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4-04-25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进程中,我们一直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用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适用于中国的,并且是占据着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地位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中国经济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最大特点是辩证性和彻底性,前者决定了它不会因为时代物质的改变而动摇根基,而后者决定了它空前绝后的高度,不让后来者有凌驾于其上的高度。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所创立的阐述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资本论》内阐述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资本和货币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等观点,马克思说这本书就是揭示了现代经济的运转,人们可以根据这些观点来研究经济运转的规律。但我认为这些观点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它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却不是解决所有问题和打开所有大门的钥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我们来说是研究的方向和前行的指导思想,并不是我们发展过程的说明书,所以在以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走了弯路,不过最终用实践和结合自身的实践情况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用辩证的眼光来全面性的看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真谛,也就是因为解决了矛盾的问题才有了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前

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回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轨迹,回顾不等于回头,因为牢记成长过程中摔的跟头有助于以后少摔跟头。当然,更重要的是分析以后可能之路线。分析不是批判现实之路线,因为过不去现实就没有以后之可言;分析也不是迁就现实,因为不大胆的壮士断腕、割弃现实中不好的部分,就不能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不能践行伟大的中国梦。

从战时经济到过渡经济中国的经济稳步发展,到反复经济和超前经济后國内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在党内汇成了围绕马克思的“人们不能认为地跳过经济发展的客观阶段,但是可以缩短阵痛期”的论战,论战两派都认为马克思理论是正确的,分歧可归纳为“如何看待买租造的问题。一派认为我们经历过了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农经济发展,并借鉴着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农村合作社也是一步步通过人民内部矛盾斗争着推广开来的,各个经济发展阶段我们都经历过,现在是在向全世界展现一种全所未有的全新的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派认为我们群众的知识水平不够、积累没有达到迈向社会主义的厚度、在原始积累大部分靠农业(当时没有石油化工产业带来的轻工业原材料的革命)的情况下,到处需要发展,资金(本质上是已有的劳动量)捉襟见肘。尖端军事要保障,这是挺直脊梁的拳头,轻工发展回钱快、与民关系密切,重工发展回钱慢、国家利益需要,这几对客观存在的国内矛盾(毛主席阐发的“十大矛盾”中的前几种)考验着共产党人,使他们得出了的必须回头补课、增加积累的结论。这种最高层的对社会主义建设方式的认识差异,以及基层的客观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中的各阶层的力量对比,最终演变为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这是中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悲剧,也存在着人为拔高人们认识的事实。由于是涉及人的思想层次的文化革命,属于上层建筑,最终是看经济基础稳不稳定来决定成败的。所以,毛主席晚年说“那里面鼓掌的人,三分之一支持,三分之一反对,三分之一随大流”,这也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起步情况。但是不管怎么样的反复与斗争、困难与抗争、挫折与奋争,经过了迷茫与坚持,在火红的岁月里,翻身的中国人谱写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新篇章,使中国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系统基本完备的、掌握两弹一星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二)改革开放后

为尽快地实现资本积累,补上所缺的经济发展的课,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后,之后的发展阶段就已经确定了,这种模式使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日千里,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问题,提高了群众收入,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群众满意度边际下降、国家间利益矛盾纠结化、债务存量等问题,同时进入了盛世下的危机,所谓盛世下的危机,就是当一个经济体一直以来被高速的发展来掩盖的社会矛盾,当发展速度回落时,就会显现出来,如果核心产业、金融、基建这几个5年、10年、30年的周期再重合的话,危机就会呈现出社会、经济、金融、银行、货币的大危机,属于***总书记指出的“颠覆性”危机中的一种,要十分费心费力、大胆小心的解决好。比较明显的就是外汇储备,斯密所说的“超过交换所需的金银不是财富”有一定的道理,当然,在现在这个全球化、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的背景下,留足一定量的美元储备很有必要,但太多了就是麻烦;为应对前几年的美元贬值,我国搞外汇储备多元化,但又成为诱发欧日的货币超发和贬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十八大之后

1.调整与阵痛

这里的调整主要是包括一大一小、一少一多。简政放权之后的群众经济活力,属于小而多;大型国有企业的活力打造属于大而少。阵痛主要是此轮改革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新常态”下的一些新的压力。

2.时间与空间

为使投资拉动型经济(有一部分债务驱动)向内需自我发展型经济转变,以前积累的一些矛盾需要时间化解,在此时间内,要形成新的增量以补足以前的欠账并有盈余;空间上既是要有国家战略向西发展的改变,也有形成以国内市场循环为主的国内市场的改变。

3.陆权与海权

主要是我国通过“一路一带”,完成亚欧大陆的路上交通线建设,使得亚欧大陆的能源、技术、市场、人才形成互通式整合,打破500年海权时代形成的几个要点的束缚,从而使国际市场交换更加便捷,使得市场要素价格下降,使得美国等海权国家回到互惠互利的正确市场交换模式的路上来。当然,陆权建立起来了,长期来看,更有利于海权的平衡发展,两条腿走路让世界变的更好。当然,这个里面涉及宗教冲突、地缘政治、世仇、既得利益国家的放权难、发展中国家的赶超能力不足、敌对国家的蓄意挑拨等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息的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模式,主要的是交通网线上的群众的通过切身认识,来明白自己的权益,有能力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在20世纪完成这项工作,时间要以百年计;但在21世纪,在互联网时代,在西方的债务式经济发展模式陷入死胡同的时代,只要不出原则错误,建成速度应当惊人。至于宗教冲突之类的,套用19世纪时欧洲打得热火朝天、同盟与敌对分分合合似过家家时,“只要经济一有好转,关于战争是在一个星期之后还是在一天之后发生的预测,都会烟消云散。”宗教、地缘、世仇等等,都是在掩盖剥削、不平等的事实,将民众为自身解放而斗争这一根本任务扯远。

中国已完成了资本积累,现在面临的是过去30年形成的经济惯性,如何实现经济腾飞之初设定的“有钱再出发”的目标,打破惯性中与经济转型不适应的事情,尽力将转型的代价压到最低,如何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持住中国共产党的原则,向既定目标曲折前进,都是需要时间和资本的,而时间有限,资本在消耗。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任然需要调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在维护社会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调整期和过渡期。

(一)粮食安全战略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论是斯密、还是李斯特,基本上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强调主粮的自我保障,这是一种国家战略,是国家保障自我主动权的最基本的保障。目前,大城市病对应的是乡村的人员流失,导致大城市撑死、农村饿死,而马克思指出的共产主义的第一任务是“消除城乡对立”。

(二)污染防控產业化

污染防控靠对企业加压、罚款是不现实的,效果是不太可能好的。这是因为:一是企业没有投入的意愿(治污对企业没有效益产出);二是硬压着投入,则在国内的产品价格上涨,在国外产品失去竞争力或者利润下降;三是行政成本太高。

(三)金融、实业共存

目前,整个西方发达国家所有的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债务驱动导致的寅吃卯粮,使得金融的目的在于钱生钱、来快钱,而不是促进实业的脚踏实地的发展、细水长流。

还有外部向我国输出的经济危机,这些都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四、结论

在我国高速发展经济进程中,***总书记强调,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具体实践,探索新时期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不断提炼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成果,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党和政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拿来主义是要不得的,全盘否定也是不正确的。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我们要加以吸收,用来丰富补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为它本身就是开放着的发展着的经济学体系。总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对其进行创新发展,才能有效推进“四个全面”的建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齐效玫.《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商品”概念辨析[J].学术交流,2017.

[2]程思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和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7.

[3]刘明明.关于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J].时代报告,2017.

[4]颜惠箭.《资本论》中商品拜物教的主体探析[J].学术交流,2017.

[5]李鹏.青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思想[J].学术交流,2017.

作者简介:

蔡慧,女,贵州毕节人,本科,贵州民族大学,研究方向:经济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