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夜公园怎么玩?

时间:2024-04-23

王煜

夜公园的加入,为上海这座不夜城增添了新的魅力,也让夜猫族们有了新的玩法。

24小时便利店、24小时书店、24小时餐馆……魔都“永不打烊”的地方越来越多了。最近,公园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今年夏天,上海有90家公园延长了开放时间,成为夜公园,这已经占到了上海市、区两级公园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更有22家公园改为24小时开放。

夜公园的加入,为上海这座不夜城增添了新的魅力,也让夜猫族们有了新的玩法。

白天不懂夜的黑

2016年8月初的一个晚上,将近9点,中山公园里灯火通明,靠近地铁出口的一处大门不断有游人进出,保安在门口观察着人群;门旁的保安室里,一只待命的警犬正把前腿趴在窗台上嬉戏。从今年6月30日开始,这座上海的百年文化名园改为全年24小时开放,至今已经超过一个月了。

《新民周刊》记者漫步观察,公园里的主干道两侧亮起暖黄色的路灯,一些小岔道、坡道、广场边也都布了灯带,且有足够的密度和亮度,基本上,游人可以走到的区域,都不会有灯光的死角,主干道上的灯光亮度还可以满足短时间的阅读需求。在水岸边,更布置了醒目的灯光带作为提醒,平时园内的一些安全提示牌,也被改造成了可以发亮的灯箱。每隔一段区域,路边就有一个闪着红灯的紧急求助装置,按下按钮,就可以直接和公园的安保人员通话、求助。

园区里,不时能看到零散的保安在巡逻,隔一段时间还有三人一组加上一只警犬的巡逻小队从身边经过。总体来说,中山公园在夜晚安全方面的保障令人放心。

公园里来的最多是来散步、纳凉的人群。当然,声乐小团体、广场舞队伍也肯定少不了,在一处正在跳动的广场舞队伍边,噪音检测设备的屏幕上,数字在44-46分贝之间变动,无论是数据还是在场的实际体验,都没有让人觉得受打扰。

有些人夜晚游园,其实是为了借道穿行——中山公园有三个区域都与居民区相邻,从公园的一端到另一端,直接穿行,比绕一大圈通常要节省15-20分钟的时间。

还有许多人是来观景的。“四不像”雕塑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神秘,与其后天空中高楼的蓝色灯光共同组成了一幅风格独特的画面。而池塘中的荷花在灯光之下,光影重叠,更显婀娜,风情万种,吸引了很多游人流连忘返,不断按动相机快门。这些都是在白天无法看的,夜公园独有的新景。

夜跑族也是这里迎来的新人群。公园西侧有一段长度为500米的环形道路,铺上了塑胶跑道,自然成为夜跑者喜欢聚集的地方。时间已过晚上10点,一位刚刚到来的30多岁的男跑者告诉记者,平时他晚上经常加班,出来跑步时公园都关门了,只能在外面街道上跑;现在公园24小时开放,随时都可以来,不仅有舒适的跑道,更加安全,晚上的公园里还能看到许多不一样的风景:“你看这一段跑道上空就是公园小火车的轨道,在灯光中向前弯曲延伸,在这里奔跑,是不是有种穿梭时空的幻觉?”谈到夜公园的需求,他说,没有享受过夜晚的人是不会懂得这种美的,现在公园24小时的开放,正是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让人的个性得到满足。

和记者交谈完,他向前跑去,在小火车轨道的支撑栏杆间,玩起了8字轨迹的穿行。

“不夜城”没那么简单

中山公园24小时开放,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根据中山公园的管理企业、上海长宁公园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统计数据,自6月30日实行全天候开放以来,截至7月30日,公园每晚6时至次日凌晨5时的累积人流量已达19.22万人次。其中,来夜跑和借道穿过公园的本地居民约占70%,普通游客占20%,跳舞、娱乐的市民有近9%,还有1%为夜宿者和部分垂钓者。除开放前4天夜间人流量在500人次左右,之后20多天里,人流量均在千人以上,数量已基本保持稳定。

为了保障这些晚间游客的安全,中山公园进行了大量安全改造。公司副总经理陈沈慧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公园在部分危险区域总共新装了110盏路灯,在荷花池等水面周边安装了总长1.8公里的景观灯带,还竖起了72块箱式安全警示牌。新装106个监控探头,探头总数达300余个;新装紧急救助系统终端18个,救助系统与园内监控系统并网使用。监控室位于长宁路上公园1号门处的保安室,整晚都有固定人员值班观察。园内300多个摄像头采集的监控资料可以实时传送至监控室,并与110联网。

同时,公园还建立起了适应24小时运行的管理制度:夜间安保工作由15名保安负责,每晚6时起,巡逻每隔一个小时进行一次,直至次日早晨6时。

关键的一点是,对于夜间治安、居民投诉、广场舞噪音等问题,作为中山公园属地管理方的华阳街道,已经与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华阳派出所、长宁区城管执法局、公园管理公司等各相关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有事件发生时,“不分你我”,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避免了相互推诿的状况。

全天开放一个多月以来,中山公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公园只在6月30日收到过一例有关光照的投诉,及时跟进处理后,再也没有收到新的投诉。

走在前列、体量较大、历史悠久,中山公园俨然已经成为上海夜公园的样板。那么,其他公园是不是也可以逐渐走向24小时开放呢?

仔细查看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的延长开放时间公园名单,可以发现,有的公园是全年24小时开放;有的是全年从凌晨5点开放至夜间9点,有的是在一年中的5月-10月开放上述时间。

“公园延长开放时间是我们支持和鼓励的,但每一个公园是否能延长开放,何时能延长开放,还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朱虹霞向《新民周刊》表示。上海公园夜间开放始于2011年,开放数量从最初的30座到66座,再到70座和现在的90座,总量是逐年增加的,而延长开放的时间段,也从最开始的每年3个月逐渐增加到半年、全年,从开放到晚上9点,到24小时不间断。

在她看来,这是为了满足公众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是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所以目前会有不同的开放情况,在于每个公园的实际条件差异较大。

朱虹霞介绍说,比较新近建造的公共绿地,其设计理念就是与周围的空间融合,因而延长开放时间的难度不大;而传统的公园都是为白天开放设计的,其灯光设置只是为了夜间值班和应急照明使用,必须经过全面的改造。有的公园里水域、假山很多,还营造了曲径通幽的效果,这些到了夜间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护。

除了安全这个首要的问题外,如何避免夜间开放对周边居民产生噪声和光污染,也是对公园管理的一大考验。

可以看出,中山公园对此的投入是比较大的,其他公园如果因为各种限制,暂时无法进行相应投入,或者因本身的客观条件不能满足延长开放时间的需求,就不适合成为夜公园。

朱虹霞举例说,辰山植物园、滨江森林公园这样的近郊公园,公众的夜游需求很少;有的公园和居民区就是一墙之隔,在公园里的道路上以正常音量谈话,都会影响到邻近居民的休息,这样的公园的开放也无法再延长到夜间;而有些公园适合成为夜公园,但并不适合成为24小时公园。

她表示,一个城市需要温暖、需要温度。夜公园的出现和增加,既体现了管理部门对公共服务的完善,也体现了对个体利益的尊重。“公园延长开放时间,满足条件一家,我们就会推出一家。”

夜公园需要公众助力

2015年,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了《延长开放时间的公园游客及管理者需求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75.6%晚上去公园的游客居住在公园附近。这就意味着,归属地的支持对夜公园的管理相当关键。

而放眼国外,大部分公园日常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管理,除了一些专业的公园,如动物园、植物园或体育公园有人管理外,一般的公园被作为“open space”(开放空间),是没有围墙的,24小时都处于开放状态,不存在开放与否的问题,采用的也是属地化、社会化的管理模式。

中山公园同样做了尝试。以噪声问题为例,中山公园在较早之前就建立了公园管理方、街道社区和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指导站,专门聘请退休党务工作者来负责工作,对周边社区广场舞的人数、音响情况进行了摸排掌握。在公园之前延长开放到晚上9点之时,就提前和广场舞团队进行沟通,给他们排定班次,让他们错峰活动。华阳街道则牵头成立中山公园广场舞团队自治联盟,把七个广场舞团队纳入街道网格化管理体系,各舞蹈队每天分时段、分场地在公园内外开展舞蹈健身活动。到目前为止,这些团队都能自觉遵守公园对于相关音量的规定。

全天候开放的公园,代表了全天候运行的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陶希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园“打破围墙”、延长开放时间,是现代城市发展趋势,夜跑者的增多,体现出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信任感在增加。不过,他也指出,公园延长开放后,精细化的法律法规也必须跟进,对居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行为举止进行适当约束。

目前,上海市政府正探索构建“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的城市公园体系,把“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真正落到实处。长宁区绿化市容局有关人士表示,公园因为开放时间的关系,以往吸引的锻炼人群多数以老年人为主,开放夜公园后给了上班族年轻人更多享受资源的机会,这一点给了他们不少启发,这或许也将成为城市公园、城市开放空间功能探索的一个突破口。

此外,朱虹霞和陈沈慧都表示,只是强调管理部门如何管是不够的,舒适和谐的夜公园,需要公众的共同努力来维护。

朱虹霞说,她曾去过一个夜公园,那里看上去就像一个大操场,所有散步的人都是朝同一个方向走,以免互相干扰,非常和谐。公众享受了公园延长开放时间带来的权利,就应该同时尽到维护公园良好秩序的义务。对于噪声、卫生等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一个人的支持和参与。

为什么我家附近的公园不能延长开放?对夜公园有意见建议怎么办?朱虹霞说,上海的每一个公园都设有“园长接待日”,公众可以在这个时间,把自己关心的问题与园长当面沟通,真正参与到公园的建设发展中来。

实际上,公园不仅仅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逛公园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除了绿化空间的提供,上海的公园已经为公众带来了花展、植物展、露天电影和家庭园艺培训等服务,而夜公园的蓬勃发展,将是一个新的舞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