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时间:2024-04-25

但成蓉

【摘要】高校预算管理是编制、审核、执行、监控和评价的过程,综合反映了收支的结构和金额,体现了高校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其中编制环节是预算管理的前导和基石,预算编制准确、科学和规范是完善预算管理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编报系统 财务管理

一、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2014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预算法对高校预算提出了更精细化和战略性的要求,绩效预算、滚动预算等新的要求和理念都迫切需要预算编报系统的技术性支撑。

新修订的预算法在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对比等方面都有一些细化规定,突出强调了政府预算的科学性与严肃性。目前,我国预算收支编报包括按功能分类和按经济分类两套主要体系,我国财政预算公开一般是按功能分类。但新预算法规定政府支出在按功能分类后还要按经济分类,促进预算的进一步细化,以此来说明政府各项职能的具体支出差别,对预算管理精细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预算编报的现状

高等学校在目前的预算体制下,一般都有两套预算,一套是上报主管部门的预算,一套是校内管理的预算,在具体预算执行过程中这两套预算也是“两张皮”。但在新的预算法出台后,这种做法将难以为继,因为新预算法在功能分类与经济分类的双向管理,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立体化,在预算调整与预决算对比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各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必须按照介几上几下”的方法编制好校内预算,然后根据财政要求编制财政部门预算,做到内外预算的高度统一。高校要做好预算要做到“三早”:首先是早规划,各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落实好当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明确重点专项工作及经费重点投入的方向;其次是早实施,根据相关项目管理办法及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尽早开展项目的论证、采购的报批工作,确定年度固定资产的购置明细、基建维修工程,便于规划使用资金,提高预算的执行率;最后是早编制,每年上级部门预算一般是10月份上报,而校内预算在11月份才开始编制,这也是导致内外预算“两张皮”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校内预算编制要早于财政部门预算的编制,便于校内需求对接上级预算要求,形成统一细化的预算体系。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1)树立“大预算”财务管理理念。高校在预算收入方面己将利息收入、出租收入、出售收入等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学费、住宿费、报名费等行政事业类收入以及财政补助收入全额纳入了部门预算管理。根据新预算法的精神,纳入高校预算收支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横向课题收入、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经营收入等也将会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同时,预算年度会进一步延长,目前高校预算都是一年一预算,根据新预算法跨年度平衡预算的政策,下一步高校要进行跨年度预算,预算不能只顾当年,还要兼顾长远。这些都要求高校树立“大预算”财务管理理念,推行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时不仅要做财务预算,还要编制其他收支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债务预算等。

(2)全员参与预算编制。让全员参与,预算管理不是财务部门的事,也不是某几个部门的事,是全校上下全体教职工的事,需要人人参与,人人有责,每一个人都要有预算管理的理念和维护执行好预算的责任。

(3)预算的全程管理。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监控、预算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等全过程进行流程化管理,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明确权限分工,规范与创新管理相结合,全过程与重点环节互融合,使预算全过程管理更加清晰,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以及“花钱”与“办事”的协调和有机结合,确保了预算的刚性和严肃性,提高了预算的透明度和管理水平,促进办学资金的科学配置,真正发挥预算的“指挥棒”作用,做到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4)预算编报系统为学校层级预算的编报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化校园时代,预算编报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规模和资金总量较大的高校,更是需要构建一套有效运转的编报系统,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质量。构建包含基础信息库和项目的预算编报系统,联动学校各相关部门,以完善高校预算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为财务部门和各相关单位建立一个信息集成共享的平台,实现顺畅的双向沟通,重点对预算依据充分性、预算编制完整性、预算安排合理性、预算调整规范性等进行分析。

(5)预算编报系统还应同财务管理系统对接,控制预算的执行进度。对接模块从会计核算系统中取数,将各项目的执行数据和相关信息及时传送到预算编报系统。各项目负责人、部门预算的分管领导也可便捷查询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在年度或项目结束时,可以进行预算差异分析,分析预算收支的完成情况、预算数和实际执行数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和问题,为下一年的预算分配提供决策依据。

(6)明确经济责任,强化预算管理。明确“责、权、利”,实行全面预算及责任预算编制。按照“收入分配与努力创收相结合,经费使用与办事效益相结合,落实自主权与履行经济责任相结合”为原则,将部门预算与院校发展规划挂钩、与经济责任挂钩,明确各系、部、处、室等二级机构在预算编制中的责权利,确定每一层次每一岗位相衔接的责任目标体系。

(7)加强预算控制与反馈,严格预算执行与考评。根据资金监管、财务分析、财务统计等需求,获取预算系统中预算数据,并实现预算信息、指标信息与核算系统保持一致。对各部门的预算管理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并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跟踪监控,利用”财务网查系统“随时向各系部處领导提供经费使用结余情况查询,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定期开展预算的检查与分析,为学院领导做好决策提供参谋。

综上所述,以科学的预算管理为出发点,以全面的资金管理为核心,借助现代化的手段,以规范的财务核算为重心,以真实的决算信息为循环的终点和下一个循环的起点,建立预算、核算、决算“三算合一”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财务管理重点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移。

参考文献:

[1]李志立,佘文琰.浅议数字校园环境下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J].科教文汇,2013.

[2]窦小玲.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20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