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北魏前期佛教的发展与佛教建筑成就

时间:2024-04-25

【摘要】佛教文化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互为影响,南北朝时战火纷飞,北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 北魏统治阶级十分重视佛教。本文着眼于北魏前期佛教文化的发展与佛教建筑成就。北魏的这一系列措施推动了佛教的中国化,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大发展。

【关键词】北魏前期  佛教  云岗石窟  寺庙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宗教最先被当做社会文化形态之源,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并乘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之机,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从而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借助了佛教力量,佛教由此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涌现出了一系列辉煌的佛教建筑。

一、北魏前期佛教文化的发展

北魏统治者推崇佛教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首先,东汉之后,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试图通过宗教以寻求心理的慰藉,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为佛教在北魏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土壤;其次,佛教富有明顯的功利色彩,如魏道武帝在致弟子的信函中说到:“愿助威谋,克宁芜服”。以此来看,某种程度上,佛教已成为北魏统治阶级克敌武器。

386年,鲜卑族首领拓拔珪立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他开始接触到中原地区的佛教后,才逐渐信仰佛教。

道武、明元二帝在位时对佛教极为推崇,武帝拓跋焘早年也信佛,后期受寇谦之影响转信道教。

452 年文成帝即位,开始复法,佛教得以恢复发展,僧人、寺庙数目明显增加,而复法的直接结果便是云冈石窟的开凿。《释老志》记载:“太和元年(477 年)北魏全境约有佛教寺院6478所,僧尼 77258 人。”北魏后期“天下多虞,王役尤甚。于是所在编户,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赋役……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万矣。”这足以表明佛教在当时的盛况。同时,千姿百态的宗教想象为佛像雕刻艺术注入了活力,促使我国的雕塑艺术以表现佛为主,雕塑风格显得富丽庄严,形成“云冈模式”,也成为后期兴凿石窟所参考的典范。与此同时,平城的佛寺也大量兴建。

二、北魏前期佛教建筑成就

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涌现了很多佛教建筑,这里以尤为著名的云岗石窟和平城寺庙为例。

(一)云岗石窟的开凿

云岗石窟始建于453年,石窟位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按其开凿时间及造像风格大概可分为三期。太祖帝灭北凉后迁凉州僧徒三千人及宗族吏民三万户于平城,其中包括高僧师贤、昙曜以及著名雕塑家蒋少游。文成帝复法后,昙曜为沙门统,《魏书·释老志》云:“初昙曜以复佛法之明年”(453年), ……于京城西州塞凿山石壁,开凿五所, 镌建佛像各一, 高者七十尺, 次者六十尺, 雕饰奇伟,冠于一世。这就是“昙曜五窟”。这五窟的造像艺人大部分来自凉州, 而凉州的禅学对北魏佛教也有着直接影响。

云冈石窟的许多重要窟开凿于孝文帝期间, 这就是第二期石窟(465—494年)。此时石窟外观和题材等, 都表现出与前期的不同。出现了内涵丰富, 装饰奇丽的新风格。孝文帝即位, 北魏皇族与贵族崇福也渐趋严重。第二期窟室,据现存铭记,开凿功德主包括皇帝、官吏、上层僧民等。第二期主要有五组:七、八窟,九、十窟, 五、六窟, 一、二窟,此四组为双窟,与当时尊奉孝文帝、太皇太后为“二圣”有关。另一组包括十一、十二、十三窟。窟制有佛殿窟和塔庙窟两种。这一期造像题材丰富多样。五、六窟大佛都采用了当时南朝士大夫地主阶级的常服式样。孝文帝时期提倡佛教义理之学, 重视《法华经》、《维摩诘经》,一、二窟就是明确根据这两部经书开凿的。这一期造像和颜悦色之感有所增加, 菩萨、供养人、飞天雕塑得特别成功。第七窟拱门内壁由于有六个高浮雕供养像, 虽为跪式但帔帛飘扬, 全身欲动,被称为“六美人”。

第三期石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正始、延昌年间开凿的(494-524年)。这时的云冈石窟只有一些官吏、僧人等进行小规模开凿。主要分布在二十窟以西的四、十四等主要大窟之外中小窟龛。这一时期石窟以单独的形式出现,有塔洞、千佛洞、四壁三龛式和四壁重龛式。这一期造像的现实性更加强了,而且许多龛都是个人为亡者祈福, 为生者求安。延昌、正光年间的铭记中,出现了愿“托生净土”,“莲花化生”之类的祈求。这表明南方的净土信仰, 已开始在平城得到传播。这一期造像艺术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

云冈模式成为魏国领域内兴凿石窟所参考的典型。东自辽宁万佛堂石窟, 西到陕、甘、宁各地的北魏石窟, 无不有云冈模式影响的痕迹。

(二)佛寺的兴建

兴建寺庙是推动佛教发展重要举措之一。冯太后在京城之内建设天宫寺、永宁寺、建明寺、八角寺、报德寺、崇光宫、皇舅寺等众多的皇家寺庙。这些寺庙都极其雄伟绚丽,各具特色。建明寺基架广博宽敞,气势恢宏,号称京华壮观;天宫寺雕刻精美,内有玉佛,号称京华一绝;永宁寺院内有方形木塔,高90余米,塔前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内供一丈八尺高的镀金铜像一尊,六尺高的金像十尊。寺内坊亭、庑宇、译经、藏经、禅室、僧舍数百间,号称天下第一;冯太后和皇孙孝文帝登五台山,下旨建灵鹫寺、清凉寺、真容院,又修缮经院等12处建筑,使其成为佛教的名山。由于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大兴寺庙已成为一种风尚,除皇家兴建,地方官员兴建外,民间也在兴建,一些豪门富户祈福还愿,纷纷建设自己的家庙。冯太后的兄长冯熙身为太师之职,倾其家产在各地兴建寺庙72处,组织译经16部,可称是登峰造极一例。

僧尼奔走化缘,善男信女布施捐赠,为寺庙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有资料记载,当时“京都之内能工巧匠云集,丹青妙手会聚,群师名流各显其技”,到处都在兴工动土建寺立庙。斋会、法会、道场等各种大型佛事活动,不断地举行,盛况空前。每当浴佛节和观世音菩萨圣诞日,人们不只烧香上供,在寺庙里祭祀,还要把金像从寺庙抬出来,在街上游行,令民众沐浴佛光,史称“抬像”。这一桩桩一件件弘扬佛法的举措,经久不衰,除了太武帝灭佛那一阵,弘扬佛法之举,连续在平城持续了近百年,把佛教推向了鼎盛,也使平城成为佛教圣地。

太和17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也把众多的寺庙建设带到洛阳。

三、结语

佛帝合一是北魏王朝特有的现象,也是北魏王朝的一大创举,并落实在北魏的京都平城。从云岗石窟,到建明寺、永宁寺等各个寺庙,都无一不体现着这一主题。佛帝合一,改变了佛教长期冷落的状况,得到迅猛发展,也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并为隋唐佛教盛世奠定了基础,这是北魏为佛教的发展和中国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刚.云冈石窟与北魏佛教文化发展研究[J].新西部,2013,(18).

[2]杨炫之.洛阳伽蓝记[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3](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高美云.云冈石窟的开凿与北魏佛教的传播[J].中国校外教育,2008.

[5]王莹,赵龙珠.浅谈中国古塔发展历史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6]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作者简介:乔晓宇(1988-),女,山西忻州人,本科,专业:历史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