人退休后领取的工资低于上班时候领取的工资水平,这些老年人在年轻时候经历过困苦的生活,因此非常节俭、爱惜粮食,这些老人独居生活中为了省钱而降低生活质量。有些老年人由于工作性质等多种因素,在年老之后没有领取退休工资的待遇,他们依靠子女帮扶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如果子女经济水平有限,没有多余的金钱提供给老人,那么老人的生活质量水平将下降,甚至对老年人的尊严造成一定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下社会保障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退休年齡应因人而异

伴随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人们对于老年人年龄范围的界定也发生了改变,多个国家已经将提高退休年龄作为完善社会保障的有效措施。而该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有必要注重以下两方面:第一,提高退休年龄应更加人性化,如果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允许,并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继续工作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并鼓励其继续工作,如果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良,无法胜任原有的岗位工作,有必要申请提前退休;第二,我国可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实施提前支取养老金制度,该制度规定超过60岁并且未达到法定支付养老金年龄的老年人,允许提前支取养老金,这种方式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体现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

(二)建立并实施社会保障税制度

社会保障税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社会保障税是通过税收的方式实现筹资。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不均衡,社保基金采取分散管理方式,因此只能采取低层次的社会保障项目统筹方式,缺乏良好的共济性。所以,有必要建立低层次的社会保障税制度,扩大其覆盖面,最终实现多层次的社会奥张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

(三)出台措施促进老年消费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的老龄消费群体数量激增,老龄消费群体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伴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老龄人口更加重视精神追求,物质条件为老龄人口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老年人养生、教育、保健、娱乐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针对于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的这些产业,有必要出台措施扶持其快速发展,这才是实现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根本措施。

(四)养老体系的多渠道、多元化发展

1.对养老机构、养老相关行业给予支持和鼓励

出台相关措施扶持养老机构的发展,为养老相关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对养老机构、养老产业的监管,确保养老服务、养老产品达到较高质量标准,使养老机构数量充分满足现实需求。采取机构养老、家庭养老联合的方式,这体现了集中供养养老,例如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为子女缓解了照顾老人的压力,同时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获得的养老服务更加全面,这也是体现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方式。

2.为居家养老提供社区养老服务

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子女和父母并非居住在一起,子女结婚后通常都会离开父母单独居住,老年人独居较多。社区养老服务完全针对于这种独居老人,承担了传统居家养老的责任,老人在自己的家中就可以享受到养老服务,而子女也无须背负过重的养老压力,老年人身心愉悦。社区养老服务不仅降低家庭养老负担,而且使老年人获得更加满意的养老服务。

3.针对于失独老人提供养老帮扶

政府有必要制定措施保障失独老人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可以为失独老人提供经济资助,以此来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对比普通家庭,失独家庭应领取到更高额的补助。其次,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提高救助水平,让失独老人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最后,政府可以为失独老人建立协会、养老机构等相关组织。免除失独老人在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将失独老人集中在一起,促进其交流。

(五)医疗保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首先,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应用范围,提高医疗保险基金应急能力。推广医疗保险,增加参保人数。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应包含民营企业、城镇个体经营者、社会小组、自由就業者等。其次,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医疗保险基金来源渠道。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调整资金投入,提高财政补贴标准。再次,医疗保险机构要加强自身监管和审核,完全依据医疗保险的信息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最后,改革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改革医疗保险体系,使其更加符合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

(六)政府提高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投入

现阶段,中国的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瓶颈,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人数并不多,难以维持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转,而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营需要较高的经营成本。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更加艰难,民办养老机构通常占地面积较小,仅足够几十、几百老年人居住,这种民办养老机构的房子通常是租来的,需要定期交纳租金,房屋所有人并非民办养老机构的经营者,因此一旦租期到期,将有可能不再继续运营,因此经营者不会为养老机构投入更多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民办养老机构尚未获得国家的财政补贴以及其他方面帮扶措施。政府有必要主动关注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面对其遭遇的困难问题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帮助,提供资金、政策方面的帮扶。

三、结束语

社会养老问题归根结底需要建立相关的养老保障制度,严格按制度实施。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较为明显,全面老龄化状态将很快到来,随着老年人数量在总人口比重中的增加,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将逐渐降低。这将造成我国养老保障面临较大挑战,养老金缺口逐步加大。这种现象伴随我国社会发展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养老保障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伴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完善,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设法解决养老保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社会养老问题一方面关系到老年人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之未.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8,(30):125-126.

[2]庞庆泉,黄嘉嘉,杨镧.百色市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J].管理观察,2017,(34):89-90.

[3]路娇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社会保障对策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8,(4):101-102.

作者简介:刘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7级MPA研究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