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张婧
【摘要】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迫切需要突破各类创新力量的体制机制壁垒,形成协同共进、整体发展的局面。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高校参与协同创新要注重资源整合、主体互动和分层推进。
【关键词】高等院校 协同创新 复杂适应系统 开放式创新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创新力量不断发展,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传统体制下,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体、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孤立发展,而是迫切需要突破各类创新力量的体制机制壁垒,形成协同共进、整体发展的新局面。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创新科技的主要阵地,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没有高校与企业、用户、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合作,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理论)
任何系统包括CAS都是由大量元素组成的,霍兰认为它们应该是主动的元素。复杂适应系统就是由大量的具有主动性的个体积极地相互竞争和合作,在没有中央指挥的情况下,通过彼此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而形成整体的有序状态。所谓适应,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主动的、反复的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或者“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习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是这一基本原理的高度概括。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不能以一种固定的模型来描述的系统”, 不能在个体和孤立行动的基础上实现。一个成功的创新过程具备两个前提:一是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学习;二是产生新的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转化为创新行动, 这一过程依赖于创新主体在相互协作中追求更好的绩效,即适应。
创新主体彼此交流,并在交流中分享思想,创造新知识。交流是一个学习和发展新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非线性动态的。知识交换服从于主体之间及主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适应性,或者被选择,或者被丢弃。因此,创新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在适应基础上策略选择的过程。创新,正是复杂适应系统表现出的“涌现”。
二、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模式意味着,一个组织特别是企业可以从其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得有价值的创意和优秀的人力资源,运用外部和内部的研发优势在外部或内部实现研发成果商业化,并在使用自己与他人的知识产权过程中获利。简言之,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组织的所有创新活动的边界都是模糊的(如图1所示)。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的资源进行高成本的创新活动,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在这种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导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外部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下的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样重要的地位,均衡协调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创新,企业愿意积极寻找来自外部的技术合伙、研发合作或战略联盟等尽快地把创新思想变为现实产品与利润。这也为高校联合企业参与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三、协同创新
协同,标志着开放系统中大量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的、集体的或合作的效应。协同理论认为: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既有独立运行,又有关联运动,当关联运动占主导地位时,各个子系统就会自动地服从于整体,产生协同效应,形成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联合作用,使得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协同效应是任何复杂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自组织能力,是形成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力。“协同导致有序”是这一基本原理的高度概括。
相对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更重视要素结合效果的创新组织方式。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的活动 。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
协同创新有三个主要特点:(1)整体性,创新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2)耗散性,创新系统自身会与系统外部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3)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创新有不同的性质,遵循不同的规律,而且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作用。因此,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企业、政府、知识、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当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驱动力量,科技自身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科技创新速度加快,复杂性增强,主体多样化,对于科技创新的组织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要经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各个阶段,这一过程涉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服务机构、消费者乃至政府部门等各类主体。特别是那些创新颠覆性强、涉及主体多、产业链长、受益面广的技术创新,不但需要多机构、多部门、多企业等的配合,而且需要这些创新主体能够自觉围绕目标,有机协同,才能产生合力,实现协同创新。
四、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内涵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
由于协同创新具有整体性、耗散性、层次性等主要特点,高校参与协同创新也应具有三方面的内涵:
(1)资源整合。
创新的主体通过密切合作,相互影响和作用,可以使创新要素高度聚集,创新能量不断积累,创新体制与机制条件优化组合。高校直接参与协同创新存进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整合,降低了知识管理成本,使科研机构、企业研发部门与高校间边界日益模糊化、知识创新体系边界不断扩张,各主体实现更为深入的合作。
(2)主体互动。
学校和学校、学校和科研院所、学校和行业企业应加强互动和融合,形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加投入与产出的效益。
(3)分层推进。
第一层次是面向科学技术的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主要是名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实质性合作,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团队与优质资源,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气氛,持续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心。第二层次是面向区域发展需求,鼓励各类高等学校(包括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参考文献:
[1]霍兰 J. H. Holland John.涌现——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2]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劲.2012.协同创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苗东升.论复杂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6).
[5]陈禹.复杂适应系统 (CAS) 理论及其应用——由来, 内容与启示[J].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1(4).
[6]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