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研究

时间:2024-04-25

葛晨新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飞速发展。针对我国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问题展开研究,运用相关风险理论以及金融学相关学科中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在我国第三方支付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结合实际情况系统论述我国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联系美国等国家的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最后出适用于我国的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风险管理 内部风险 外部风险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2009年以来,迎来第三方支付新的高潮,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保持5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较之以前已经有极大的突破。2012年首次突破10亿大关。2013年成功达到17.2万亿元,较之上一年增长38.71%,此达到近年最高比率。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20亿元;2015年发展迅猛,交易规模达31.2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04.2%。第三方支付行业在近几年进入监管时代,并且随着一些风险事件的发生,业内不断推陈出新,业务的监管与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在2010-2012年期间,央行接连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该行业进入全面管理时期,对准入门槛也进行了硬性规定,要求最低注册资金3000万;此后,人民银行发放第一批《支付业务许可证》,共有197家获得;2011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北京成立,从此我国第三方支付的清算问题终于有了相关解决部门。2011年10月,央行出台《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对于多用预付卡的一系列使用问题细化规定。2012年,出台的《保险公司财会保险规范》,对公划转,结算,备付金问题做出明确规定。2015年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案例层出不穷,因此2015年的央行条例格外严格以及更加具体化的针对各个机构。具体表现在:网络支付消费金额将受限;网络转账将受限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受限制。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存在的风险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外部风险

市场风险。第三方支付的市场风险是指由于第三方支付市场价格水平受第三方市场各因素变化影响而发生波动引起的风险。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两个部分,可以通过Michael Porter提出的“五力分析模型”进行细致的分析。“五力模型”中五力指的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在第三方支付过程中风险来源的“五力”分别是供方、买方、潜在进入者、替代者、第三方支付行业竞争对手。

(1)来自银行的市场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关系比较微妙,商业银行除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者,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瓜分市场份额之外,还是其特定供应商,支付机构需要与指定商业银行进行签约,具有一定信用水平之后才可以开通服务。之所以能实施服务,根本原因在于银行的准许。近些年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壮大,许多优秀的平台已经占取许多网上银行的客户,一些信誉好,服务优良,注册资金大,消费者使用率高以及各项指标优秀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可取得银行牌照,因此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迎接这一必然趋势,商业银行开始不断革新银行陈旧的支付制度,以商业银行在国内一直以来的良好口碑积攒消费者,同时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设立进行打压。如果银行拒绝合作,那第三方支付平台便不能成立,同时会遭受巨大损失。

(2)来自竞争产品的市场风险。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注册资金要求以及备付金要求越来越低,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增加。我国现阶段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坚实的客户基础和市场经验,因此为了争夺客户资源,许多机构打出零利润的战略方式,大打“价格战”。替代品威胁:由于人们消费习惯,现阶段现金消费仍然占据了很大比例,并且成为了电子支付的替代品。人们普遍更加信任银行的相关现金业务例如,银行的转账汇款、货到付款、银行电汇等传统支付款方式。而认为电子支付存在许多的风险,没有信用的保障资金的支持,操作不易掌握等问题。潜在进入威胁: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刺激,导致外资大规模涌入。一般情况下,外资的资金充足,科学技术先进,一旦进入国内市场将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占据了国内支付机构的市场份额而且还会给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服务。

(3)来自客户的市场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个为网络支付操作服务中介,即资金管理人。用户就是机构客户,也就是平台服务的消费者。各个平台目的是能够获得更多客户群体,在费用方面开始激烈斗争,有一些服务还会采用零费用的形式。这样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处于了被动的状态。因此客户呈现出极大不稳定性和相对较低的忠诚性。

法律风险:法律定位模糊。我国在法律体系中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定位并没有明确的给出,但是总的趋势是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公司拒绝将自己纳入金融机构(银行)的行列,极力将自己定位成支付中介,是交易中间人。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的状态,使得工商行政和信息产业部的监管也处于混乱的状态,监管权限问题严重,则客户的资金安全性很差,甚至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阻碍的作用。法律关系复杂。其中有两种法律关系:一是民事法律关系,即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其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二是行政法律关系,即政府管理部门依据规范性法律文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从业行为进行管理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只要在这个关系上出现冲突,一方面没有明确法律帮助解决矛盾,另一方面支付平台定义为资金中间人便会减少相应法律责任,这种问题下权利与义务并非对等。

流动性风险。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吸收消费者的资金后停留在平台内部的部分沉淀资金运用不当、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使得企业面临资金变现压力或是资金流失无法收回,进而无法满足运营需要而产生的风险。这不仅会给第三方支付企业带来流动性风险,在另一方面也会对第三方支付用户尤其是网上交易中的商家和消费者带来风险。在特殊状况下,流动性问题可能带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债务风险,严重的甚至无法偿还直至破产。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内部风险

(1)买方失信。买方因各种客观及主观的原因发生了违约的现象。这样的行为虽然不会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买方产生什么损失,但是在操作时候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并且会增加不良用户的比重,对于第三方平台的名誉有间接的影响。而且在买方失信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其他的一些风险,比如,套现,洗钱,诈骗,虚假信息交易等行为。

(2)卖方失信。是指卖方不能及时或者没有能力提供商品的一种行为。由于此行为不仅对卖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信用度的下降,而且对于买方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时间消耗,交付给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中介手续费用,因没有及时获得商品的相关的损失。一些其他风险应运而生,信息泄露,资金非法挪用等。

(3)第三方支付机构失信。是因第三方支付机构因资金不足无法对货款进行支付以及担保金清偿而表现出来的失信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对于买方产生影响而且对于卖方也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买方因不能及时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付款,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卖方因无法及时接到交易的信息。

三、国外对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的现状

美国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法律监管:采用不断补充的方法进行立法,虽然没有拟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专业法令条例,但是根据第三方支付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对监管法令不断修改及补充。美国第三方支付公司业务的最低资本监管:第三方支付平台被界定为钱币服务机构,拥有货币转账业务营业许可证,并且规定第三方支付准入的最少数量资本金以及必须按时提交相关报告硬性规定。

欧盟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原则: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上,提倡坚持谨慎原则同时,还要讲究适度、坚持不断改革开拓,在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上都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先,消费者的权益包括经济以及人身权益等作为宗旨。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一直倡导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一体化,因此运用了不像美国那样的分州管理而是集中管理的制度,由中央银行作为平台的统一管理部门。

四、我国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合理化建议

(一)政府部门对外部的风险管理

(1)完善第三方支付立法。明确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具体定位,是非金融机构还是仅仅是货币服务机构,这样可以便于确定立法的范围和相关负责的政府部门。做到规定清晰法律定位,正确归咎相应责任,缕清主体之间关系。采用增补方式不断设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监督管理法律。采用纵向、横向相交叉有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联合进行纵向监管以及财政部,司法部等相结合的横向监管方式。各级各部门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法律设置原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清正廉洁的原则。

(2)建立相对灵活的备付金监管制度。我国要结合具体国情,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备付金制度,增加其灵活性,制定出适合中国的备付金监管制度。

对备付金的制定时:加强第三方平台在指定银行的备付金比例金额,增加追付保证金比例,以增加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相关业务与服务的最低准入门槛。保证支付平台的货币的流动性,加强信用度,在保证支付平台经营状况达到要求,稳定我国经济同时,还必须保证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消费者经济权益。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牌照时最低金额。商业银行对保证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央行应该把第三方平台中存留有得商户保证金专门账户和与此有联系的全部相关联账户状况详细实施现场以及非现场监察。

(二)第三方支付机构对内部的风险管理

兼顾创新与规范。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找到新的盈利点的关键,以降低相关风险出现的概率,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手段,新的服务种类,以优质的服务留住客户。但是创新的同时一定要以第三方平台的相关法令要求为基础。

完善用户认证机制。首先,用户需要在指定银行用合法身份进行规定流程操作建立账户,并且合法身份必须是我国公安系统上有过登记验证,如身份证号、护照号、军官证号等,用户才可以在平台上按照规定程序设立账户。其次确保用户身份合法正确的条件下,加大监控力度,加强对交易过程监督。对于一些违法行为可以追其根源,究其责任,依法严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