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张小瑛
【摘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不仅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外交等的挑战,更是对人才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近年来,随着闽台高校交往的日益紧密,两岸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也有了较大提升与拓展。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分析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闽台高校教师交流的契机和前景,着重分析了当前闽台高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其面临的诸多障碍,并从六三个方面探索并阐释今后在深化闽台教师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 闽台高校 教师 交流与合作
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投人,但就当前而言,我国对国际交流人才的培养,特别在培养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上,显示出一定的弱势。为适应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发展,并且在满足国际经贸交流对教育类人才的急切需求,高校和企业都应该创新人力资本培养机制,并建立高校教师交流与合作发展体系。
一、闽台高校教师交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闽台高校教师交流合作的现状
福建省与台湾一衣带水,由于历史的原因,闽台在发展阶段上并不同步,特别是产业结构、科技结构和人才结构的互补性和融通性上更加明显。福建省连接着大陆的腹地,拥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台湾因其老龄化,在劳动力明显短缺。但同时台湾人力资源素质良好,高知识、高技能的人才较多,能够较好地弥补福建省在此类人才上的空缺,特别是福建省仍急需台湾一些优势产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问题在于,若想更进一步提升闽台高校教师的交流合作水平,上述这些是不能很好满足其发展需求的。我们就目前状况来看,福建省内高校对台湾的教师资源、教学资源、学术资源等优势教育资源的引进都是较为有限,特别是在台湾全职教师的引进方面,更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闽台高校教师交流合作的问题
1.两岸目前还未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交流机制
早期的闽台人才交流与合作中多以台企自主来招聘台湾人才和自主交流合作为主,具有显著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随着近年来福建省对闽台高校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视和制度化建设上,两岸交流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需要不断加强,途径和渠道也更加多样化,但就从目前来看,合作的途径还是有待拓宽,比如在产业、科技、文化领域方面的人才交流合作会更多,而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却较少涉及。
2.闽台人才在交流合作中,出现不对等性
閩台高等教育在互动上仍存在着较明显的不对等性。主要体现在:首先,闽台两岸在互动性上的不对等。福建省高校在闽台高校的交流合作中,始终秉承着主动、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共同推进两岸高等教育的进程,但台湾当局采取的态度却相对保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方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3.闽台高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制度壁垒仍然存在
撇开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两岸在人才交流与合作上常常存在各式制度壁垒,比如在出人境、居留、税务、置产、劳务合同证明、学历认可度,工作经验和等多层面的政策制度壁垒,福建省先行先试,在消除此类合作障碍方面积极配合,走在各省前列,但目前台湾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在行政管理体制、公共管理运作机制、高校办学模式、产业人才集聚方式、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等方面仍缺乏深入的对比性研究,这使得闽台双向人才交流,常常出现各种不匹配,因此相关制度与程序有待进一步改进。
二、闽台高校教师交流合作的实施策略
(一)形成闽台高校教师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闽台两岸的高校人才交流与合作宣传推广方面,应扩大福建省在台的影响。一是要建立在台闽企引才的激励机制。近几年来,福建省赴台投资的企业数量与投资规模居大陆领先位置,还需进一步加强与在台闽企的联系,在激励政策上,对吸引台湾高层次紧缺型人才或团队来阂工作的企业予以适当的奖励;二是要形成闽企赴台揽才的长效机制,最好能直接组织闽企在台湾进行人力资本的对接活动,扩大我省企业在台的知名度;三是不断拓展台湾人才的联系渠道,与台湾各类高校、科研院所、人力资源机构或者民问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增强各项闽台高校人才交流活动的辐射度和社会认可度;四是能够善用各类媒体宣传,在台布点建立稳定的人才联络站。
(二加强闽台高校教师交流与合作的资金保障
1.定期增加闽台高校人才交流合作经费,并将其列人政府财政预算,制定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经费的管理细则,在经费的申报审批、拨付使用、监督管理、验收评估上进行细致而公开的规划。
2.创立闽台人才交流合作基金。建立由政府补助、社会企业捐赠、服务收入、投资收益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体系,主要用以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各级研发机构、大专院校开展闽台高校教师交流与合作,可聘请台湾某一教学领域的专家来闽工作,承办省内优秀教师赴台培训,支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与研究,提供闽台人才交流相关咨询服务点等。
三、建立教师交流培训效果评估制度
大陆对于高校教师培训的评价目前一般是对参与进修、培训人员进行考勤;在培训完成后进行笔试,或者安排写调查报告,或在相应的平台上记录学习情况等,如参加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时,就需通过相应的平台专栏全程记录学习的轨迹、反馈整体培训效果;考核通过后培训机构会给予相应的培训证书,但目前对于培训情况的回馈机制还未成熟。
要建立起更为合理、高效的教师进修和培训体系,比较、借鉴、参考台湾开展高校教师培训的做法,我们仍能得到以下启示:1.将培训制度与推进高校发展项目相结合,在进行教师的进修、培训时,与建设具有领域人才培养优势的特色院校相融合,使教师培训目的更加切实地为各高校建设服务;2.整合多方面的培训资源、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形成高校师资进修、培训的立体化架构;建立更为完善的培训评价系统与效果反馈机制,让教师的培训过程与结果都得到合理的评价,并使教师学成归来,促进培训成果有效地回馈到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陈金建.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实施与思考[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2013.
[2]张庆守: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政策性支持与推进策略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