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探讨

时间:2024-04-25

张志荣

【摘 要】许多高职院校在辅导员的使用上存在着岗位职责不清、使用错位等现象。现实状况要求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角色予以定位,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导员,是学校对学生管理的一线管理员,是“以人为本”的学生服务员,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已成为高职院校共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

高职院校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它起步晚、发展速度快,特别是高职大学生作为一个崭新的大学生群体同普通大学生群体相比,具有独具特色的一面。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状况

1.职责不清,角色定位不明确。2006年教育部出台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多年来,由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身份、角色未能明确,辅导员的待遇、出路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许多辅导员感到没有前途,工作缺乏激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许多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范围没有明确的界定,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清,角色定位不明确。在辅导员的使用上存在着岗位职责不清、使用错位等现象,学校任何部门都可以给辅导员分配指派工作。很多原本不属于辅导员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都要求辅导员进行组织和参与,使得辅导员承担的服务性、事务性工作过多,客观上将辅导员混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人员,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主要方向和工作效果。这种混乱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高职院校用人机制的不完善。

2.辅导员数量配备不足,基本素质不理想。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经常深入一线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近年来,高职院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得在校学生数量大幅度增长,但辅导员的配备数量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条件限制,与《规定》中“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设置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这个标准相差甚远,由此导致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此外,高职院校大多由普通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本身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不多,与专业教师相比,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学历、职称层次更低。而且许多辅导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与规律不甚了解,同时也缺乏学生教育与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很难真正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工作做细、做实。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辅导员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导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指出,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的有力措施之一,要“着力建造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给自己从事的工作以科学的合理的定位。辅导员首先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导员,必须高屋建瓴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动态,能在思想上指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的方向上引领他们。

2.辅导员是学校对学生管理的一线管理员。辅导员生活在学生中间,和学生年龄差距较小,有共同的话题,处于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第一线,与学生保持着比较固定的直接联系。可以说,辅导员是维系学校和学生间正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3.辅导员是“以人为本”的学生服务员。创新高职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本质就是服务,要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三、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的对策思考

1.制定切合实际的辅导员任职条件。首先是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就是既要讲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特点,又要兼顾学院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规划中恰当地把握辅导员的任职条件显得尤为重要。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辅导员的,也不是第一学历是本科的人才能做辅导员。能否做辅导员,关键要看是否具备做辅导员的能力。那么,辅导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首先,要具备教师职业良心。就是在对学生、家长、社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它是辅导员思想和情操的重要精神支柱。其次,要具备班级管理能力。就是指导和带领班集体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主要包括创设教育教学环境的能力、选拔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竞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等。此外,要具备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基本功,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和富有趣味性,是辅导员受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要具备“身教”的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能力是指辅导员在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驱使下,凭借自身的品行、学识、人格以至仪表风度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2.强化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培养,系党总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院和系的学生职能部门要形成制度,定期对辅导员进行轮训,其内容可包括党的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课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社团活动指导,毕业就业指导等。通过系统的培训,确保辅导员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在业务素质的培养上,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进行,要基本达到要求,辅导员还应了解学院的定位、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各专业的主干课程等,做到不说外行话。

3.建立辅导员工作三级管理链。一是要成立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学生处和各系党总支书记组成,指导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对全院学生工作的重大问题作出宏观决策,并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二是各系党总支、团总支负责人与年级辅导员组成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与学工委形成对口关系。三是以年级辅导员为核心,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干部为主体,组成年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直接接触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