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时间:2024-04-25

周柯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需要培养输送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能,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民办院校责任重大。基于对创业孵化基地几年管理实践经验及多年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探讨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融入人才培养实践,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和设置,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设计开发合理规模的创新创业园区,积极促成行业区域内的校企合作等措施进行革新,以满足不同行业多元且强烈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民办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研究

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旨在提高民办院大学生人才综合素质。广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将自己经营学业、家庭、职业等视为创新创业的一部分,主要也就是要培养开创性的个人。传统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创办一个新的企业,今天的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有了新的认识,创业与创新之间密不可分,创业需要创新,创新又是创业的基础,创新也需要创业作为载体,才能实现。让具体执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一、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意义

为迎接新时代社会经济改革发展需要,学生将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主体。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融入至既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之中,民办院校应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和创业,为各行业各领域培养素质、技能兼优型人才,带动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二、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实践中的存在的约束

(1)观念约束。即将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就高校教育管理者而言,认为创新创業教育只是针对部分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不认为是人才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导致有些高校在教学层面上并未开设相关课程,有些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开设相关课程,只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或者为了评估。其深层次根源是并未认识其真实意义所在,导致课程开设了,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就学生而言,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办一个企业或者是进行创业实践项目,可以马上带来经济效益的一个创业实践,而未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和职业品格塑造的本质作用。

(2)资源约束。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受师资、教材等资源约束。高水平的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创新创业教育有其特有的规律,不仅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他们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对多学科的内在要求。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基本路径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全校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育人”。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需要秉持人本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理念,旨在解决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问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了素质教育范畴,还应该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将育人理念贯穿到教书、管理、服务育人的全过程,是对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而不仅仅针对部分学生。应该立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就业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需要切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之中,重视学科的互补性和教学的综合性,亦可以将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比较成熟学科的相关知识引入其中,不断形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操作性强的一套全新的独特课程体系。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型师资而且还要注重实践型师资的培养。在理论型师资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能提供精神示范;在实践型师资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创新创业教师的企业经验,而且还可以聘请有一定创业经历和有过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并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企业高管担任高校创业教师。在组建专业创业导师团队过程中,教师要集中一切手法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创新思维等能力。专业教师团队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年龄结构与学科专业搭配合理,应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可以通过不同路径挖掘不同专业学生群体的潜力,锻炼他们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设计开发合理规模的创新创业园区

为了更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贯穿融入至既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之中,就有必要快速开发设计适当规模的创新创业园区。具体做法就是时刻将学生兴趣始终放在核心位置,结合个体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开拓创新性思维习惯、组织纪律协调性等状况,引导学生依次有序地介入到创业园区接受指导训练。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园区内创业训练工作的高效率开展,需要预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培训并从中及时选取拔尖人才,将他们组建成为科技创新社团等更高级的组织形式来参与现代企业课题研究活动;而在这部分创新创业园区中,带教人员还需要树立起严格的全程导师体制,确保引导学生利用纵向和横向等角度进行课题、案例深入性探究。

(五)积极促成行业区域内的校企合作

即基于民办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利益,促成彼此在创新创业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上的合作结果,其间民办院校的目标是实时性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企业则是及时获取满足自身多元化竞争和发展需求的人才。两类主体之间的契合点是学生,因此在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期间,务必要深度明确学生的主体适应地位,毕竟唯独如此,才能确保达成校企之间的无缝衔接效果基础上,进一步修缮彼此间的利益驱动机制。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在校企合作规划布置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期间,及时介入到富有针对性的科研和实践生产项目,进一步为日后他们的创新创业和创新思维等能力培养舒展,提供丰富的指导性线索。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全面性贯穿融入至民办院校既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之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