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樊涛
【摘要】自克鲁格曼“中心—外围”模型建立以来,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文章系统地梳理了 “新”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理论脉络,介绍了相关主要的理论模型,并预测了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 “新”新经济地理学 企业区位选择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间行业内贸易量快速增长、企业分布全球化、产业集聚等现象的大量出现,传统理论对企业区位选择的解释越来越无力,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本文系统梳理了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经济学最新分支的理论脉络。
二、古典区位理论与新古典区位理论下的区位选择
将地理空间与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初期。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最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用的影响,他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20世纪初发表了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工业区位理论》 (1914)。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区位理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美国学者Isard 创立的“区域科学”和Alonso 开创的“新城市经济学”为大家所熟知。Isard (1949) 致力于将古典区位理论整合到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经济活动区位问题的分析范式,但其始终未能建立起关于区位的一般均衡模型。随后Alonso (1964) 提出城市土地竞租理论,以完整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和企业布局、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行为,揭示了城市内部空间中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
新古典区位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均衡与空间竞争,其在古典区位理论的基础上从比较静态与最优化角度分析企业区位选址问题。然而,新古典区位论的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沿用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产品同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这极大的影响了其理论对于现实中企业区位选择现象的解释力度。
三、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下的区位选择
1991年,克鲁格曼发表了《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提出了“中心—外围”模型(CP模型),它标志着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在分析中,克鲁格曼将D-S模型(Dixit,Stiglitz,1977)拓展到了两个区域,在两个区域对称分布的初始状态下,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导致流入区域市场规模增加,通过“本地市场效应”吸引企业入驻;企业聚集区域的商品由于包含较少的交通成本而使得价格较低,从而产生“价格指数效应”吸引劳动者流入。这两种效应产生循環累积因果关系形成聚集力。同时,由于农业劳动力不可流动,并且一个区域内企业增加会导致竞争加剧产生“市场竞争效应”,从而产生分散力。聚集力和分散力的权衡形成区域聚集或扩散的格局,其中贸易成本是关键参数。
1999年Fujita等人出版了《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2001年Brakman等人出版了《经济地理导论:贸易、区位与增长》、2003年Baldwin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出版了《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这三部著作的出现标志着新经济地理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并趋于成熟。
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对经济学来说是把空间概念引入经济系统,和采用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假设的传统经济理论和经济地理研究不同,新经济地理学以规模经济、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为假设条件来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接近于现实。在C-P模型(1991)的基础之上,大量拓展模型相继出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也得以不断完善。Martin 和Rogers (1995) 的自由资本(FC) 模型、Ottaviano 等(2002)的OTT 模型、Forslid 和Ottaviano (2003)的自由企业家(FE)模型都是其中重要模型。
四、“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主要关注产业层面的异质性,然而,现实中相同产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异质性以及企业劳动力的异质性要明显得多。因此,借鉴国际贸易领域“‘新新贸易理论”的思路,研究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兴起,成为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的又一次突破。2006年,Baldwin与Okubo共同发表的《异质性企业、集聚与经济地理: 空间选择与分类》标志着“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开端。
Baldwin 和Okubo(2006)将企业异质性引入了自由资本(FC)模型中,分析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文章有两个主要结论,选择效应:由于高效率企业定位于大市场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能够应对大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因而大市场总是倾向于吸引高效率企业的迁入,并且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迁移至大市场的意愿越强烈。分类效应:随着高效率企业迁移至中心区,中心区市场竞争加剧,中心区低效率的企业将不得不向小市场转移以逃避激烈的竞争,从而形成高效率企业定位于大市场和低效率企业定位于小市场的格局。
五、结论
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些研究结论与现实经济更为贴切,能够有效地说明社会经济问题,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政策建议。中国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可以预见,新经济地理学,尤其是“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国化研究将是下步国内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3).
[2]陈勇兵,康吉红,王艳.“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脉络梳理与展望[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2).
[3]汪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演化概述[J].经济资料译丛,2014,(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