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田甜 邢诚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需求越来越旺盛,融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客观上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多元化融资,同时保障服务质量,稳定服务价格。当前,ppp模式证广泛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类模式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本的结合,弥补项目资金缺陷。鉴于此,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模式、融资困境和问题出发,提出进一步完善项目投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ppp;投融资
一、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需求越来越旺盛,融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客观上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多元化融资,同时保障服务质量,稳定服务价格。当前,ppp模式证广泛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类模式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本的结合,弥补项目资金缺陷。
PPP模式是为了弥补BOT模式和PFI模式不足而建立的全新模式,目的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当前,PPP融资模式的融资压力不断加大,地方政府及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着重强调吸引社会资本注入。
轨道交通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及外部性,决定了政府在投融资中的主导地位,但也离不开其他合理方式促进资金筹措、保障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一般而言,通常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大,回报期长,技术建设管理水平要求高。绝大多数轨道交通项目存在运营期亏损,“融资难”是制约“落地”的关键因素,资金的投入产出不平衡,但项目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引导发展布局、促进土地增值具有重要作用。鉴于其重要性,本文将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融资困境、模式和问题出发,提出进一步完善项目投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
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
鉴于轨道交通项目的重要性,且关系到财政金融体系健康,需系统考虑投入产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公私合营(PPP)融资模式。公私合营是目前投融资模式中较为常见的方法,能有效解决资金融资困难问题,还能为社会资本提供有效保障,提升资本投资积极性。PPP模式是政府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运营、管理,并让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一方面,这种模式可以使社会资金充分利用,如物业由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当民营企业收入水平达到行业基准收益时,政府可按比例收取盈余。而如果未到达基准收益率,政府则可以给以补贴优惠。PPP模式实际上实现了快速解决政府轨道交通建设资金融入的问题,降低了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实现了政府和企业优势互补,共同承担经营风险,达到互利共赢。
二是建设—移交(BT)融资模式。此类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直接运营的项目。政府可通过回购运营,并由财政拨款和运营收入抵扣,政府负责经营。这种模式能够发挥出社会资本建设优势,降低政府风险。通过BT模式进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不会影响政府对项目的管理权,且能得到政府优惠支持,并通过政府信用担保获取银行贷款。
三是资产证券化(ABS)融资模式。对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投融资风险进行分析并进行分离重组,打包并在金融市场出售、流通。这种模式可以积累现金收入、进行ABS融资。应以信托机构作为融资载体,并进行债券募集,保证基层建设资金。政府主要以合同协议方式将项目未来收入权利转让给信托机构,并利用项目的收益偿还证券市场上项目的本息。
四是入股施工一体化。即在合理合规前提下引入资质高、信誉好、实力强的施工单位出资入股并承建工程,由此保障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入股施工一体化模式通过由施工单位入股,既可以缓解开始建设时期的融资压力,又可在运营阶段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实现双方共赢。
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PP投融资问题分析
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是项目融资,简单而言,投融资模式有政府直投和政企合作两大类。早期多以政府直投为主,资本金主要是财政出资,涉及的债务融资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信用。不过,政府直投模式的财政压力较大,融资量也有限制,且增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当前,政企合作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大量轨道交通项目由社会资本方承担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工作,并获得合理投资回报,其中政府部门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监管,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尽管当前PPP项目模式不断完善,但也仍存在变相融资和隐性负债的问题。一方面是担保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国内尚未建立完善的PPP项目信用担保机制,担保机构数量有限,政府也没有将信用担保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作为重要工作。另一方面贷款无法满足融资需要。PPP项目发展的长期性与银行贷款的短期性存在矛盾。
四、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PP投融资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为缓解政府融资压力,需建立科学完善的投融资机制,简言之,就是要构建财政投入为基础、社会资本参与的长效机制。财政投入为基础符合公共服务属性要求,可以避免社会资本逐利性对服务属性缺失的风险,而社会资本参与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构建政府和社会合作机制。建立招商引资平台。PPP项目建设中应创建招商引资平台。当前,BT、BOT都是应用普遍的招商引资平台,且可以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与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企业合作,推动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建立风险共担制度。PPP融资存在较多风险,且风险无法预测。项目论证要充分借助规范化标准,评估风险和问题。要进行事前责任划分,以此补偿社会资本,有效控制风险。明确规章制度。PPP融资模式要平衡双方利益,并制定个性化的政策和规范维护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的合法权益。要明确社会资本地位,更好实现预期的目标。社会资本应在确保证投资活跃度基础上与政府互利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三是完善多元化的市场投融资机制。政府要鼓励社会资本在经营,可设置盈利设施,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对收益进行拍卖,并通过市场运作等商业活动利用,增加投资企业资金回流速度。要鼓励社会资本运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减轻政府投资压力。
参考文献:
[1]李家俊,张宏伟.我国PPP项目的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中國商论,2018(6).
[2]苏银霞.PPP模式融资风险及应对策略探析[J].中国市场,2015(52).
作者简介:
田甜(1986-),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南京理工大学,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区域总部,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项目投资、融资管理;
邢诚(1991-),男,汉族,安徽宣城人,硕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区域总部,研究方向:项目投资、融资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