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活动的兴趣

时间:2024-04-25

刘春雨

【摘要】大班幼儿在对旋律音准以及节奏的把握、对歌词的理解、对歌中动作的模仿等方面,都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师的要求。这时音乐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幼儿兴趣的影响。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用兴趣引导幼儿更加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关键词】音乐活动 兴趣 理解 歌词 动作 表情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比如对旋律音准以及节奏的把握、对歌词的理解、对歌中动作的模仿等方面,都可以达到教师的要求。这时音乐活动开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幼儿兴趣的影响。如果幼儿兴致盎然的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那么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反之,教学活动的效果就会差强人意。

大班音乐活动对幼儿的要求中,除了能根据歌曲中人物的变化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以外,还要求根据不同的角色,用合适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游戏情节,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游戏的乐趣。如何能达到这样的课堂效果,教师要从提高幼儿的兴趣入手。

一、理解歌词的意思,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前提。

虽然幼儿歌曲的情景情节都比较简单,但是每一首都有它的意思,有情节。在学习歌曲的初期,充分让幼儿理解歌词的意思和意境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小老鼠打电话》这首歌曲,歌词这样唱到:“小老鼠,打电话,找个朋友过家家,电话本啊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鼠)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猫)好,好,知道啦,马上就到你的家。吱儿、喵、嘭(关门声)朋友怎么会是它,原来号码打错了。”这里面的歌词充满了童趣,包括“过家家”“手中拿”“喂喂”“好好”“吱儿喵嘭”这些字眼都体现了儿童歌曲的童真。尤其是最后一句歌词,是它的诙谐之处最明显的体现—“朋友怎么会是它,原来号码打错了”。这一句是整个歌曲情节的转折,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让人忍俊不禁。幼儿如何能体会其中的乐趣,除了幼儿自身感受的快乐之外,教师应该用多种方式让幼儿体会到歌词中的趣味。比如,绘声绘色的讲述粗心小老鼠找朋友的故事:从前啊,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老鼠。它啊最喜欢跟朋友们玩过家家的游戏,小兔子啊、小鹿啊、小刺猬啊都是它的好朋友。这一天啊,天气特别好,小老鼠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它又想跟朋友们玩过家家了。于是啊,小老鼠捧起了电话本,它呀,要打电话给它们一起来家里吃东西、玩游戏。只可惜,这是一只粗心的小老鼠,它拿着电话本,心思早已经沉醉在跟朋友欢聚的场景里,一不留神,哎呀,号码摁错啦,碰巧就打到了死对头小花猫那里。我们来听听,粗心的小老鼠都干了什么呢?有了这个故事做铺垫,幼儿既对歌词的情景有了一个了解,又对歌词的内容充满好奇,这样再开始学习歌曲,幼儿就会格外认真。

二、辅助合适的动作,能让幼儿更喜欢表现歌曲。

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坐在板凳上,一味的重复歌曲,难免会让幼儿觉得乏味。尤其是歌曲已经完全掌握以后,这时再简单的重复,会让一部分幼儿开始精力不集中。这时,教师要根据歌词的内容,结合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加入合适的动作,让幼儿动起来,他们会非常兴奋的又唱起来。还拿刚才那首《小老鼠打电话》做例子。小老鼠出现时,让幼儿模仿老鼠的动态,比如用两只手的食指放在嘴前,对成一个尖尖,模仿老鼠的尖嘴巴。“电话本呀手中拿”这句,左手向上摊开,现象有一本电话本放在手上,右手去翻电话本。“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右手做6的手势假装有一个电话,放在耳边。“好,好,知道啦,马上就到你的家”用两只手伸开手指,在脸两边抓,模仿小花猫的样子。配合这些动作,幼儿的兴趣马上就提高了,会很愉快得继续演唱歌曲。

总之,大班音乐活动的效果,是受幼儿情绪影响很大的,兴趣的作用尤为重要。作为幼儿教师,要用多种途径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爱上音乐活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