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时间:2024-04-25

陈小燕

【摘要】就本质而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关联,两者既有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着一定差别,在企业运营与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功能。为对两项工作职能展开深度挖掘,实现对企业发展的有效推動,对两者间关系处理方式展开探究显得极为必要。通过对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辩证关系的介绍,对两者异同点展开分析,进而探索出最佳的两者关系处理方式,旨在保证企业文化建设质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水平。

【关键词】辩证关系;异同点;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融合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是从信仰、思想层面出发,利用意识形态领域内容对人员思想进行教育与指导的工作手段,会按照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人员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可达到有效提高人员对于我党信任、拥护程度的目标。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或制定的共同行为规范、价值观,是以企业精神与目标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提升企业员工凝聚力与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两者之间联系极为紧密。

一、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基础

企业文化核心为企业精神,强调要按照以人为本原则,通过对人员综合素养进行不断强化的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而这与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相同,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主要是因为,两者价值体系都需要依靠人来呈现,人是进行文化建设的根本与关键,在利用企业文化实施员工道德培养、价值观确定以及传统思想继承等工作时,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支持。

(二)文化建设根本保证为思政政治工作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避免企业员工出现精神危机的有效手段,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深受员工所认可,属于一种先进群众意识,文化内具有鲜明的企业特色与时代特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前提与关键,企业需要在文化涵盖下,将思想政治、生产经营以及员工业务素质强化等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企业凝聚力,从而实现对企业发展的有效推动。

二、两者异同点

(一)不同点

两者间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范畴不同。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范畴,是新兴企业管理科学,涵盖内容相对较广,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及美学等都包含在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理论教育范畴,以处理员工思想意识问题为主,主要包括党建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基础内容;②方式不同。企业文化注重文化氛围营造,会通过对文化手段的运用,对人的思想形成影响与制约,而思想政治更加注重对传播工具、宣传手段的运用,会以生产经营为核心,有针对性帮助员工解决思想方面问题,理论教育占比更大;③外延不同。一般企业文化外延都会超出思想政治工作,包括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两部分内容,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以思想意识方面内容为主,更加注重精神文化。

(二)相同点

①主体相同。两者主体均为人,强调要通过对员工主体意识进行强化的方式,对其创造性以及劳动积极性展开最大限度挖掘,从而达到提升员工综合能力,强化其责任意识以及爱岗敬业意识的目标,这一点与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相符,是我党优良传统的一种体现;②目标相同。两者都极为注重人员素质提升,提出要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性进行保证,均是为经济建设进行服务的,强调要将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价值观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共同行为准则与价值取向;③内容重合。两者内容有着较强的渗透性,均是以社会价值导向为依据展开企业价值目标建设的,与企业管理、生产以及经营等活动关联极为密切。同时两者都极为注重制度建设,提出要通过行为规范与思想引导等手段,做好制度规范建设与调整,均在企业管理、决策中有着一定作用。

三、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的方式方法

(一)设置两者融合载体

由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不可直接展开融合,需要利用两者功能互补性与内容渗透性特点,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达到相辅相成,共同为企业发展进行服务的目标。在进行融合时,一方面,应通过对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文化以及精神进行优化的方式,对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有效带动,应以员工角度入手,按照企业自身特色,构建起较为健全的企业文化体系,以通过对员工的依靠,通过对员工专业技能与政治素养进行不断强化的方式,使其可以真正参与到企业经营之中,进而达到有效提高员工企业自豪感与归属感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发展过程中,需加大对两者融合载体的探寻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两者可以相互作用、共同进步,进而在合适载体的作用下,对企业发展形成有效带动。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企业发展进行服务的,思政工作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关联。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却经常存在着脱节状况,思政工作并没有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借助文化建设优势,对思政工作内容展开创新,以通过对两者进行有机融合的方式,为思政工作完善与优化提供更多有利契机。同时要借助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的紧密关系,做好思政工作内容拓展,以为该项工作开展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三)借助党组织作用与力量

企业需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利用党组织作用,通过对党建工作思路、方式以及模式进行增强的方式,达到成功推动企业发展,保证企业经济控制力与发展活力的目标。企业需要将党建工作落实到实处,应在基层一线工作岗位对党员队伍进行磨练,应按照党员干部所在岗位以及所负责工作责任,对党员干部展开有效引导与教育,以利用党员先进模仿作用,对基层员工形成积极影响,进而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相应党组织建设目标,不断增强企业核心凝聚力,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四)创新思政工作途径

在进行思政工作途径创新时,首先应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做好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并要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时,利用思政手段与理念,将企业文化科学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进而实现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各项问题的有效处理,探索出最佳的思政工作新模式;其次利用文化建设弥补思政工作开展缺陷,保证企业价值系统、目标系统建设质量,确保各项思政工作问题可以得到妥善处理,进而为企业思政工作开展指明方向;最后应鼓励全体员工都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以在拓展思政工作开展基础的同时,不断增强员工归属感,进而达到最佳思政工作效果。

(五)突出社会主义党建特色

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时,需要突出社会主义党建特色,应明确认识到党组织在员工素质水平提升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利用党组织战略堡垒作用,通过树立典型先锋模范以及其他有效手段,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企业要将党建优势充分发挥到文化建设之中,坚持拥护党的领导,要按照党中央最新指示,做好各项文化建设以及思政工作。为达到这一点,企业一方面应做好党中央指示、精神学习,要将所学内容充分贯彻到党建工作之中,确保党建工作开展能够与时代发展整体方向相符;另一方面应做好企业特色研究与分析,要将党建特色、企业特色凸显出来,进而为文化建设、思政教育等工作个性化发展提供奠定良好基础。

(六)以企业稳定性发展为核心

在进行思政工作时,需要以企业稳定性发展为中心,科学展开各项工作,以为思政工作功能发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企业要按照思政工作开展目标,通过组织员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的方式,帮助员工了解、掌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做好经济形势分析,以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确保员工可以真正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结在一起,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氛围。同时应利用文化建设功能,对员工工作积极性形成有效调动,进而将企业文化创新性科学融入到思政工作开展全过程之中,保证文化建设与企业经济活动的紧密性,进而将思政教育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出来。

(七)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一方面,做好企业文化宣传,积极展开各项实践活动。企业需要针对自身特色与文化,做好相应文化宣传工作,以通过多种宣传手段,不断提高职工、干部文化意识水平,确保在各种文化活动的作用下,企业文化内涵可以得到切实拓展,进而对思政工作开展形成有效促进,确保职工、干部可以真正投入到各项文化活动之中,以在企业文化熏陶之下,提高其文化教育获取主动性,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文化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应在原有培训体系基础上,适当增加培训活动时长与内容,以在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作用下,帮助职工掌握公司制度、时事政治、安全操作规范以及管理知识等一系列内容,进而对员工形成全方面培养,确保员工能力与思想水平可以得到切实提高。同时应定期创办内刊,保证宣传持续性,进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達到长期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的效果,并要将其作为企业内部交流平台,利用其展开员工内部交流以及好人好事宣传等工作,以为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形成有效辅助,保证员工学习、工作热情。

四、结语

通过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相关内容的详细阐述,使我们对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企业要明确认识到两者对于企业发展与管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要在对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情况展开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两者相同点与异同点,结合两者辩证关系,科学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确保两者优势与作用可以最大化发挥出来,进而实现理想化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建设模式,保证思政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均可达到最优,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多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孔维滨.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J].人民公交,20181(5):9094.

[2]刘晋.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J].时代报告,2018(22).

[3]张降龙.浅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

[4]靳文生.新常态下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探讨[J].经贸实践,2018(16):24024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