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企业薪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时间:2024-04-25

孔德颂

【摘要】国有企业绩效薪酬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长远发展、人员引进与保留等方面。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薪酬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企业薪酬制度改革与创新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创新

近年来,国企薪酬改革成为了国企改革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科学的薪酬管理不仅能促进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督促员工自愿完成企业目标,朝着提高企业效益的方向而努力,也为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增加了筹码。但目前国企绩效薪酬管理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探讨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十分必要。

1 企业绩效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薪酬体系设计不合理

薪酬构成即为薪酬体系,设计薪酬体系是为了实现按劳分配,保证员工的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薪酬、奖金、福利、津贴、社保、绩效是构成员工薪酬的主要内容。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大多数企业的薪酬主体为固定薪酬。这种现象表明,固定薪酬所占比例较大,将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产生惰性,进而影响企业发展。但当固定薪酬所占比例太小,同样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导致员工对企业、工作缺乏安全感。

1.2绩效薪酬管理制度不科学

传统的国企薪酬管理制度不具有竞争性,并使得员工忧患意识缺乏,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一方面,虽然国有企业已经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但仍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政府并未完全放手。政府的干预降低了国企薪酬的自主性,从而无法实现“因地制宜”,导致优秀人才的外流。另一方面,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科学,定位模糊;考核管理职责不明,相互推卸责任等,这加剧了绩效管理的矛盾,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态度与积极性。

1.3绩效薪酬结构不合理

目前,国有企业薪酬结构特点主要有:国有企业员工薪酬结构单一,主要执行岗位工资制;稳定性工资所占比重较大,精神上的奖励较少,并且薪酬与行政级别挂钩;薪酬极差较小,难以区分管理系列和技术系列。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生代员工也正逐步成为国企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学历较高、思维活跃,注重自身价值的认可与自我发展前景。若稳定性工资占比大,不能体现关键岗位薪酬,忽视了他们自身创造的价值,会让他们体会不到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同时,对于实行薪酬极差较小的国有企业来说,虽然设立岗位薪酬制度,但晋升后,责任的增加与薪酬的增加不成比例,因而对员工起到的激励作用并不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措施

2.1做好薪酬制度的分类设计工作

当前,做好国有企业功能的界定和分类工作已经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根据企业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的范围,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企业和公益类企业,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和分类考核。对于商业类国有企业企业家,应当兼顾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企业本身经营性质的不同分类考核,在管理层方面,应当采用市场化薪酬激励方式,使其薪酬与其经营业绩挂钩。对于公益类的国有企业,应将其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在考核中应引入社会评价体系,有区别地进行分类考核。这类企业的董事和监事可作为国家公务员享受公务员薪酬,其经营者应按市场化方式选拔,并按照市场规则获取薪酬。

2.2不断完善企业薪酬制度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部分,薪酬管理要求必须以人为本,在企业里真正地尊重、了解员工,满足员工的需求,进而实现薪酬设计合理化。员工作为一个个体,在对薪酬的认识及需求方面每个员工都不一样,如管理人员,其对事业成就感更为重视,注重的是发挥个人价值,因此在薪酬设计中,针对此类人群应对非物质薪酬加以重视。而对普通性员工,因其具有较低工资,在薪酬方面应以奖金为主。在薪酬制度完善过程中,还需对其弹性进行思考,如选取刚性薪酬制度,将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制度制定中需尽可能不采用。在弹性制度设置中,其基础为岗位分析。首先,需对岗位的重要性加以明确,因岗位、级别不同,则薪酬也会存在一定差异,该差异性能够将岗位、级别的重要性充分突显出现,但不应过大,防止产生副作用。因此,在参考市场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必须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完善薪酬制度。其次,弹性也应存有员工个人薪酬制度内,员工绩效完成情况不统一,则薪酬工资也不应相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3构建多元化薪酬结构体系

当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水平应当是与经营者的业绩相挂钩的多元化的薪酬結构形式。构建多元化的薪酬结构体系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继续运用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的短期薪酬激励方式。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期股、业绩股票和完善的养老金计划等长期薪酬激励方式,从而调动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经营者薪酬激励设计时,应根据经营者产生方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多元化的薪酬激励方式。行政委派方式产生的经营者的薪酬激励设计,应当注重运用行政职位、政治荣誉和级别晋升等非货币薪酬激励方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公开招聘的经营者的薪酬激励设计,应当把薪酬结构的重心放在期股、期权等中长期薪酬激励方式上。

2.4建立绩效考核薪酬体系

首先,建立考核决策机制。企业应加强重视决策水平的提高,积极学习相关的决策知识、管理知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其次,建立考核实施细则。企业应根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况建立完善的考核细则,对员工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核,增强考核的系统性与客观性。再者,建立差异化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和业务难度设置差异化绩效考核量化指标,增强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最后,强化绩效薪酬考评的监督。对绩效薪酬考评的监督,是绩效薪酬管理公平性的保障。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绩效薪酬委员会,一方面,监督考评过程的真实性,确保考评过程最大限度的公开透明;另一方面,监督考核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奖惩确实是按照考评流程得出,并且落实到个人,不偏不倚。

3 结束语

国企薪酬改革要从绩效薪酬管理入手,才能更好地落实于推行。当前国企绩效薪酬在管理制度不科学、考评未有效实施、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强化绩效薪酬考评的监督、提高绩效薪酬管理公平性、建立宽带薪酬制度和绩效薪酬管理市场化等改进措施,以期有益于推动国企薪酬管理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全怀周.破解国企薪酬制度改革的八大难题[J].企业文明.2015(12)

[2]杨宜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深化国企薪酬制度改革[J].党员生活(湖北).2014(05)

[3]唐杰,张晓媛.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