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赵前明 刘文斐
【摘要】维特的性格是特殊的,带有狂飙突进时期的敏感、脆弱、幻想、激情和感伤;“维特式的人生”,不只属于维特一人,而是当时社会和文学中一代青年的共相,是18世纪德国和欧洲青年普遍的一种人生状态。
【关键词】维特 性格 人生悲剧 意义
《少年维特之烦恼》围绕着维特与绿蒂的爱情这条情节主线,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体现了狂飙突进时期德国青年维特敏感、脆弱、幻想、激情、伤感的人格及其悲剧的一生。
一、维特的性格
歌德笔下的少年维特有着典型的“狂飙突进运动”的时代色彩,又有着敏感脆弱自尊多情的个性特征。“性格就是命运”,维特的悲剧命运和他的性格紧紧联系在一起。
1.维特的性格是当时的“狂飙人格”的具体表现。
维特的性格是激进热烈的,表现在反抗一切束缚以伸张自我的精神。维特的时代,“自然”是一个热门话题。早在十八世纪中叶,卢梭目睹私有制产生以来,人类创造的财富和精神文明压抑了人的发展,人的贪婪和欲望使人逐渐背离了自然、朴素和美好的本性。他认为人类最美好的状态是自然状态,因此,他强调人必须“顺乎自然”,呼吁“返回自然”。维特是青年歌德的影子,歌德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一名主将,狂飙突进运动使歌德经历了一次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有着出众的才能,高尚的情操,奔放的激情,远大的抱负,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代表着一代觉醒中的德国知识青年。
2.维特是一个从根基上动摇了的心灵。
他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心理倾诉者,是个幻想感伤又脆弱易断的悲剧形象。维特对自然的无限崇仰,淋漓尽致,不仅表现着青年歌德本人的世界观、宗教观、社会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等,而且更重要的,是曲折的反映了新型资产阶级变革者对现实的要求。因为,拿“自然”的尺度来衡量,当时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法律道德、教育文化乃至生活习俗等等,没有哪一样是要得的,没有哪一样可以继续存在下去。他的追求是一种幻想,但本质上却带有一种感伤。他带着强烈的感伤主义情调,他一味强调心灵感受,爱天然、爱自由、爱真性情、爱美丽的幻想。维特虽然是一个热情纯洁、绝顶聪明的少年,性格类似少年歌德,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更多的则是多感、更温柔、更软弱些,他的情感过于纤细,性格过于脆弱,他的对世界的好与坏或者光明与惨暗,都是他自己心灵的反射,注定他人格根性上的悲观,这样一颗易碎的心是不能长存于这个坚硬冷酷的世界的。
维特的性格不是他一个人的性格,而是那一代人所共有的激进、感伤情怀。
二、维特命运悲剧的原因
维特对自由平等地位的追求、感伤脆弱的个性及爱情憧憬与社会等级制度间的矛盾,造成了他悲剧的一生,最终维特不得不采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现实。
1.维特的悲剧是其爱情与道义冲突下的结局。绿蒂不仅仅是维特的恋人,她几乎是维特全部理想的化身,美的代表。绿蒂不仅仅是他的爱人,也已经成为他心灵的攀附对象和避难所。他对她的爱是炽热的、忘我的,然而却多少有些偏离了爱的真义,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变态的爱,最后的结果不是毁灭他人,就是毁灭自己。与其说他爱的是绿蒂,不如说他爱的是他自己,千方百计地要从对异性的征服中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在理性的藩篱面前,维特的内心才会产生如此复杂的纠葛和深沉的苦痛。当意识到自己难以被绿蒂接纳时,维特选择了现实;当现实把他拒绝了的时候,他又回到了绿蒂身边,而终究得不到爱人的事实又使维特变得愈加疯狂。当绿蒂宣布了他的梦想之幻灭,维特全部的人生希望、青春的热情、生活的勇气都被一道摧毁,从而只得以极端的方式——自杀来表露对现实的反抗。
2.维特的悲剧是其个性和社会存在的巨大差距造成的。18世纪的德国,青年的精神和生活正受到严重压抑和摧残,思想苦闷,渴望摆脱封建束缚,但又缺乏斗争的力量,看不到出路,普遍存在消极、颓废的情绪。维特尽管开始觉醒,但他的精神上仍免不了留有时代和阶级的烙印——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斗争中的局限性和软弱性。他既对现实感到愤懑和憎恶,不愿在黑暗的环境中忍辱偷生。烦躁、焦虑转为苦痛和忧虑,对社会完全绝望,最后决定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向罪恶的封建制度发出最强烈的谴责和抗议,他发觉自己毫无出路,对前途再也没有抱任何希望,就这样,封建社会的不合理制度、旧秩序、陋习、偏见和压力夺取了一个有为青年的生命。德国资产阶级无力根据本阶级的利益改变现实,歌德甚至宣称“满怀愤慨,不顾一切,以为人生既然不能再拖下去,脱离尘世,到为得计。这种病态的情感,使他们面对鄙俗的社会现实更加软弱无力。”在经历一系列挫折以后,维特觉得自己的梦非常缥缈,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因而选择以死抗争。
3.维特的悲剧是其人格与世界发生冲突的结果。维特是追求自由平等的,是自尊的。他热情奔放,独立不羁,不愿受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所以不是循规蹈矩,理智冷静,善于克制自己感情和欲望的市民类型。维特曾用着事业上的发展来摆脱爱情的失望造成的心灵的创伤,因而他到公使馆供职,以一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当时德国社会十分鄙陋,那些拘泥刻板的人,处处因循守旧、虚文俗礼,公使对标新立异的维特很是反感,周围的那些人一心追逐等级地位。受尽屈辱的维特非常愤怒,难怪他要发出哀叹:“最令我恼火的是市民的可悲处境”。封建阶级为了企图永远保持它们的既得利益,鼓吹尊卑有别,把封建等级制度看作是天经地义,不容改变,在那样的社会里,容不下资产阶级实现其“个性解放”、“感情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人性的自然本性”的理想。维特是个富于自我意识的市民青年,不甘心对人俯首帖耳,自认低人一等,结果处处碰壁。歌德曾谈到维特说“看看‘维特时代我们会发现它与一般世界文化进程无关,而与每个人的个人生涯有关,个人生来就有自由本能,却必须使自己适应沉浮世界的狭隘限制”。
维特的死既有社会的责任,又有阶级的局限。杨武能说“贵族阶级的歧视和压迫,曾使维特愤懑不平,一度想‘抓起到来刺破自己的胸膛,以抒积郁的话;那么,对市民社会的厌恶和失望,更令他痛心疾首,真的‘提早结束了生命的旅程”,诚如卢纳恰尔斯基在为纪念歌德逝世一百周年作的报告中指出“歌德的生命快结束的时候,他已开始看出资产阶级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内在矛盾”《维特》更加揭示了个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维特以及同时代的所有青年的进步青年的烦恼和苦闷,都产生于这种矛盾中。正如恩格斯所说:“维特建立了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维特的形象蕴含了十八世纪下半叶德国社会的现实和时代启蒙儿的矛盾,绝非是一个人的特性,而是体现了一代人的共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