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刘敏
【摘要】全文以“一带一路”这个社会热点作为探讨的内容。从当前国内行情和国外行情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所产生的必要性与其重要意义之所在。“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的带来发展机遇,可以完成中国振兴的战略构思。更是线路上诸国共同的事业,有利于将政治上的互利互信、地理上的区域毗邻、经济上的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合作互惠、持续增长的更大的优势。这一战略虽从较为宏观的国家层面出发,但与普通群众也联系紧密,不仅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更能促进交通运输、旅游消费、贸易出口、出国留学等方面的显著增长。“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方面,在所覆盖的区域内对这个战略持有积极正向赞同意见的有50多个国家,俄罗斯仅明面上表示支持,但实际行动上却有所顾忌,而许多欧洲国家则持中立态度,静待事件进一步发展。任何一个战略构思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共同体,如何抓住机遇与迎接挑战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 国内环境 国外环境 机遇 挑战
一、“一带一路”战略概述
(一)“一带一路”战略定位及内涵
王海良研究员作为上海社科院图书馆馆长,他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宏大的战略构想,因为它全面契合了中国的总体大战略,这充分体现在它对国家安全、发展和统一战略的重要作用中。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可以促使中国进行全面的发展,同时还起到促使国家统一的作用。外交学院苏浩教授认为,中国地处东亚大陆,是一个沿海国家,与东亚国家拥有紧密的互相依存关系,在“东亚共同体”建设方面提供重要推进力量;同时地理位置上中国居于亚洲的中心,与北亚、南亚、中亚都有接壤,也较多地参与了这些区域国际关系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实行的意义
(1)“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连接了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中国东部的开放前沿和经济重心,通过新的通道建设,将我国经济中最具优势的部分与全球经济最具潜力和最具实力的部分联系起来,为中国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2)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覆盖了我国西部、中部以及重要的沿边地区。中西部以及沿边地区虽然在经济的发展水平上落后于东部地区,但是确实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举例来说,西部地区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2%,与13个国家接壤,不论是从自然资源还是从对外贸易这方面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潜力。“一带一路”的建设为内陆和沿边地区打开国际市场通道,培育国际市场空间,开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3)“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优化我国与沿线国家资源配置,对于我国实现产业转移,对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沿线人口众多,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巨大。对我国而言,我国可以将过量的产业转移到沿线国家,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沿线国家为我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而我国对沿线上的国家提供了较为先进的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在过去10年里,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频繁,贸易额持续增长,对沿线各个国家的直接投资体量年均增长达到惊人的50%,这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与直接投资总体年均增速相比是较高的。所以,“一带一路”的战略促进了实现各国要素和资源的全球流动和配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途径。
(三)“一带一路”战略给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企业家们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回顾中国历史中近代民族资本的数次快速发展,企业的迅速崛起与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密不可分。“一带一路”带动产业向资源富集国转移,为国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契机,鼓励企业家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的企业家精神,顺应国家战略,大胆地走出去。
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在“一带一路”道路上,各国存在国情相异、政治制度不同、文化观念差异、宗教观念差异等问题。仅靠中国一己之力难以支撑起整个沿线的崛起,只有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吸引各国力量的广泛参与,才能够真正体现“丝路精神”,重现“丝路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面临巨大挑战、任重道远。
二、中国如何参与“一带一路”
(一)中国政府
(1)中国在施行“一带一路”政策时要努力加强与印度的合作。从长远来看可以从南亚地区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方面与印度形成合作共识,达到利益双赢的目的。这一点可以参考之前中国与邻国俄罗斯在“一带一路”上的经验。 “一带”这个词在提出之时,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就曾持消极的态度。可是普京访华促进了中俄之间的交流了解,加深了两国的友谊,使得俄罗斯的态度慢慢从消极转为积极。主要是因为在“一带”的建设过程中,俄罗斯获得了众多权利,如计划的知情权、发言权与决策权等等。而且双方明确提出,在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中俄罗斯要“实施共同项目”。针对之前的经验,中国与印度同样可以采取类似的合作方式。双方在充分沟通后,确定出彼此利益的共同点,从而进行利益双赢的项目合作。2014年12月,中国宣布了对别国一系列的援助项目,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2014年11月,在南盟峰会上,印度也在主动推动南亚一些国家进行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通建设。从保证合作而非冲突的角度看,二者在南亚地区推进的建设,仍能找到较多的项目合作机会。
(2)建立较为自由的非正式磋商机制。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印度洋的战略安全方面。这种担忧比较偏向对长远的忧虑。中国到印度洋拥有较为漫长的补给线,所以并不会对印度在印度洋区域的地位造成较为直接的威胁,但是中国的长远的战略布局才是新德里真正关心的核心。中国与印印度已经建立了一些双边对话机制,但是与南亚国家却并未建立。而如果中国要在南亚地区建立这种机制,便会给予印度方面很多的知情权和决定权。所以,在国际政治方面,这种非正式磋商机制常常能够起到一定的消除疑虑的作用。考虑到中国目前仍未加入南盟,尤其需要多边对话平台进行必要沟通。中方应该适时探讨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三方合作的可能性,加强合作互助关系、共同谋求发展,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地区的发展与强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应持续贯彻和平发展的国家理念,努力构建国家间的信任体系。虽然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较为正当的手段,维护了我国的领土主权,捍卫了大国尊严,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部分亚太国家对中国的行为感到忧虑,因为中国在实际行为方面明显背离了中国所一贯主张的善意和和平发展的理念。“981事件”引发了国际新的紧张态势,使得“中国威胁论”的观点在亚太国家间更具影響力。中国在此次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强硬”态度,导致很多亚太地区的小国对中国的任何善意行为都持怀疑、观望态度。如果中国的任何行为政策都被怀疑目的的话,要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着实困难。中国不能忘记自己的大国效应,因为它的一些政策对地区小国而言都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因此,中国需要解决与邻国之间的信任缺乏的问题,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将合作关系提升至更高的水平上。而发展与巩固战略互信将是“一带一路”政策推进过程中重点考虑的任务,包括推动印度参与“一带一路”也不例外。
(二)中国企业
企业要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充分发挥制造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积极改革方式方法,综合采取出口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拓宽对外合作水平的广度,强化对外合作的深度;加强有效合作,形成走出去合力;提高品牌建设意识,履行好社会责任和表率带头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注重人才的力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