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现状

时间:2024-04-25

金韦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高度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总书记多次就此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强调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财税改革五年来,财政部一直都要求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透明化、显性化,多次重申地方政府不得违规举债。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

根据国务院和财政部近几年的政策梳理我们可以發现。首先,预算法是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的大纲,预算法是2014年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即43号文,是此轮财政部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总思路。其次,这几年出台财政部出台的新政策“50号文”和“87号文”要求地方政府禁止通过出具承诺函、融资租赁、签订工程类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等方式变相举债。“50号文”是《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为融资平台公司等企业提供融资时,不得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任何形式提供担保;“87号文”则是《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要求严禁将建设工程与服务打包作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一、融资租赁无法继续变相举债

城投公司的“救命稻草”融资租赁无法继续变相举债,城投公司通过道路、管网、绿化、路灯等没有经营收益的资产做租赁物,向租赁公司做售后回租借款,已经是这些年行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近期受财金23号文等政策影响,租赁公司变换了套路,通过公交、水务、医院等有经营性现金流的载体曲线输血地方政府,其实本质上也还是地方政府借钱。地方政府通过这种方式变相举债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例如一个普通县市的水务公司,中登上有十几笔租赁借款登记,借款总额超过10亿,然而一家医院能有多少设备做租赁物,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作为医院资金使用,这笔钱实际上是被地方政府借走了属于变相举债。然而审计署的2018年2号公告认为,城投公司通过道路管网等公益性资产向租赁公司借款,属于变相增加地方债务行为,予以通报。

二、地方投融资平台融资告急

2018年一季度刚过,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已经开始着急了。一家中部的市级投融资平台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没有完成一笔融资,却偿还了1亿多元的债务。另一家东部城商行也开始频繁的被各家地方融资平台催促,希望能够获得新的贷款,用以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一方面一些融资平台融资利率从去年的6%~7%一路攀升,个别信托等表外渠道已经达到了9%。另一方面的情况更为严峻,银行的贷款额度已经不够用了,这意味着即使这些投融资平台愿意以高价获得资金,也得等待新额度的到来。没有贷款额度意味着这些投融资平台即使愿意支付高额的成本也很难获得足够的资金。造成贷款额度缩减的主要原因是在政策监管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表外融资通道已经基本关闭。表外资金是地方投融资平台的主要资金来源,以上述中部投融资平台为例,其在2017年获得的超过50亿融资总额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银行的表外通道。地方投融资平台热衷与表外资金的主要原因是,表外资金可以不纳人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基于这种优势,在过去的数年时间中,表外通道成为了银行与地方融资平台合作的主要渠道,其中演化出各种“变相举债”的方式,诸如基金、信托,甚至融资租赁一一这是一种近期银行向投融资平台提供资金的主要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承诺回购,将利率“伪装”成租金的举债方式,但是4月19日审计署对多个地方投融资平台问题的披露显示出了对这一方式监管趋于严格。在银行一年的贷款总额中,接近7成均是从表外流出。随着财政部、金融监管部门政策的不断发布,2018年表外通道已经基本关闭。

三、“银行一地方投融资平台循环”受阻

”$行一地方投融资平台循环,受阻现状让一个长久以往的循环受到了挑战,银行愿意借钱给地方投融资平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借钱给平台之后,平台以及其下游企业会回存银行系统,产生派生存款,基于此银行可以再扩大贷款的规模。而如果借给普通中小企业,由于企业特别缺钱,立刻就花了,能回存的额度就非常少,几十亿只能回存几亿。

鉴于地方融资平台巨大的资金需求量,这一“信用创造-存款派生一进一步创造信用一进一步存款派生”的正循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中,成为了中国货币释放的渠道之一,同时也是货币乘数、杠杆率不断增长的原因之一。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地方融资平台获得融资的难度不断提高,在还债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动用自有资金,这反而让一些银行的揽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资金成本,在过去的一周时间中,一些银行的存款利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浮,其中一些定期存款利率上浮接近50%,表外的信托管理费、理财产品利率也在不断上浮,一些信托通道费上涨了近4倍。

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刚性兑付打破的风险

中国目前有近万家地方投融资平台,但是几乎没有出现过大问题,仅仅是有过几次短期的违约,但是都迅速解决了。2018年个别运营不良,大量依靠表外通道融资的地方融资平台有可能会难以为继。从政策角度,2016年已经颁布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对于可能发生的地方债务问题已经做好了准备,因此个别平台出现问题并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打破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隐形担保,打破刚性兑付。让金融机构此后为地方融资平台提供贷款时,会依照一个更加理性、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来审视这些融资平台的信誉资质、现金流、盈利情况等。但是地方政府很难让地方融资平台出问题,因为一旦出现问题,该地区在金融领域的信誉就会出现极大问题,这个风险是地方政府难以承受的。如果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确实被打破了,那么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投融资平台,相当一部分可能并不是优质的贷款客户。一些投融资平台并没有造血能力,只是通过“借新还旧”来维持现金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