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心无际
“莎士比亚先生穿越三百年在跟你讲话,斯通纳先生,你听到了吗?”这是文学概论课上,亦师亦友的斯隆读完莎士比亚第七十三首十四行诗后,对斯通纳(Stoner)所说的话。打开斯通纳精神世界大门之余,成为了对他的喝问,也似乎是《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穿越了半个世纪的叩问。当斯通纳的灵魂裸露在我们面前,就犹如悬起了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他自己,还包括人海中的我们。
有人说,斯通纳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美国梦,我觉得,不准确。准确而言,是绝大多数人的梦。一个穷小子是怎样通过自己踏实的学习,用知识改造命运的。如果这样说,那是一篇很励志的小说了,而这又只属于小说前面很小的一部分——故事在徐徐展开。
全书的气息凝重,主角性格冷漠,配角同样冷漠。能够让人感到温度的,是作者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与情景描写。
“你是一个单纯的土地的孩子,也在弱者之列——你是个梦想家,一个更疯狂世界的疯子,我们中西部本土的堂吉诃德。”这应该说是作者借马斯特思之口给斯通纳定了一个基调。
他的理想不够伟大,和所有普通人一样,只想拥有一份爱情,一份工作……
四十多岁时,“情欲与学问”,“全都有了”。我更喜欢这时的斯通纳,不是因为与凯瑟琳的婚外情,而是因为这时他的灵魂是解放的、自由的、自主的。
换个角度而言,斯通纳的人格是分裂的。这种分裂完美地让他与外围世界有了割裂和“融合”,也是他能感觉自己活着的一种方式。简单有效,不过是自我催眠。这体现在他与妻子伊迪丝的“冷战”与做学问上。对伊迪丝的不断让步,对女儿的爱无法实现,只能勉力用自己的心去温暖自己的手与脚。研究学问并写出著作,与其说是钻研的结果,不如说是逃避世俗冷遇的副产品。当斯通纳收拾屋子的时候,他意识到,很多年来,自己并不知道他有过一份憧憬,一直锁在内心的憧憬,这个憧憬表面上是指向某一个地方,其实就是他自己。
作为小人物的斯通纳,是无助的,对现实的冷漠,是无奈,也可以视为斯氏渐渐形成的一种抗争方式。无力,却也只能这样。从客观上讲,社会是一个圈子,是需要这样的人做陪衬的。对社会某些群体而言,这不是抗争,是另一种迎合。对系主任劳曼克思说NO,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学问本身的捍卫。这几乎是斯通纳唯一一次与世俗的正面交锋,也以失败告终,这是一个壮举,也是一个令人玩味的讽刺。
书中人物遇到的事情很简单,却在特定环境下产生了独特效应。斯通纳的一生是没有释放的一生,好容易有了一次意外的爱,却还把他推入了深渊。这是多少小人物遇到的事啊。斯通纳没有最深切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这也许是作者要传达的另一种意思,一个小人物,哪怕是一个知识分子,也可能不敢或无法直面现实与自己的懦弱。
《斯通纳》把寻常生命最幽暗的自我忧怜暴露了出来,这也许是这本书“尘封”半个世纪的原因之一。而今重新出版,这种自我哀怜得以再度展现在白天与黑夜之间,心灵得到抚慰,终究,社会无法忽视这样的小人物的辗转跌宕。这也许是它广受瞩目的一个原因。
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也有着轮回的一面,斯通纳的一生谈不上美好顺遂,女儿格蕾斯的情感以及迷离难言的遭遇也令人唏嘘……这是作者的隐喻,还是世事的杀机?
我想,这是生活的一种必然,一种宿命。在斯通纳这样的人没能真正提振自我、重塑生活之前,他们只能是一块石头。当然,石头也是多面的,既可能是冷漠或孤立的,也可能是淡然而坚硬的,并隐含着一种重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