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道、墨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时间:2024-04-25

杜建军 李敬华

【摘要】中华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孕育成形到发展壮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血缘和神形相依的联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 影响

武术是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萌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其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带着显著的传统文化烙印。伴随中华文明5000年的风雨历程,武术从孕育到发展壮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易经》的“阴阳五行”、“八卦生化”、“知行一致”被作为武术拳理的哲学依据。武术的“动静相生”、“刚柔互补”、“快慢相问”、“后发先至”都是受阴阳辩证法观指导的。各种以象形取意的拳种和拳式都是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指导下发展壮大。中国武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粘附和涵摄,逐步形成了以儒、道、墨多家思想及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兵法等文化内容为核心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比其它的体育项目更富哲理性、科学性、艺术性汀杠见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智慧。

一、儒家思想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1、儒家之学的传播促进了中国武术的发展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都保存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儒家文化对国人的影响之大乃众所周知,孔子不仅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一位能文能武、擅长武艺并积极推行文武兼备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将武术带人民问的有功之臣。他主张“用文事者必有武备”。追求文武双全、仁勇兼备是武术中儒家思想的主要文化内涵。提倡作为君子必须要掌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射”、“书”、“数”为文,“射”、“御”为武。从儒家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力争把弟子培养成文武双全、仁勇兼备的人才。使武术超越了纯武的范畴,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对武术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推动与导向作用。

2、儒家的“仁爱”观念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儒家文化最重要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核心是“仁爱”。儒家非常注重品德修养,主张“德化天下”,把德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习武先习德”、“尚德不尚力”是儒家道德观在武术上的体现。由于受到“仁义”、“礼乐”思想的影响,要求习武者技击时以制取对方为主,尽量避免伤人性命,以武会友时更是讲究点到为止。古代各个流派对习武授德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培养尊师重道、讲礼守信、重义轻利、宽以待人、严于利己的道德情操是习练武术的真谛。武术理论认为人的身心和道德是分不开的,心理修炼和武德培养是中国武术极其重要的内容,做人要有道德、习武要讲武德。习武之人最重要的是武德,武德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标准影响下,“尚武崇德”成为习武者的基本规则。“仁爱”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一直影响着武术技术的发展,而且对塑造华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道家思想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道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德经》为经典之作。道家思想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天即是道,道即是自然。“自然”与“无为”相对一致,“无为”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指“清静无为”。在道家的“以清静为宗、以虚无为体、以柔弱为用”的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武术的技击技术都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制”等为指导思想而形成的。

1、道论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道教是成人成圣的朴素哲学,在《道德经一德篇》中强调:“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为、是谓配天古之极”。道教將德立于道之上、之前。说明“德”在道教中的地位。老子认为道即是万物是之始、又是万物之宗,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所说的道是非常玄妙的,不可捉摸的,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束之不得”的无形无声的超感知的东西。庄子也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有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道家的这些观念在中国武术套路动作之中,就是直觉性、重悟性,以形象来感知技术、把握技术、理解技术。武术套路中的一招一式、进退开合、闪展腾挪、都是可以传授习练,观摩习练。但武术动作意境、神韵、境界、真谛却是只可意会,不可传授的,需要习练者长时间的体悟、感悟。习练武术的套路容易,但要掌握武术的“道”却很难,只有在长期的日积月累的习练中体验、感受、领悟。武术理论认为,人的身心和道德是分不开的,身心修炼和武德的培养是中国武术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从古至今,在武林中流传着“未曾习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由此可见道论对中国武术的武德、武艺影响之深远。

2、气论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人之生,气之聚也”。道家用气来代表宇宙万物之本源,“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声、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太平经一四行本未决》中说:“今是委气神人者,乃与元气合形并力,与四时五行共生。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元气。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亡则气决,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强调神与气是相合的,而不是相离的。中国武术讲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所谓内是指心、神、意,所谓外是指手、眼、身、法、步。中华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武术的功法和技法来体现。在少林武术《罗汉行动全谱》中讲天地万物皆一气之所结成,天地无气则阴阳息、万物无气则生机火。以气的聚散来解释生命之形成。气在武术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被视为武术灵魂,是武术的生命精髓所在。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如功能、神韵、绝技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武术套路在技术上也要求把内在精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完整一体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来锻炼身心。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内三合,外三合等都与道教的气论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武术讲究形体活动的规范,又注重精气神传意,强调习练者的意象思维、主观体悟,进一步发展到追求动作演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节奏、风格,使得武术更具个性化的发展。这一点充分反应了中华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与道教文化的依附关系。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

3、天人合一论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即是道,道既是自然,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所以一切事物应顺乎自然,方能获得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即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即天人一致、天人相应、天元相通。自古练武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具体到武术技术上就是既强调外练,更注重内练,形神合一,内外兼修。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人体与宇宙有着内在联系,只有恪守自然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武术的目的。流传于广东的“少林八卦五行功”就是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人体五脏的运化,创立卧功、坐功、站功、行功等各种功法练习。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是武术运动避实就虚、以柔克刚的战术与策略的源头。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很好地概括了事物转化的规律,也成为中国传统武术技击论的重要原则。另外,武术练习讲究方向性。一般都是面朝南而立,也是为了达到人体生物磁场,与天地磁场的和谐统一。这都是天人合一理论思想在中国武术中的具体运用。受天人合一的影响。武术强调以心合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是心、意、气、形、神相和谐于一整体。使人的身体与整个自然和谐。并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这种人体小自然与宇宙大自然,人体内气与体外大气相统一、相一致完美结合,就是武术和气论相结合的最终表现形式和结果,也是武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墨家是思想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理论相继涌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其中墨家也是当时主流思想之一,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节俭等。墨家主张的兼爱、非攻受到当时社会的主流群体的排斥与镇压。墨家崇尚武力,主张以武力反对一切侵略与不义,墨子身先士卒组建了带有军事性质的武术社团。参与保家卫国的防御战争。从而促进武术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和传播。

1、“非攻”对武术攻防的影响

墨子同人民大众比较接近,对于民众的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对于社会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对人民的痛苦感受至深,故而求治之心最为深切。墨子认为战争“夺民之用,废民之利”。他将战争分成两类,一种是正义的战争,另外一种是非正义的战争。正义的战争是对“有罪”国家的战争,称为“诛”。非正义的战争是对“无罪”国家的战争,称为“攻”。“非攻”并不是不要战争,而是反对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墨家所支持的正义之战是顺应人心的。为了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墨子成立了由一群普通民众组成的一个类似宗教民间群体。“言必行,行必果”是墨家軍必须遵守的一个信条。他们精通武艺,并恪守信义,为了保家护国墨者们不断习练武功,强身健体,目的是进攻时能战胜对手,防守时能保护自己。一些武术的攻击防御技能、技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练、提高、改进。他们是历史上武侠精神的典范,对武术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墨家思想得以在民问武术社团中受到推崇的社会基础。

2、墨家军事策略对武术攻守技术的影响

墨子是我国古代精通武艺的军事家之一,他精通“六艺之论”,主张“非攻”和“救守”,这其中都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思想。春秋战国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诛”,只有假之以“诛”名,实行“攻”的战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他们在实施战略行动中,一方面提出各国游说“非攻”的感化方针,另一方面,则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弱小国家进行“救守”自卫的战略战术。由于墨家所守的是小国、弱国,在对敌斗争中,守城官兵除了必备“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的精神外,守将还必须具有“上兵伐谋”的战略头脑。因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同敌人拼消耗是很难取胜的,只能使用巧设陷阱,诱敌深入的破敌方法。墨子的这一“伐谋”和“伐交”策略,是防御战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墨子在用兵时也十分注意奇、正结合。《墨子·杂守》篇云:“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其次袭其处。”“正”与“奇”巧妙结合,才能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达到用兵艺术的最高境界。

3、墨家思想对中国武术“侠文化”的影响

鲁讯先生说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表明了墨家文化与侠的传承关系。中国自古就有“武侠”一词,在中国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侠”与“武”之间可谓“情同姐妹”,可以说所有侠都是以武著称,就是武的寄托和象征。而作为墨家思想信奉者的墨者几乎实现了“侠”所应该具备的一切条件,墨子身先士卒,“自苦而为义”“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其门徒也竞相效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他们自称是“墨者”,把自己的领袖称为巨子。墨家群体很重“任侠”,“任侠”之精神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慷慨悲壮,急他人之所急,必要时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表现出英武豪爽,见义勇为的侠客义士。《吕氏春秋》载:墨者孟胜率弟子为咸阳君守城,为行墨者之义,以身殉职,令人感慨的是随其殉死的弟子就有八十三人,两个去传命的弟子在完成使命后也赶回荆国为巨子殉死,成为了历史上侠义精神的典范。可见墨者就是邹寸侠义精神的代表。由此可见,墨家文化和中国武术的侠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侠文化是墨家文化的传承和演绎,它是在墨家文化失去政治地位后的精神依托。正是有了侠文化才使得墨家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得以生存,没有被历史摒弃,并在社会的发展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争得了发展的空间,保证了墨家文化在若干年后的今天还可以浮出水面,为人类传统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结束语:武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孕育形成,它的成长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滋润与哺育,并促进它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具有完整体系的武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最稳固、最持久、最扎实的根基,也是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点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林伯原著,中国武术史。台湾:五周出版社,1997.

[2]宁青,中华武术的神行合一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

[3]郭维民,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J】西北成人教育报,2002(2).

[4]韩爱芳.当代武术价值观解读[J].搏击·武术科学2005 (6):13-15.

[5]马荣.中国传统武术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探索[J].绥化学院学报,2005(3):173-17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