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冉小娅
【摘要】本文主要分内部控制、盈余管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三部分进行文献综述,每个部分里面都包含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和结论,最后还进行了文献评述。
【关键词】内部控制;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的文献回顾
Goh(2007)认为,两权分离越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越完善,从而对内部控制产生有利影响。Hermanson(2000)认为内部控制报告可以促进公司内部控制的改进,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的信息,而且外部投资者可以根据公司提供的内部控制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能否有效地对会计以及经营活动进行控制。Wilis(2000)认为公司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可以说是良好的公司治理实践,因为在内部控制报告中,公司管理层可以与股东(现有及潜在的)、投资者讨论公司实施的战略和采用的政策,保证公司正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国内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识别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缺陷这三方面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杨雄胜等(2007)认为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公司治理实现其基本目标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全力保障下,才能实现对经营权的有效控制并使之与股东利益保持动态一致。
二、盈余管理的文献回顾
对于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国外相关文献主要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治理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Jennifer(2004)指出外部审计师和金融分析师都会对报告盈余产生重要影响,当外部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能够保持独立性,将会降低被审计单位的盈余管理程度。Laux(2009)研究发现,增加CEO的股权激励并不会提高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因为股东会因此增加对管理层的监督。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契约动机,其中,契约动机主要是指高管薪酬动机,同時也有研究关注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王志强和刘星(2003)通过对1998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样本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时,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以实现增加报告盈余,提高发行价格的目的,而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公司,其后期平均回报率将会越低。
三、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
国外学者主要以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中所提及的内部控制缺陷为切入点,研究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Dovle(2005)认为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的。作者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发现盈余质量受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Ashbaugh等(2008)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较少。并且发现,内部控制质量是影响可操纵性利润的重要影响因素。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Hogan等(2008)的研究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认为那些内部控制有缺陷的公司,相对于那些内部控制没有缺陷的公司,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值是有所区别的。
(二)国内文献
国内学者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有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和内部控制好坏对盈余管理没有影响这两方面的观点。
武民强(2010)探讨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首先参照报告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了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评价体系。接着又从四个方面对企业盈余质量进行评价和衡量。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得出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质量也越高,且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显著。宋建亮(2010)探讨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的内部控制越有效,越能够发挥抑制盈余管理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
四、文献评述
国外对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研究的重点已经由制度层面转向了实际应用当中。内部控制也由自愿披露逐步发展为强制披露。理论界也开始研究内部控制在上市公司的运用及评价,以及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国内对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集中于COSO报告颁发之后,经历了内部控制的理论介绍、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规范研究以及目前的实证检验分析阶段。
国外的学者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致的结论,即二者存在相关性,而且是负相关关系。我国理论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尚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大部分人认为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对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但也有学者认为内部控制欲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在我国现如今的上市公司效果并不明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