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赵萌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因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和民族文化,云南各地都在推进“以文化为依托.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经济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基础,也要保护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云南;美丽乡村;模式
2016年,云南省政府通过了《云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指出“从2016年开始,每年推进4000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到2020年云南省将简称两万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任务,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因各地的生产方式、文化差异,而采用不同的建设方式。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
目前不同学者对“美丽乡村建设”界定的侧重点有些不同,但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共识应该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致力于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格外需要明确的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区别,美丽乡村建设是对从事农业生产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城镇化是村民放弃从事农业转向工业、服务业的城市型社会转变。比如一些城郊地区,大部分失地农民外出打工,这时他们生活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完善,如街道的修建等,这些属于城镇化建设范畴,不属于美丽乡村范畴。第二,美丽乡村建设应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美好、生态宜居、人文和谐、管理民主”的要求,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基础设施的改善在短时间内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云南自然风光优美,加之云南当地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历史中很好地保留下来。然而生产发展相对其他方面是落后的,制约着其他方面的进展,从而决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展。因此,可以说,生产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切入点,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文和谐、管理民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第三,以最大多数为原则,以改善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因地制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有很多种,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以村民为本,以最大多数为原则,即根据当地特色,选用最大多数村民受益的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二、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
云南自然资源丰富,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山清水秀应该是美丽云南的第一要义”。云南民族众多,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都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除汉族外,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苗、傈僳、回等25个。其中,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全省世居26个民族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汉族语言属北方语系。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历史悠久,东巴文字是迄今还存活和使用着的象形文字。”
被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特色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所吸引,每年数亿人次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参观独特的民俗文化。根据资料显示,“2016年云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31亿人次,同比增长31.0%,其中国内旅游者4.25亿人次,同比增长31.69%;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199.42万人次,同比增长11.54%,其中海外过夜游客600.38万人次,同比增长5.31%,海外客源国中入滇人数超过7万人次的客源国有13个,较去年增加2个。”旅游业作为云南的支柱产业,在很大程度上给当地人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水平。在云南八大产业中,与大部分居民联系最为紧密的是旅游文化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食品与消费制造业,而后两者的销售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文化产业给云南带来的旅客流量。因此,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扶贫攻坚,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意义重大,同时为美丽乡村建立与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三、“以文化为依托,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美丽乡村模式
最适合云南的发展模式就是“以文化为依托,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是云南独特的优势,同时这些优势的市场价值能够给当地村民一定的收入。因此,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农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旅游。
(一)“文化旅游+特色农业产业化”型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南部,遍布于红河州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四县。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五彩斑斓的梯田,优美环绕的水线,吸引着众多游客来到这里。元阳县严格按照旅游特色村的标准,将美丽家园建设与梯田旅游相融合,对各示范村进行高标准的规划和要求,包括人村道路、村内道路、文化活动室、卫生公厕、排水沟、村庄环境整治等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围绕田园风光、哈尼风情、梯田文化等元素,加大对文化底蕴浓厚的历史遗址、人文景观及传统民居的挖掘保护力度。扶持一批乡村产业的发展,引导群众生产梯田红米、茶叶等特色旅游产品以及发展蚕桑产业,自主创业经营农家乐、农家客栈。哈尼梯田核心区已发展农家乐50户、农家客栈110户。”
(二)“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型
沙溪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当地拥有着“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2002年被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列为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仅以沙溪古镇寺登村为例,寺登村作为典型的白族古村落,拥有100个世界濒危遗址名录的古集市,包含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如火把节、寨门、古宗巷、冰臼、有明代绘制珍贵壁畫的四方街兴教寺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本主节、火把节、白族歌舞等民族民风。在保护和传承古建筑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寺登村难免会融入一些现代色彩,这也是文化的融合的结果。政府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完善服务设施,增强居民居住功能,提高居民生活条件和水平。“沙溪村将打造成四个功能片区,分别为村居宜居新区及古村落传统建筑文化展示旅游区、300亩花卉种植观赏区、400亩鱼塘养殖区(钓鱼基地)和150亩蔬菜种植区(农耕文化展示及采摘基地),并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为全村1300多名村民谋福利。”
(三)“文化旅游+特色农业产业化+生态观光”型
西庄镇山林环抱、溪水盘绕,是建水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云南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素有建水县城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的美誉。西庄镇民俗文化因历史原因,受到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影响,有着汉彝文化融合的特征。各个民族的文化形式多样,信奉的原始宗教不同,包括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西庄镇打破了历史村镇保护单向‘输血的传统思路,也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兼顾农耕文化和特色产业,取得了保护和发展的双重效益。培植、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核心企业+基地+农户、‘市场+行业协会+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典型模式,发展三大产业链。同时深度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努力打造西庄特色旅游品牌链。”
这既是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三个模式,同时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三个阶段。由文化旅游到建设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园区,促使农村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增加当地村民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充分的保障。
四、云南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促使许多地方将其作为名片招揽游客,然而在当前的一些古镇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千城一面的咖啡店、餐馆、就把、商店,让古镇失去了特色,也严重破坏了古镇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当前民族文化的展示大多停留在建筑风格的层面,具备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模式尚待挖掘。
以寺登村为例,2010年后,寺登村的文化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摊大饼”的形式扩大。“客栈和餐馆正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且店主大都是外地人,而这些新居民正成为修缮当地建筑的主力军。当地人将房子租给外来人员并迁居到别处。因此,前往寺登村的游客将遇到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新建区域多被现代建筑占据,南寨门以南、北部本主庙附近、剑乔公路以西区域仅剩的古建筑也大多被居民修缮为现代楼房,致使‘沙溪复兴工程保护区域相对于整个村落明显变小。”大量现代元素的融入正让这个乡村逐渐失去味道,传统文化区域正在缩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古村落文化精髓将如何保护。寺登村的演变正是丽江发展历程的写照,也可能是各地乡村旅游的缩影或者未来影像。“市场正促使沙溪朝这个方向发展,”修缮项目负责人黄印武说,“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乡村旅游会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逐渐远离乡村,逐渐侵吞蚕食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倘若不刻意的加大力度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可能真的会消逝。
美丽乡村旅游作为云南省的一个新亮点,一定要汲取现有旅游开发中的经验教训,处理好旅游开发中对原始村落改与不改、哪里改与哪里不改的关系。“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维持原貌,延续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不能大搞商业化、城镇化,挖掉云南乡村旅游的根,推翻云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因此,既要依靠市场力量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也应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针对许多当地人搬出古村落,外地人来经商,“只有建筑,没有人居”的空壳现象,应合理配置资产收益。在古村落的布局上,需要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共同打造互补型的空间布局。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中,以“五位一体”为总体布局,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为根本,以优先保护文化为原则,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EB/OL].ht—tp://yn.yunnan.cn/html/2016-02/01/content_4150203.htm,2016-02-01
[2]云南:我国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EB/OL].http://www.scio.gov.cn/ak/xwfb/2013/14/11/Document/1320365/1320365.htm,2013-05-06
[3]2016年云南旅游总收入4726.25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4.31亿人次[EB/OL].http://www.cnta.gov.cn/xxfb/xxfb_dfxw/201701/t20170125_813232.shtml,2017-01-26
[4]王美红.元阳:因地制宜雕琢美丽乡村[N].红河日报,2014-10-10(003版)
[5]沙溪村市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项目启动[EB/OL].http://www.by.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des/byqjgz/xw/201601/1240141.ht-ml.2016-01-06
[6]孙娟.彝族小镇:云南西庄——中国首批特色小镇[EB/OL].ht-tp://www.upnews.cn/arehives/29360,2017-04-11
[7]中国茶马道上的一座古镇——云南寺登村正重生[EB/OL].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6-03/8786591.html,2016—03—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