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德育环境从各个方面影响、改变和塑造大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环境的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既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制度的、精神的,又包括校内和校外的等。本文主要研究民办高校的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环境,思想道德教育,民办高校
德育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运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上的综合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德育环境就是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更好地接受引导,根据一定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创造对人的思想感情产生激动、鼓舞和促进作用的环境。德育环境从各个方面影响、改变和塑造大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德育环境的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既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制度的、精神的,又包括校内和校外的等,并且以上因素又是变化的、动态的。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德育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它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直接和间接的统一。
一、物质环境
良好的学习、生活、娱乐区的硬件设施是实施德育的物质基础。舒适、宽敞的环境可以时学生身心放松,针对当代大学生均为独生子女,极大程度地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心灵感受,提出(1)私密性与开放性(2)灵活性与创造性(3)便利性与舒适性(4)情趣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的理念设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与有人提出注意教室、宿舍建设,形成育人的德育环境模式不谋而合。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舒适的物质环境可以极大缓解大学生烦躁、紧张的情绪。
民办高校大多都是以私人单位投资办学,政府不出资,而民办高校的基础建设投资是很大的,所以多采用银行贷款、校企合作等融资手段。教育本来是公益事业,但是有些投资商只是为了获得利益,导致民办高校在发展中存在众多问题。虽然教育部在2008年下发《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强制规定民办高校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条件,但在实质评估中,往往走马观花,所谓的专家组也是敷衍了事。造成很多条件差的民办高校继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未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民办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仍然有部分民办高校硬件设施差,比如学生基本的住宿条件差、教学设施差、基本的电教中心缺乏,校园基础设施差,这样的环境是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
二、制度环境
高等学校制度可以划分为基本制度、一般制度和具体制度。基本制度指大学章程,即关于大学性质、任务及其组织构成和主要行为活动等最基本内容的原则规定或框架。一般制度主要涉及机构设置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等方面,这些制度下面又包括若干具体制度。管理制度包括决策制度、执行制度、评估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下面又包括若干具体制度,如人事管理制度包括教师聘任制度、职员聘任制度、分配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
制度环境是德育环境的重要保障。规范化的制度、明确的章程对人的无序杂乱的行为作出了标准化规范,有了标准的参照和约束,使不同的行为统一到明确的范围中,无形制度约束有形行为。制度环境的产生代表组织对群体行为的目标和要求,也代表组织对群体的行为引导,德育环境的有效构造,需要学校成员具体行为实践,而制度给予这些行为规范,使其能够体现德育教育性。高校德育环境体现在教学生活的各个层面,德育教育者相继以制度为准绳,保障德育建设。制度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习惯,制度以强制性为手段,规范性为目的,最终促使成员自觉遵守共同规则,自发构建德育环境。
民办高校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教学管理人员存在问题主要是:1、教学管理人员编制不足。平均一名管理人员要负责800-1000名学生,相对普通高等学校而言,这样的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比例悬殊太大。这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非常大,有些教学管理人员甚至积劳成疾。2、学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管理人员的待遇远不如教师,激励措施又少,这也大大影响了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使部分管理人员心理失衡而流失。3、教学管理人员理论素质不高。在管理人员中科班出身的人员不多,绝大多数都是非教育管理专业,毕业没有经过教学管理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相对欠缺现代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规律、教学管理手段等知识。4、教学管理人员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很多教学管理人员根本就不懂教学规律,难以体谅教师的辛苦,所以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和采取的管理手段,都不适应实际的教学工作,给老师带来很大麻烦。第二、在教师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民办高校教师没有纳入国家的管理体制,因此,他们在人事关系、社会认可、业务培训、继续再教育等方面,特别是社会福利保障方面不仅享受不到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而且有些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致使教师工资待遇不高,打工意识较强,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我省民办高校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另外民办高校教师一般教学任务重,科研、教研时间少。第三、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是:民办高校的学生生源质量比较差,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目标性不强;不少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组织纪律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里承受能力差,缺少良好的意志本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等。所以在民办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很艰巨的,而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就承担了这个重任,辅导员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成长引路人的基层干部和老师。另外,民办高校的思政课老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德育教育环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高校,精神环境代表高校的校园精神,包括学校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共同价值观等,是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办高校在精神环境建设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1、办学资金缺乏,精神文化建设不够2、办学历史较短,精神底蕴不足3、由于办学层次不高,精神氛围不够强烈。所以在民办高校中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1、发挥党组织和团组织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党组织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广大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理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2、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日趋巩固和扩展,催人奋进,同时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要抓好教风建设,必须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更好的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优良的学风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都有重要的意义。广东科技学院在新生入学都会进行学生手册的学习,让大一新生了解学校的校纪和校训,有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3、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有赖于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要尽可能使广大师生员工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德育环境是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必要条件。德育环境的优化是提高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许多德育工作者研究发现德育环境有三种力量:推动力、感染力、约束力。基于这三种力量,结合德育教育特点以及目前德育教育“软肋”,德育工作者应该在实践和理论上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仕武.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职教论坛,2005
[2]李艳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职业技术,2005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张娜,(1981.7—),女,汉族,北京昌平,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广东科技学院思政部教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