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歌唱中气息的运用

时间:2024-04-25

汪博轩

【摘要】气息就是歌唱的动力,就是歌唱者的能量。有人说:唱歌就是放风筝,声音就是风筝,气息就是线。气息扎的越深,声音会飘的越远。一个歌者,没有气息就像运动员失去了双腿。在歌唱训练过程中,要具备科学的发声方法,要认识呼与吸在正确发声与歌唱中的运动规律。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慢慢的气息会得到正确的解决,这样一来,也就为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歌唱;呼吸;气息的运用;训练

一、歌唱呼吸法的种类

(一)胸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是一种用人身体胸腔部分来控制气息。把胸部做为每个起音的支撐点,用胸腔共鸣来发音的一种呼吸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很容易造成把声音挤出来或者是喊出来,而造成音域窄、气息浅短、不容易持久的去演唱,去发挥,演唱的作品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些现象在很多的业余歌唱者的身上就能体现出来,吸气的时候把气息全部吸到胸腔里,这就是所说的提气,然后两个肩膀不由自主的也随着气息一起提起来。这就形成了开头错误的现象,气提起来了作品肯定就唱不好。因此,在当今的教学与演唱中这种呼吸法在不断的被淘汰。

(二)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是一种用小腹的收缩和软肋扩张的一种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比胸式呼吸法吸气吸的深。腹式呼吸法起音低,气沉的稳,发出来的声音浑厚。但是这种呼吸法由于吸气太深,发出的声音低沉虚弱,经常容易造成气息不顺畅,声音没有流动感,没有灵活性,唱不出演唱者本身应有的音色。也达不到我们所追求的要求。因此,腹式呼吸法在我们的个唱以教学中也是缺乏科学性而需要改进的。

(三)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把胸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结合在了一起,胸部和腹部同时工作,让气息能够更加的稳定和运用,在演唱不同的作品中随着音高的变化,能够去合理的调解,让作品能够更好的发挥,声音更加的稳定和持久,表现力丰富多彩。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音乐届共同所认可的一种呼吸方法。它把以上两种呼吸法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取长补短,发挥出了各自的优势,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更好的、更科学的去完善。

二、如何科学的练习气息

关于吸气,最重要的是保持全身在放松最舒服的情况下来完成它。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通过胸腔和腹部同时工作,让气流很自然的吸入体内,从口腔和鼻腔进入,经过胸腔一直下沉到小腹中。这个说法是很抽象的。我们在歌唱前就是要身体直立,全身放松,气沉丹田。所谓的气沉丹田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精髓所在。就是很自然的吸气经过胸腔达到腹部里,让气息能够沉稳下去。或许很多人会说自己老是放松不了,找不到那种状态。咱们每天时不时都会打哈欠,困了会打,累了也会打。其实在打哈欠的同时,就是全身最放松的时候。打哈欠是一个很自然很舒展的吸气过程,与此同时人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最放松的时候,从头腔、鼻腔、口腔一直到胸腔和腹部全部都打开了,这个感觉是唱歌最好的状态。几乎所有的声乐老师在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都会说这个并且加以示范。在这个状态下,唱出来的歌曲是非常的饱满,非常的通常,非常的有流动性。

气是很流畅的吸进去了,但是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呼出去。每次呼气的时候要保持兴奋的状态,再加一点点的夸张,这样做对人的身体也有很大的好处。吸气重要,呼气也很重要。它们两个是紧密相关的,二者缺一不可。缺了哪个都不行。很多人在注重吸气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掉呼气,这就造成了很多地方的不足和欠缺。可谓你吸的舒服不舒服,就看你呼的彻底不彻底。当气体从肺部流出吸气肌肉群有控制的慢慢放松,小腹与两肋形成相互扩张对抗的力量,使气息均匀的呼出。呼气的时候要注意对气息的控制力度,控制不好的话很容易发生漏气的现象,导致气不够用。而过于的注重控制气息,会导致全身僵硬,发出的声音没有流动感觉,也会影响高音的发挥。

三、在歌唱中更好的运用气息

如果可以熟练的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就要在歌唱中去实践运用了。在歌唱中气息的控制和调节是很重要的,然而声音和气息是相互作用的。想要歌唱中唱出的声音丰满、有穿透力、洪亮、能高能低,就必须要通过很好的控制气息来达到。在歌唱时,要感到有两股力量一上一下的在拉扯,中心点就在腹部那里,控制好它的位置,产生这种对抗的力量和支撑点,那很多人最发愁的唱高音就自然而然的能解决掉。例如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由中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老先生所编著。歌词共四小段,每小段各有两句歌词。歌曲旋律优美动人,是一首很有新疆民族特色风味的歌曲。在每小段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整首歌旋律的高音处,也是整首歌的灵魂处。在唱这个字的时候,就是最能体现气息运用的关键。这时就必须要感到腰部、小腹的支撑点和头腔上发声的那个点,形成两股相互拉扯的作用力。

掌握了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要按照方法去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调节最佳的歌唱状态再去加以巩固稳定。多尝试不同风格的歌曲来提高自己不同的表现能力以及对气息的更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周小燕.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李树忠.浅谈声乐教学与声乐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3] 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4] 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